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不明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的体力差别为什么这么大,明明他才是出力的那一个,可人家精神奕奕,她反倒腰酸腿软。
如此和谐地过了三个月,宫中传来消息,册立李承熙为太子。第二天,夏芷被诊出有孕。
顾玖欢天喜地地准备礼物,恨不得马上飞去敬安伯府探望夏芷。
所以冲李照说话的语气就急了一些,“快点快点。”
李照无奈地被拉着往前走,“敬安伯府就在那里,不会跑。”
顾玖回头觑了他一眼,李照投降,“好好好,马上。”
他一个大迈步,把顾玖抱了起来,跑在长廊上。
顾玖先是吃惊地“啊”了一声,随即欢乐地笑了起来。女子如银铃般的笑声和男子略微低沉的笑声如同最和谐美妙的交响乐,在风中回响。
敬安伯府门前车水马龙。这也正常,李承熙是太子,夏芷是太子妃,按照两人以往的性子,日后行事必定谨慎,如今好不容易逮着个可以送礼的机会,还不赶紧抓住。
顾玖和李照一出现,就受到管家的热情招呼。
他们被直接请入了正院。
顾玖自然是和夏芷在一起说话,李照则和李承熙去了书房。
不同于前院的热闹,这里很是安静祥和。
顾玖摸了摸夏芷的肚子,“太医如何说?”
夏芷的脸上带着浅笑,整个人都沐浴在初为人母的喜悦里,“太医说,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错,保持住就可以。”
顾玖在现代也没怀过孕,对孕妇知识一知半解,不过总是知道一些,于是她挑了一些确定不会出错的往外说。
“等孩子稳定下来,你可不能整日坐着,要时常走动走动。还有,吃得太补或者太荤未必好,五谷杂粮,青菜蛋奶,每样都要吃一点,不可挑食……”
顾玖絮絮叨叨说了大半晌,抬头发现,夏芷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怎么了?”顾玖不解问道。
夏芷打趣道:“阿芷说得这般好,为何不自己也怀一个?”
顾玖坦坦荡荡,“这得看缘分,你和孩子的缘分到了,我和孩子的缘分还未到呢。”
顾玖想要一个孩子,是真。她想知道,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上辈子她始终未能怀孕,未必不是一种幸运。若是和渣男产生更深的牵绊,离开势必有更多波折。
现在不一样,她过得很好,很满足。所以,要一个孩子的条件很是成熟。
夏芷点头,一脸认同,“说得有理。”之前她也盼孩子,可是始终未能有孕。如今府里喜上加喜,好像,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府的路上,李照紧紧牵着顾玖的手。
等到了院子里,李照又一把抱起顾玖,关上房门,眼神亮晶晶道:“我们也要一个孩子,可好?”
李承熙脸上的得意实在太让他羡慕了。
他也想成为一个父亲,一个让孩子喜欢、让孩子骄傲的父亲。
李照看向顾玖平坦的小腹,又看向顾玖的眼睛,“你生下的孩子,一定很可爱。”
到那时,他一定会好好爱护孩子,不会让孩子承受如他这般的痛苦,他会竭尽全力,让孩子平安喜乐一生。
顾玖抬起下巴,“那是当然。”
“那你答应了?”李照惊喜道。
顾玖假装犹豫,最后摇摇头,“勉勉强强吧。”
李照点了一下顾玖的鼻尖,“那多谢夫人勉强接受我了。”
顾玖知道李照的心病,忙环住他的脖颈,“好啦,不勉强,你很好,真的。”所以无须在意过去。
*
过了春节,来到二月。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打算给庵堂送一些食物。”顾玖在纤云阁,和长公主说起这个月送往庵堂的东西。
“甚好,”长公主对顾玖做事没有不放心的,“现在夫人们对这事儿都可上心了,要不是这几天要给昌国公夫人和黎国公夫人帮忙,她们肯定跟你一起去。”
刘启芳赶在过年前嫁进了昌国公府,李嘉宜和黎国公嫡四子的婚事在即,两位夫人在纤云阁的人缘都非常好,所以大家相约今天去两家看看。
“没事,我自己去也一样。”顾玖对于去庵堂已经熟门熟路,有没有人陪不重要。
为了早点去昌国公府那边看看,顾玖赶早出发。
去到庵堂时差不多正午。
“我看今天的人有点多,”顾玖与师太站在庵堂的走廊,从虚掩的门缝里看了一眼分发食物的院子内景。
师太神色有点担忧,“最近来庵堂找活儿的女人变多了,许多还带着孩子,还有老人也有。听说是附近有个村子,野猪和狼在夜里下山进村了,没有一户人家好好的。”
顾玖的确看到了不少衣衫褴褛的老人和孩子,“既然如此,我明天让人再送点旧衣服过来。”
“贫僧替他们多谢夫人。”师太双手合十,朝顾玖鞠躬。
顾玖忙扶起师太的手肘,“师太不必如此,只是,务必要让她们知道,只有好好干活,才能有食物和衣服。”
“贫僧知道,夫人不必担心。”
顾玖在庵堂待了好一会儿,仔细问过过去一个月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她婉拒师太的留饭,“师太不必客气,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下个月再来。”
师太不再多言,送顾玖到庵堂的门口,指着不远处笑道:“夫人与伯爷的感情真好,红尘俗世亦有情啊。”
顾玖顺着师太指向的方向一看,果然,树下的人正是李照。
顾玖莞尔一笑,“师太保重,我先回去了。”
“夫人也保重。”师太摆摆手,目送顾玖走远。
顾玖心里的欢喜像是溢出来,哒哒跑到李照跟前,“你怎么来了?”
“顺道来接你回去。”李照也不多说,牵起顾玖的手,往马车里带。
“我怎么不知道南边的兵营和西边的静慈庵竟顺路。”顾玖一脚踩上马车,不忘回头戳穿李照。
李照跟着钻进去,“拐上一个弯就顺了。”
此时,庵堂外,师太正欲转身回去,不经意间看到这几天常来的一个老妇人。
“英婆婆,您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师太说着要帮老妪把背上的柴放下来。
老妇人摆摆手,“不用,我直接送进后厨去。”也没说自己是因为险险摔了一跤才那么迟回来。
她看了一下渐行渐远的马车,“方才我看到有夫人从庵堂里出来,看穿着和周身的气派是大户人家,怎么来这儿了?”
师太解释道:“那是定安伯夫人。”
反正一路上无事,师太就和英婆婆详细说了起来。
“我们现在吃的粮食和给你们的衣物,都是纤云阁的夫人们送的。定安伯夫人是牵头人之一,她每月都会来庵堂,每次都细细询问我们有没有难处。”
师太想起顾玖柔美的脸庞 ,每次说话都浅笑的模样,双手合十道:“夫人心善,必有善报。”
英婆婆眼神闪烁了一下,她犹豫问道:“那个……那个定安伯,是不是身世……”
师太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先皇的皇子抱错了这件事,早已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纵是了却红尘的师太,也曾听说过这事,当时她还唏嘘了一番。
她点头道:“正是。”师太不欲背后说人八卦,只是肯定了英婆婆的问题,并未多说。
英婆婆神思不属地交上柴火,接过小尼姑递过来的饭菜,今日的饭菜较平日丰盛一些。
“你们方才看到了那位好看的夫人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哎呦,那可真是天仙似的人物。”
“告诉你们,我还跟夫人说过话呢,就过年前,她送东西过来,我当时壮着胆子搭了一句话,没想到人家夫人竟笑吟吟地回了我,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喊了我婶子呢。”
“哎呦,这么心善的夫人,佛祖定要保佑她长命百岁。”
旁边几个村妇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洗碗。
英婆婆几乎是机械般把饭菜塞到嘴里,也没心情品出什么味。
当天晚上,她怀着满腹心事入睡。
许久未做梦的她,梦到了那个夜晚。
威胁的话、白花花的银子,她半是惊惧半是心动地接了。
而后是孕妇的喊叫声,婴儿的啼哭声、众人手忙脚乱的叫喊声,她伏在如嫔耳边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