顾锦璃笑笑,“老王妃误会了,我们来不是当说客的,而是有一件事要让你知道。”
蒋氏眼皮颤了颤,闷声不语。
顾锦璃也不等她恢复,径自道:“不知老王妃可听说刑部尚书获罪入狱一事?”
蒋氏身边如今只有一个可信的婆子,她没有能指使的人,对外面的事情并不知情。
她清楚谢昆是傅决的人,听闻傅决又一次落在下风,她除了觉得有些遗憾,更多的便也没有了。
可顾锦璃接下的话却让她如遭雷击,将她从麻木中一巴掌拍醒。
“谢尚书死在了大理寺,只他并非死在审讯的过程中,也不是自杀身亡,而是突然身体痉挛扭曲,口吐鲜血,痛苦而死。”
蒋氏的目光偏转过来,直勾勾的盯着顾锦璃。
她看过温平的遗体,也听大理寺官差说过温平的死因,这让她心里有了一个恐怖的猜测。
“平阳王府世代镇守南境,相信老王妃对南境的蛊虫应有些了解吧?”
蒋氏已经坐起了身子,顾锦璃略一弯唇,继续道:“有一种子母蛊,将蛊虫分别种在两人身上,母蛊若死,子蛊必亡,远在千里之外便可掌控他人生死。”
顾锦璃扫视了一眼蒋氏冷清的屋子,语气中带着点点怜悯,“若温二老爷还活着,纵使得不到泼天富贵,也有子孙绕膝,怎会晚年如此孤寂。
太后娘娘虽无亲子,但有侄女陪伴在旁,又有五殿下承欢膝下,老王妃与太后娘娘虽为姐妹,只这差距真是让人唏嘘啊……”
离开蒋氏的寿瑞堂后,身后屋内还能传来蒋氏发狂的叫骂声。
顾锦璃仰头望向天际,幽幽叹息,“阿凉,你有没有觉得,被高门深院圈禁的天空都没有外面的天空蔚蓝?”
晃眼的日高高的挂在空中,世人只知它明亮耀眼,是天底下最为光明夺目的存在,可又有谁知道那灼目的光芒下藏着怎样的黑暗。
她今日本就是来打探敌情的,可得知的真相却远远超乎她的想象,更让她心中滋生了恐惧。
温凉看出了她的心中所想,将她轻轻环住,轻柔而郑重的道:“放心,我不会让你面临同样的黑暗。”
世人都听说过高处不胜寒,可只有真正站在高处的人,才能知道那种冷寒有多么刺骨。
“咳咳。”
温阳听说他们来了寿瑞堂,立即赶了过来,没想到却正撞见两人缠绵恩爱的模样。
温阳忙背过身,轻咳两声以此提醒。
在良王府秀恩爱不算,现在还跑到平阳王府秀,这两人能不能善良一点点,关心一下他们这些人的感受。
温凉只扫了他一眼,淡淡道:“看好蒋氏,确保她活着便可。”
论心计智谋蒋太后比不上老奸巨猾的英国公,可太后的身份是她最好的保命符。
即便傅决造反,她一日为太后,建明帝也不能公然动她。
若想除掉她,便要将她身上的光环摘下,将她打落尘埃。
顾锦璃仰头轻轻望着温凉,眼中噙满了温柔和怜惜。
蒋太后是杀害阿凉母妃的真凶,是她害的温凉自小与父母离散,杀了她太过便宜她,总要从她身上将阿凉这些年的痛苦讨回来!
而就在他们商议如何在小本本上将蒋太后的名字划掉时,北境却出事了。
北燕王被箫夺余孽重伤,箫夺一党趁机逼宫,意欲夺回大权。
北燕王被打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向驻守北境的薛家军求援。
两国贸易互通,又结秦晋之好,宋大老爷也担心箫夺一党死灰复燃,与手下将领讨论过后,亲自带着一支军队赴燕救援。
可这一去,宋大老爷与这支军队便全然没有了踪影,仿若彻底消失了一般。
主帅失踪,北境军立刻急报告知京中。
朝堂上顿时乱做一团,众人皆认为这一切定是箫夺的阴谋,务必要守好北燕,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们商议许久,提出了很多意见,但鲜有人思考该如何救出宋大老爷。
归根究底他们在乎的只是北燕这道关卡,宋大老爷的生死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可对宋达来说,失踪的是他的父亲,他顾不上其他,只一心想将父亲救回来。
宋达想要请命出征,未等建明帝否决,温凉便开口驳回了他的提议。
“表哥,你别拦着我,我一定要去救父亲!”
“如何救?”温凉冷冰冰的三个字让宋达暂时没了声音,他收回视线,抬眸望着建明帝,郑重道:“儿臣请命出征北燕!”
第325章 谋
宋府大老爷是温凉的亲舅舅,别人可以不将他的生死放在心上,可温凉无法视若无睹。
宋达虽经外出历练,可他心性未定,行事又容易冲动,让他去北境,只怕未救出人来反是会将自己搭了进去。
“表哥,我跟你一起去。到时候我都听你的,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宋达缠着温凉,一再恳求。
温凉被缠烦了,停下来看他,“真的听话?”
“真的!真的!”宋达连连点头,指天起誓。
温凉轻轻颔首,宋达眼睛一亮,看到了希望。
温凉却不紧不慢,冷幽幽的道:“既然听话,便留在京城。”
宋达:“……”
宋达瘪起了嘴,见与温凉说不通,便暗下决心,准备偷偷去北境。
温凉抬眼一扫,便将他看个彻底,按捺住想动手的打算,冷声道:“京城比北境更需要你。”
宋达一怔,不明所以。
温凉看着他,一字一顿道:“你是父皇安排在京城的秘密武器。”
望着宋达晕晕乎乎,难掩激荡的背影,顾锦璃疑惑问道:“三公子真的是秘密武器?你打算安排他做什么?”
温凉收回视线,语气淡淡:“他负责把敌人蠢死。”
顾锦璃:“……”
顾锦璃忍不住笑出声来,温凉骂人时都一板一眼,极其认真,瞧着真是可爱极了。
可一想到温凉马上就要出征北境,顾锦璃的心瞬间跌落谷底。
她舍不得他,也不放心让他远行,可她更不想让他带着牵挂和担忧离开,是以嘴角始终保持着上扬的弧度。
“这些是换洗的衣物,这个红瓶的是金疮药,这个黑瓶的是解毒药,这个是……”
顾锦璃一遍一遍的叮嘱着,将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给温凉备上了。
“另外我还配了些行军打仗常用的药物,等纪大夫备好了你就拿去北境,以备不时之需。
若有士兵生病受伤,身边又无大夫,可以拿来应急。”
温凉第一次见顾锦璃如管家婆一般唠叨个不停,他并不嫌烦,反是觉得如何都听不够。
想到要很久见不到他,他心里的难受一点不比她少。
他将她揽在怀里,俯身封上了她粉嫩的唇瓣。
她没有推拒,尽情的享受着这离别前的温存。
“我会争取在女儿出生前赶回来的。”
顾锦璃轻轻摇头,她的预产期在四月末,温凉若想赶回来时间太紧了。
“行军打仗最忌心急,女儿是你的如何都跑不了,你平安才最重要。”顾锦璃翘唇,娇声道:“再者说人家都说了孩子出生后,家人谁最先抱,她的性子最像谁。
我想要个软绵绵的女儿,才不要女儿像你一样跟快冰似的。
所以呀,你就不要着急了,等你回来让你看到一个甜甜软软的女儿,好不好?”
温凉眼中满是宠溺,环着顾锦璃的腰身,扬唇柔声道:“女儿像你好,我更喜欢。”
两人相拥入怀,默契的都不提及分别一事。
与此同时顾二夫人也正忙碌着,她一听温凉和顾承晏要出征,顿时急得不行。
“怎么走的这么急啊,若早些知道,我好多做些好吃的,现在只能赶着做两样了!”
于是堂堂户部尚书被顾二夫人扯到了厨房,围着锅台转了数日。
顾二夫人想着出门在外,总不能携带牛羊,怕是难以吃到荤腥,便做了许多风干牛肉,可以就着饼吃。
又做了两大坛子肉酱,放了许多辣椒,将肉酱做的咸咸的,这样保存的时间更长些,拌白粥和面条来吃都好,不至于食之无味。
在这种紧张的筹备中,五日后,温凉率一支亲军北行出征。
顾锦璃坐在屋内淡然的绣着小孩的肚兜,宋碧涵托腮坐在一边看她,叹声道:“锦儿,你还真不去送表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