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烟(32)

作者:朵滢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平心而论, 柳烟不想让母亲受累。

同时她也清楚, 母亲不是为某一个人在努力, 而是为所有需要帮助的老人落实福利。

新星村的孤寡老人不在少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一直是一把悬在村委会领导班子头上的利剑,稍不留神就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比如眼下, 已经确定分配的养老院名额,却不声不响地收了回去。

头疼的何止是村主任老秦?

商量好一起送李奶奶的人们,聚拢在寒风中,把李奶奶家门口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柳烟钻进人群,径直来到村主任老秦面前。

“秦叔,我有个想法。”

老秦迎着风划火柴,微弱的火苗很快熄灭了,他索性收起烟盒和火柴盒,一双大眼睛盯着柳烟:“说吧,闺女。”

“我和春生想建一家家庭式养老院。”停顿一下,柳烟接着说,“我们会聘请专业的护工和家政人员,咱村像李奶奶这样的老人,都可以住进来养老。”

老秦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

柳烟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具体落到实处需要时间。”

“啥意思?你俩到底想不想干?”老秦眨眨眼睛,眼睑的皱褶也跟着颤了几颤,“我咋听糊涂了呢?”

“秦叔——”贺春生出现在人群之外,“我看大伙都围在这儿也不是回事。这样吧,我妈和妇女主任姜姨留下陪李奶奶说说话,您让大伙都散了,我和烟烟跟您去村委会,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也是啊……”老秦抿抿嘴,双手抬高挥舞两下,“那个,听我说,外头齁冷齁冷的,大家先回家吧,李奶奶养老的事,乡里边总会给个说法。再说了,没有公办养老院愿意接走李奶奶,咱全村这么多户人家,给她养老又能咋地?”

有人忽然挑刺:“主任,饭不能一口吃完,话也甭说太满。”

老秦不乐意了,指着提问的人的鼻子:“小王,你现在在三棵柳农场打工赚着钱了,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

柳烟赶忙拦在老秦和王姐之间。

“秦叔,您别动气,王姐说的在理。咱村的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大,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自个儿爹妈还顾不过来呢,哪有精力照顾别人家的老人?”

王姐挺了挺腰板:“没错!”

老秦的手在空气中戳了几下,悻悻地收了回去:“你有一儿一女,给他们做好榜样就行。”

王姐冷笑一声:“大主任,不劳你费心。闺女儿子,我都教得好!我家那口子是独子,他家俩老人,我自个儿家只有一个妹妹,还远嫁到了西北。两家的四个老人,全靠我们两口子养老,我们实在帮不了别人。”

“行,你不搭把手没啥,不缺你一个。”老秦叹道,“回头我拉个名单,愿意出钱的出钱,愿意出力的出力,既然柳烟想办家庭式养老院,我豁出去这把老骨头也要帮她办成!”

“秦叔,您说真的?”柳烟喜出望外。

“真的,每个字都不掺假。”老秦语气笃定,“柳家闺女,你和春生都是好孩子,放弃城里高工资的工作机会,回老家守着土地为乡亲们谋出路,我不帮你们帮谁?”

柳烟如同吃了定心丸。

“有您这句话,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到底!”

“烟烟,放心,我不会让你吃苦。”贺春生退后一步,立在一摞修补院墙的砖头上,他炙热的目光越过人群,仿若轻盈的羽毛,拂过柳烟头顶,落在她明净清澈的眼瞳上。

柳烟红了脸,匆匆挪开视线,嘴唇微微动了一下。

贺春生看得真切。

无声的口型不难解读。那是四个字的娇嗔——“就你话多”。

跳下砖头堆,贺春生绕过挡在面前的大叔大妈,顺便劝走了无事生非的王姐。见柳烟闷不做声,他便依照头一晚商量好的那样,凑近村主任老秦耳边,低语了几句。

“好哇!有你们在,咱村就有希望。”

老秦拽拽身上披的旧皮袄,迈步朝村委会走去。走了五六步,他回过头:“俩傻孩子,愣着干啥?跟我一块儿啊——”

“哎!”柳烟应声,片刻后她握紧贺春生温暖的大手,“我们这就来!”

-

从除夕开始,村委会成员就放了假,炉子再没生过火。

屋子里清清冷冷,桌椅板凳摸上去一片冰凉。

村主任老秦开玩笑说:“不怕你俩笑话,上班那些天,我们也不生火。为了省点煤,取暖基本靠抖。”

柳烟说:“秦叔,您有没有考虑过,咱村可以开发沼气做能源啊?然后家家户户都用上沼气做饭,冬天的时候用沼气做地热取暖。”

老秦摇摇头:“咋没考虑呢?光考虑不行啊,归根结底还是缺钱,没钱啥也干不成。你琢磨琢磨,要是把各家各户的地面都翻新做成地热,那得多大一笔银子!”

贺春生脱下自己的羽绒服,裹在柳烟身上。

“沼气前期投入大,依我看,太阳能见效快。”

老秦摇头的频率加大了:“你俩说的,我们早就开会讨论了。现在这个年头,干啥都需要钱。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多少钱?挖一个沼气池多少钱?这些我们都想过。最后干不成还不是因为没钱嘛?”

“钱,我们出。”当着老秦的面,贺春生也不避讳,把怕冷的柳烟拢入怀抱。

“春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朝北的办公室晒不进阳光,柳烟呵出一口白气,鼻头很快冻红了,“秦叔,除了建养老院、改取暖方式,我们还有三个大工程要和您谈。”

“还有三个?!这加起来,一共五个工程。”老秦惊愕地张大嘴巴。

“是的。”贺春生逐字逐句地说,“修路,农村电商物流站,农业技术科普课。”

老秦听得云里雾里:“我的老祖宗哎!你们贷款还清了吗?统共挣了多少钱?不会全花在村子上吧?”

贺春生笑道:“按理说,修路这样的事轮不到咱个人头上。但是我和烟烟想法一致,如果出村的这条路一直不修,等拨款等个三年五载,不仅耽误了农产品销售,还耽误了咱们跟外界打通物流通道。我们手头的钱,除了还贷款的分期,修一条十公里的路绰绰有余。这样一来,不管是人,还是车,进出都方便。”

冷,加上心里感动不知如何表达,老秦反反复复搓手掌。

“你们有心了,有心了。”

柳烟接上话题:“秦叔,修路只是第一步。等到打通与外界的联系,我们就继续往下进行。”

老秦激动不已,拉过一张圆凳,找了一沓旧报纸垫在上面:“坐下说!”

柳烟刚要落座,贺春生抢先坐到凳子上。

“我的腿,是最暖和的椅垫。”

“这又不是在家……”柳烟脸颊浮起两团红晕。

老秦摆摆手:“没啥,我和你们婶子刚结婚那会儿也这样,像俩小糖人儿,恨不得天天黏一块儿。坐吧,这里没外人。”

柳烟只好坐在贺春生腿上。

“秦叔,您也说了,这个年头没钱办不成事。钱从哪儿来?那个地里刨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要想把咱村的农产品卖出去,咱们不能活的太封闭。要与外界联系,外面的人才能知道咱们,了解咱们的农产品,咱们村里的人眼界也能更广。”

“说得对啊!”老秦摸出兜里的智能手机,“这个东西我使不好,可我那小孙子用得溜。他成天叨咕什么糊脸网,我也不懂。”

柳烟笑了笑,接着说:“我和春生都是在一线城市上的大学。我俩上学的时候,物流已经非常的发达了。可是咱村儿呢?就像是被屏蔽在互联网之外的一个地方。现在咱们能上网不假,在网上订了东西,却只能到镇上的邮局去取,物流最后一站到不了家门口。等这条路修好,我们也可以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农村电商。”

老秦点头:“新闻里播了,乡政府的文件我也看了,具体怎么办,你们教教我。”

柳烟转头,搭在贺春生肩膀的手臂往回缩了缩,指尖在他身上叩了三下。

贺春生会意,朗声说道:“秦叔,村委会这几间屋子地理位置不错。您看,能不能把北面闲置的那六间租给我们?租金按市价再加三成。我们计划把它打通,重新装修改成物流站,然后顺便把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也改善改善。”

上一篇:有丝分裂下一篇:我的失忆是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