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明帝倒是沉思了好一会儿。
倏然,他轻轻勾了下嘴角,笑得意味深长,显得有些阴测测的。
顾明哲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升他的职位连圣旨不用写。
建明帝交代了一番后,露出一抹得意的笑。
陈总管却是面露些许忧色,“陛下,这样稳妥吗?”
“有什么不稳妥的!去宣旨吧,正好年关将至,现在还缺人手。”
建明帝悠闲自得的拿起了皇子选妃的章程,再过几日那几个兔崽子就要被放出来了,该办的宫宴还是要办。
而且还要办的热闹,办的喜庆!
翰林院中。
顾二老爷的顶头上司孙大人拧着眉沉着脸走了过来,他翻了翻顾二老爷誊抄的东西,摇了摇头,“明哲啊,你这般可不行啊,如今翰林院公务堆积,你这速度比起别人来差的太远了。
你的速度这般慢,会给别人增添麻烦的!”
众人将深埋的头抬了起来,用无神的双眼看着他,目光并不犀利,却含着埋怨之意。
每个人的任务都已经很重了,谁也不想再去帮别人分担。
顾二老爷见状,忙道:“孙大人放心,虽然我的进度慢了一些,但这些我一定都会抄完,绝对不给众位增添麻烦。”
众人听他如此保证,才又将头重新埋了回去,犹如机器一般的动着手腕,奋笔疾书。
孙大人睁着一双浑浊的眼看着顾明哲,语重心长的道:“翰林院是个清苦地,但仕途也并非全然无望,可你若这般自暴自弃,那才真是前路渺茫。”
顾二老爷忙垂首称是,态度恭敬。
见他态度好,孙大人便也不再说什么,略一点头,正要离开,忽听外面有传报声,说是陛下口谕亲至。
众人皆愣了神,茫然的直起身子,眼神困惑无神,似乎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最后还是顾二老爷低声提醒了孙大人一句,他才反应过来,忙招呼着道:“都还坐着干什么,陛下口谕亲至,还不快出去接旨。”
众人这才从麻木之中清醒过来,纷纷离开了几乎要生根的椅子,双腿乏力,走起路来犹如提线布偶。
顾二老爷望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抹浓浓的悲哀。
世人皆说翰林院清贵,却是不知这里能磨掉人身上的生气,就像一座活人墓,虽有生命,却无生机。
他真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这般。
顾二老爷随着众人往出走,跪在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
来传旨的陈总管。
其实这种小事本不需要劳动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可架不住建明帝心中好奇,他想知道顾锦璃的父亲长得哪般模样,好以此猜测顾锦璃的长相,便只能让陈总管走这一趟了。
陈总管淡淡扫视了一眼翰林院众人,尖锐的嗓音略有上扬,“哪位是顾明哲顾修撰,上前接旨吧!”
众人的视线“唰”的落在了顾二老爷身上,顾二老爷身子一颤,心中虽是莫名,但还是立刻走上前去。
陈总管趁机多看了顾二老爷两眼,不禁暗暗点头,玉树临风,清俊儒雅,相貌不错。
如此想来,那顾大小姐至少应有中上之姿。
陈总管收敛心神,面上一丝神色不露,“传陛下口谕。”
众臣跪成一片,俯首接旨。
“传陛下口谕,翰林院修撰顾明哲恪尽职守……”
一连串的褒奖之词向顾二老爷砸了过去,砸的顾二老爷晕晕乎乎,甚至有些词他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口谕传到最后,他才听明白。
他被调任了,而且还顺带着被升了职。
他之前只是一个六品修撰,现在却是成了五品的户部郎中。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顾二老爷自己。
陈总管也未恼,只笑呵呵的提醒道:“顾大人,接旨吧。”
顾二老爷如梦初醒,忙叩首道:“谢陛下龙恩,臣接旨。”
顾二老爷站起身,陈总管笑着道:“陛下今日从翰林院调了一份宫宴章程,正巧是顾大人所誊。
陛下赞顾大人字迹端正清晰,处事细致,陛下龙心甚悦。
正巧户部如今正缺人手,最是需要顾大人这般心细之人,还望顾大人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顾二老爷忙垂首道:“是!还请公公向陛下代为禀告,臣必当竭尽所能,以报皇恩。”
顾二老爷不认识陈总管,但见他年龄不小,身上的太监服侍又与身后一众小太监不同,想来身份必定不凡,是以态度十分恭敬。
陈总管颔首笑笑,“好,顾大人有这份心就好。
年关将至,户部最是繁忙,顾大人明日便去赴任吧!”
“是!在下明白,有劳公公了。”
陈总管点点头,顾二老爷见他要走,便恭敬道:“在下送公公离开。”
顾二老爷客气的送陈总管离开,面上挂着亲近的笑意,“今日有劳公公走这一趟,不知我该如何称呼公公。”
陈总管亦挂着笑,“咱家有幸在陛下身前伺候,众位大人都赏脸面,唤咱家一声陈总管。”
顾二老爷暗暗心惊,陛下身前的总管太监那可了不得,就连一品大员都得对着客客气气的。
“原是陈总管,还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顾二老爷态度恭敬,但并不阿谀奉承,是恰到好处的亲近。
顾二老爷将身上的钱袋解下塞进陈总管手里,“今日有劳陈总管跑这一趟,在下未在府中,身上只有这些薄钱,还望陈总管不要嫌弃。”
“这如何使得。”
陈总管推拒不收,顾二老爷却笑着重新推了回去,“这只是喜钱,还望陈总管不要嫌弃钱薄。”
陈总管闻此便不再推辞,笑呵呵的把钱袋收入了袖中,心中不免惊讶,这位顾大人倒是与他的兄长顾御史是截然不同的性子。
其实五品官员在陈总管面前是远不够看的,可陈总管在宫中多年,看惯了太多的起起伏伏,最是明白宁多一友不树一敌的道理。
别看今日这顾大人只是个五品郎中,谁知道哪一日会飞黄腾达。
更何况这位顾大人瞧着是个通透的聪明人,聪明人才能爬的高爬的远。
顾二老爷一路将陈总管送出翰林院,陈总管笑着回首,“顾大人送到此处便好。”
顿了顿,陈总管看了顾二老爷一眼,低声笑了笑,“顾大人去户部上任,不需有压力。
虽说顾府与谢府曾有过些许嫌隙,可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您和谢尚书也就都不要放在心里了。
陛下钦点您为户部郎中,是相信您的能力,顾大人莫要辜负陛下才好啊!”
顾二老爷闻言,心中一动,拱手道:“多谢陈总管提醒。在下,明白了。”
陈总管见此一笑,这位顾大人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白人。
送走了陈总管,顾二老爷满怀心事的往回走。
他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如愿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如愿离开了翰林院。
可他偏偏被调去了户部,而户部尚书正是与顾府积怨已久的谢昆。
陛下此举,不得不让他多想。
院中众人未散,他们都在用一种震惊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尤其是孙大人,他前脚刚教训完顾明哲,结果人家转身便被升了官职。
这脸打得有些疼。
顾二老爷被他们盯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了两声,“这些时日多亏了大家的照顾,以后我虽不在翰林院,但亦不会忘记大家的情谊,我们还要时时走动才是。”
顾二老爷说完之后,院中竟陷入了一众静寂的沉默中,沉默的让人有些许的尴尬。
见他们不说话,顾二老爷干笑两声,径自迈回了房间,坐回了座位,一如往常的誊抄文稿。
孙大人进屋后看见他还在誊抄,不由有些惊讶,“明哲,你就不必再抄了,明日你便去户部任职了,这些就放着吧。”
顾二老爷一边誊写,一边摇头,“在其位,谋其政,我今日既还是翰林院的修撰,就要将手中的任务做好。
善始,善终”
众人走到顾二老爷桌旁,看过他的字迹后,都默默无声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他们一开始是不服气的,因为顾明哲不是资历最老的,也不是家里门第最好的。
可现在他们便明白了自己与他的差距。
孙大人伸手拍了拍顾二老爷的肩膀,发自内心的欣慰笑道:“明哲,好好干吧,你的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