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图亚特同人)玛丽苏斯图亚特+番外(118)

作者: 二叶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或者,允许阿朗松公爵……”

安茹公爵亨利可以前去波兰登基;那么,他的弟弟到尼德兰执掌一方,大约也没问题?

陪同的科利尼跟着凑热闹,或者说,这本就是他暗中出的主意。“我也曾听公爵说起,有建功立业之心。”

建功立业之心,就那个沾花惹草的浪荡公子?玛丽瞠目。

弗朗索瓦亦不傻呢。阿朗松公爵好歹也是瓦卢瓦重要成员,一举一动能“代表”法兰西王室态度的!再说,他若前去尼德兰,当国王还是当执政都不明不白,他自个也未必乐意。况且,最要紧的,“阿朗松公爵身体欠佳,前些日子才病过一场;我恐怕,到低地水土不服,重蹈唐·胡安之覆辙。”

——名将唐·胡安,尽管屡屡在叛军身上取得大捷,但终究不敌尼德兰湿冷的气候,于1580年冬病逝。

连连遭到拒绝的威廉,有点蔫头蔫脑了。玛丽则好心抚慰这位“后世的”、“荷兰国父”,道:

“我很理解你们对尼德兰的热爱,我赞扬你们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我尊重你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威廉,你是如此勇敢,你是如此强韧,我认为,你完全,自己就能胜任这个执政者的位置。”

“若你甘愿负此重任,法兰西和不列颠,将很乐意站在你这一边。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熟悉、真正属于尼德兰的民族英雄,去掌控这片充满活力的低地。”

受到鼓励的威廉,眼睛似乎亮了亮。这种上位者的真心赏识,他已暌违良久。从前他陪伴查理五世加冕,被他的长子委以重任,参与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和阿尔瓦公爵一起代腓力二世出席巴黎的盛大婚礼……后来,却渐渐演变为君臣反目,同僚刀刃相向——他胸中无限委屈。但为了尼德兰摆脱压迫,为了当政者的良心,他咬牙坚持。此刻,那股压抑感,仿佛被这位女王陛下的诚挚目光驱散了大半。

他恭敬无比的行了个礼。“非常感谢您的……教诲。”

旁侧的少年察言观色,跟随着单膝跪下,大胆直言:“陛下,您是如此美丽,仿若灿烂阳光,照亮了尼德兰人民前行的路。”

这一位,是威廉的次子莫里斯。按原本历史,他将会成为一代著名军事家,比瑞典的古斯塔夫更早、成为欧洲近代职业化军队的开创者。啧,想不到小小年纪,嘴巴还挺甜。

也不算小小年纪?莫里斯生于1567年,都将近十四岁啦。

玛丽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一个模模糊糊的主意。呃,这小子,长得还不赖;父母血缘方面好像和瓦卢瓦、斯图亚特都挺远,跟吉斯或者美第奇家族也靠不上;从预防近亲结婚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作女婿候补?

而且他是次子,可以当上门女婿的那种~

至于贵贱不通婚……奥兰治呢,其实是法国南部一个小小小小的独立公国,勉强算是有君主权的。配一位有继承权的公主,理论上尚可接受。

薇薇安生于1570年,比他小两岁多。考虑女孩子本来早熟一点点,他俩应该可能会有共同话题?

童养夫试一试不要紧,从小就得开始广撒网!

玛丽于是出声邀请。“莫里斯,尼德兰局势险恶,战况艰辛。你可愿意就此留在巴黎,潜心学习一段时间,以待日后帮助、支持你的父亲?”

对妻子突然的提议,弗朗索瓦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觉得玛丽肯定有她的道理,于是亦帮腔道:“瓦卢瓦宫廷,一贯欢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威廉和科利尼,闻言一脸吃惊。王后此举,算恩典,还是挟制,抑或其他……?

但在两位长辈说话之前,小年轻莫里斯自己抢先回答了,表现得挺不亢不卑。“感激陛下之垂怜。我自幼便向往着、巴黎这个闻名欧洲的文艺宫廷。不过,此刻请原谅我作为未成年人的唐突。我曾听闻,您的宫廷劝安茹公爵远赴波兰时,曾有句名言——‘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我亦有心跟从父亲,征战抗敌……”

这回应,好似有点莽撞。然而玛丽坐的位置比较高,看得分明——莫里斯“自作主张”婉拒自己时,视线朝父亲那里瞟,四目还对上了一瞬。玛丽心中登时了然,这孩子是,给威廉找台阶下?

哦,当下,他若不想儿子留下,就可以顺势说莫里斯不懂事不礼貌、还得等调;;教好再送过来云云;他如果认为儿子待在巴黎有利,则可以用父权逼他听话,老实接受两位君主的好意。怎么着,都不太扫她和弗朗索瓦的面子呢。

结果是,讶异片刻的威廉,瞪了儿子一眼,迅速作出回应。“承蒙陛下关照,莫里斯他,还需要我这做父亲的好好教训一番,才不致给您的宫廷添乱……”

依旧是模棱两可的说辞。不过玛丽没有紧逼的意思。她就任由满腹疑虑的觐见三人组,踌躇着告退了。

呵,至于他们回去商谈的结果,玛丽倒也不心急。反正,这仅仅是一个提议;反正,威廉及尼德兰能找到的依靠有限;反正,己方的选择不少……

这时,坐在父母下首,当了许久壁花的两个小秘书,终于得到允许开口了。

薇薇安率先提问:“母亲陛下,您不是不喜欢战争,不喜欢科利尼吗?您完全可以敷衍塞责,但您却很真诚的为他们考虑,对威廉尤其亲切?”

——唔,那是因为你妈妈有集邮癖,对每个历史名人,无论立场如何,都先存几分怜惜之情啊。

“定是母亲心怀仁爱的缘故。”玛蒂尔达瞥了姐姐一眼,又有点小得意的瞅着母亲。“您是同情尼德兰的人民,想帮他们对吧?”

玛丽摸了摸玛蒂尔达的头,微微笑道:“部分如你所想。”

姐妹俩于是叽叽咕咕,更加积极的发言了。玛丽也尽可能耐心的、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同她们解释。唔,尽管有心让女儿们耳濡目染、逐步深入了解“政治”的方方面面;但在这一对小学生(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面前,君主夫妇暂时还表现得比较“伟光正”的……

譬如弗朗索瓦,只轻描淡写,向她求证一句“是否有按照传统习惯,让莫里斯留在宫廷为质的意思”,就没有深究详谈了。

玛丽暗笑。没准,其实,这个当父亲的,压根还没想到将来要把女儿嫁给哪个臭小子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这个“亲家”威廉,人品确实不错。他的“沉默者”之名,源自他对上司某一次“无声的抗议”——当是时,西班牙国王表示即将在尼德兰施行一系列颇侵犯民权的法令,使得威廉再无法违背良心侍奉这位君主;他先是当场陷入沉默,再后来,就彻底以行动表示与腓力二世决裂了。

回忆自己前世看过的史书,玛丽更添几分感慨。虽然威廉在尼德兰屡战屡败,但他散尽家财支持革命为他赢得不少民心,也惹得腓力对他深恶痛绝。后者多次派遣刺客出手,终于在1584年要了威廉的命——就在他预备自立为尼德兰之主前夕。

“好人不长命啊……”卧室里,玛丽很没形象的在丈夫面前伸了个大懒腰。反正,其他人又都被关在门外了,没谁指摘王后礼仪欠佳。

弗朗索瓦并不知道她在感叹未来的威廉,但这不妨碍他很熟稔的接了下一句:“祸害遗千年。”

而后他就自以为是的续着妻子的话说起来。“唐·胡安那样的名将,居然遇上小小疫病就一命呜呼。科利尼这好大喜功的祸头,居然经历尼德兰那么多混乱战场还能全身而退。我明明早就派人……”

玛丽捕捉到了重要信息。“‘明明派人’?”

是什么阴谋吗?

弗朗索瓦定定神。他最终把玛丽抱在怀里,在她耳边轻诉:“那肮脏的事情,我宁愿你从没听过……”

玛丽斜睨他一眼。“你还是说清楚吧。”

弗朗索瓦于是坦白:“科利尼……当年和孔代亲王擅自前往尼德兰时,我就准备,让他们不要再回来。只可惜,那些人办事不力,折腾数年,也只留下了孔代一人。”

玛丽慢慢品着,慢慢品着,越发觉得要对弗朗索瓦刮目相看。“这都筹划了多少年?你居然一直隐藏得这么好……”

弟弟果然出息了啊。

她一个反手,捏住了他耳垂。“你瞒着我的,都还有什么,快些坦白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