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图亚特同人)玛丽苏斯图亚特+番外(120)

作者: 二叶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蒙田肩膀一抖,大为讶异。“高贵的陛下,我竟然值得您如此关注……这实在令我受宠若惊。”

玛丽却是笑叹:“仅仅一些医学上的建议,未必能起到奇效,但也许是最接近正确的护理手段。要做到严格的行为控制,并不容易。事实上,最终作出决定的,是你本人……”

王后/女王陛下的通透和开明,使得蒙田心情大好。君臣相谈甚欢,他于是痛快答应了玛丽的请求,在支付相应的版税/转载费后,她可以将他《随笔集》中的文字,刊载于《联合周报》,或是应用在两岸三地各文法学校的教材中。

轻易就拿到了作者授权,玛丽大喜过望。可惜,当她满怀憧憬、同弗朗索瓦说起要将蒙田作品应用于新教材时,他表示持保留态度。

“你真想让他的作品进入不列颠的文法学校?”他直言不讳。“我以为深奥了些,不适合初学者阅读。”

“啊?”玛丽疑惑。“这样有哲理的篇章,正适合点燃年轻人内心的火焰。再说,即便他们读时尚幼,成长之后,自然会琢磨品味文字的优雅与深意,从而成为此文化的继承者乃至开拓者呢。”

弗朗索瓦还是摇头。“我也坚信,法文之美终究能让那些学子折服。不过我记得,你说你最盼望文法学校帮助普及法语。那些底层平民,哪怕有幸进入公益学堂,也未必都坚持到学业完成,也未必能领略其中妙处……我还担心,那些小脑袋瓜,因为一度畏难,反而滋生逆反心理。”

唔,听起来有点像“后进生”的心得体会。玛丽抿唇。

弗朗索瓦又想了想,似是并不愿彻底反对妻子看似很有道理的作法。“大概,作为点缀,是不错的。总体上,我以为,挑些通俗易懂好传播的、类似于《联合周报》上某些主题明确的小新闻,比较好。”

玛丽怔了怔,忽然大彻大悟。她欣然张开双臂,差点真把老公给扑到了。

哎呀,她日常交往的文化人太多,潜意识认为那些初级寄宿学校里的,都是中学生级别了。实质上,他们年龄大多也只算‘小学生’,面对的法语如果是一门“外语”,那更是小一小二的水平!

低年级小学生学些什么?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咕咚来了……

果然还是要多听听土著的意见,不能由着穿越女一腔热情大;;跃;;进啊。

通俗易懂简单化,适应性才好!

曲高则和者寡,这个道理她理应懂的!

莎士比亚为何会享誉全英……他的主要戏剧作品兼备娱乐性啊娱乐性!

兴趣才是学习的绝佳动力。不考虑培育精英人士,只求普及语言文字的话,应该,那就——

地摊文学,色那个情小调,震惊新闻,八卦故事?

玛丽扶额。这个年代要有个大仲马就好了。此人精于通俗文学,把故事讲得大众都爱听。【注一】再不行,莫里哀也可以啊——《悭吝人》那种,必定教人捧腹大笑,难以忘怀。

呸呸呸,都是教低幼学生,伊索寓言什么的不香么。

那就,还该找点有趣的法国民间故事,持续文化输出(侵略)(替代)啊。

这一项给法语教材添砖加瓦的任务,最后兜兜转转,来到了一个欲戴罪立功的人头上——

这些年老实窝在乡间、长期自我反思的前宫廷诗人夏特里亚尔。

据赛顿所言:“起初他写信给比顿小姐,她是果断拒收的。不过,这十余年来,他撰写了不少篇章,足以汇集成一部厚重的忏悔录……比顿和我也就不那么仇视他了……”

赛顿边说,边小心翼翼观察女主子的表情。见陛下秀眉微蹙,却没有动怒,她感觉稍微安稳了些。

玛丽心里嘀咕: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她给并排侍立的赛顿和比顿飞了个眼刀。赛顿还沉得住气,比顿则稍稍缩了缩脖子,仿佛紧张起来。

“既然你们说,他搜集整理的那些民间故事颇有趣味,就拿来让我读一读吧。”

瞅着她俩似乎喜上眉梢,玛丽很认真的加重了发音:“不过,无论如何,他再不适合回到宫廷里来。”

赛顿回答得铿锵:“谨遵您的意志。”比顿则怔了怔,深深的行了个礼。“感激陛下……一直以来对我的容忍和宽恕。”

玛丽微微点头。她把话题找回来,继续发散思维。“他的文笔若合适,也可以采纳、刊登于《联合周报》。嗯,合适的撰稿人总是稀罕的,不要放过每一个可用之才。”

唉,洛比塔尔年纪大了,管理法兰西官报渐渐有些吃力。玛丽只好一边尽力给他找接班人,一边暂时自己多费心了。

总担心官报内容太平淡、被人民忽视的的陛下,数月之后发现,法兰西突然冒出了一部劲爆作品,强行占据了各报纸的头版头条。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狄更斯:我也很受劳动人民喜爱,我却不配有姓名,叹。

玛丽:对不住,我是要来普及法语的。英国人抱歉啦。

虽然英语明显更好学……但是站在统一的角度来说,站在体量来说,还是让法语作为主流比较好。

英语边缘化是无可奈何啊。或许以后长期像粤语一样保留?

另,其实作者君并不清楚那个年代的文法学校教材真的长啥样……

反正拉丁文确实比较艰涩……

反正法文教材是玛丽的创新(私心),欧耶……

第83章 宣言

1581年秋, 法兰西国王和王后,终于下定决心,预备在高等法院当众摊牌, 颁布全新的王室继承法案,意在商量法兰西未来很可能由一位女王主政的情况。

从墨洛温王朝到加洛林王朝到卡佩王朝再到瓦卢瓦王朝,法兰克-西法兰克-法兰西王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女性君主。不过说到底,其实也仅是“巴黎公爵”搞唯男性继承这一套;其他封建领如阿奎丹勃艮第……女继承人皆合法有效。所以,大权在握的国君认为, “法理”不是最大问题。

至于高顿法院的态度,弗朗索瓦则颇有几分把握。在法国,君主的法令或是遗嘱, 都需要最高法院核准签字, 才能生效。弗朗索瓦第一站选择和他们“讨论”,亦是向他们展现“诚意”。更遑论,这十余年来他提拔不少穿袍贵族,又在财政诸事上同各位合作愉快, 尤其还有洛比塔尔鼎力支持——

大法官说:“我虽年迈, 但宁愿为陛下之事业奋斗至死。”忠心耿耿毋庸置疑。他当然也盼望:“统一两岸, 陛下若有个儿子就完美了。”不过仍旧对“不肯再孕”的王后钦佩恭敬。他很坦然:“奥尔良公爵堪当王储, 可惜他亦无子;后面的安茹公爵和阿朗松公爵,尚不如十一岁的大公主谦逊好学、待人宽和, 也未必能稳定我法兰西。”可谓相当务实。

而弗朗索瓦的弟弟们……尤其与王位继承权联系最紧密的奥尔良公爵,恰恰遇上一件伤心事,愈发动摇得厉害。

奥尔良公爵夫人,奥地利的安娜公主,前些日子不幸流产, 抑郁不已。查理非常难过:妻子加上唯一情妇,十余年来累计怀孕区区三次,如今只有大女儿存活……

凯瑟琳亦为此掉了几滴眼泪。王太后甚至怀疑,瓦卢瓦男丁是否遭受了某种诅咒——远在波兰的的安茹公爵亨利和妻子,也到处寻访了奇人异士,然而迄今尚无所出;阿朗松公爵吊儿郎当,游戏花丛,竟一个私生子/女也没见着?

这母子二人常年待巴黎,被拴在国王陛下身边,笼罩于他的势力下,受他的频繁怂恿,渐渐都有点相信,若不让“英武的亨利二世”之血脉流传于法兰西王座,将是一场无比忧伤的悲剧。至于弗朗索瓦那个远在波兰的弟弟亨利,爱好享乐,对政务漠不关心,连辅佐他的小蒙莫朗西都被气回国;而继承权更靠后的埃居尔,身边皆是酒囊饭袋,无甚势力支持,通过气就行,暂不必担心……

弗朗索瓦打着如意算盘,趁他们缄默着犹豫着没好意思说反对,伺机把继承顺序敲定下来。当然,如果局势欠佳,他也可以暂不强求马上把薇薇安立为王储,先确定女儿存在继承权,日后再继续进一步谋划。

嗳,舆论上,这些年国王夫妇操纵官报,没少吹嘘各种女君主女领主女继承人的丰功伟绩或高尚美德呢。民意基础也多少有一些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