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曲成圆[重生](54)

作者:敦敦敦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柏宣:来丰收农场田埂啊,每天上午八点农业小讲堂准时开课。

敦尼:口亨!( ̄へ ̄)

第43章 期盼

农作物的季节性很强, 到了成熟的季节,如果不抓紧时间收割回来,就容易烂在地里,前功尽弃。

夏收繁忙时节, 田地里的人个个转得跟陀螺似的。

年轻人聚在一起, 想法总是特别多, 为了缓解大家的疲惫,大家琢磨出一个“争先进”的竞赛制。

每人一亩三分田, 相同的工作时间里, 看谁的工作效率高。

傍晚结束时用广播公布大家的劳动成绩,并在前三甲的地头插上代表光荣的小红旗。

晚上的政治学习也不再单一地讨论领导语录心得,大家也会谈谈自己当日劳动的感受和体会。

整场夏收农忙期间,王指导员乐呵呵的, 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没想到自己的年度小目标竟然提前实现了。

兵团直接派送两辆收割型小拖拉机过来, 美其名曰:大力支持丰收农场试验农田的工作。

王指导员的信心意外被点燃,人呐,要敢于做梦, 不然跟田埂边的一根随风摇摆的野草有什么区别呢?

曲成圆主动报名加入农场新组建的机耕队, 去年秋收时期她在红星农场学过开拖拉机, 是目前丰收农场唯一会开拖拉机的女知青。

她开心极了,哪怕需要她顶着烈日和月亮在田间日夜抢收,也丝毫不觉得累。

果然要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才能提高。

田间劳作的牛大和牛二天天也开心,有了机器的帮助,它们的工作量减了不少。

曲成圆开着拖拉机突突突从它们身边经过时,牛儿们还会“哞哞”地打声招呼。

柏宣在田埂边规划的西瓜地也第一次获得丰收。

西瓜这种植物, 喜光,耐旱,从播种到收瓜需要90天左右,特别适合在新疆地区种植。

农场在挖水渠的时候,特意在田埂水渠边保留了一道条田留着种西瓜。

除了农场自留享用的西瓜,嘎斯卡车还装了一车厢西瓜,准备送往红星农场,给兄弟农场的知青们尝尝他们试验田的新品种西瓜。

卡车的发动机声响起,柏宣抬眼望去,不由自主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墨绿色的卡车,绿油油的西瓜里,站着一袭红衣的姑娘。

姑娘怀里还抱着一个大西瓜,正冲着他的方向笑呵呵。

绿色海洋里的红衣小仙女,柏宣在心里暗暗想。

曲成圆抱着西瓜从一米多高的车厢跳下来,一路小跑到柏宣身边,献宝般地说:“柏宣,早穿皮袄午披纱,守着火炉吃西瓜。你看,超大的西瓜,可甜了,我切给你尝尝。”

“喜欢吗?”柏宣目光温柔。

“喜欢!”曲成圆忍不住感叹,经过自己双手种出的西瓜,越看越欣慰,“这西瓜好甜啊,简直甜过初恋。”

“哦?”柏宣挑了挑眉,微眯了一下眼,神情变得有些微妙。

曲成圆佯装没看到,面不改色,声音却不自觉弱了几分:“但是再甜也甜不过我的宣哥哥。”

柏宣上前几步,微弯下腰,和姑娘平视几秒,而后唇角上扬,一副“我明白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他身上好闻的皂荚味道扑面而来,曲成圆心跳开始加速。哪怕在一起这么久,他一靠近,她的心还是会土拨鼠乱撞。

“真、真的,我刚才说太快了。”在男色面前,有人绷不住了,悄悄瞥了眼柏宣,开始自圆其说:

“我的意思是,这西瓜就算再甜,甜得过别人的初恋,也甜不过我的初恋。”

柏宣敷衍地嗯了声。

姑娘见状,立刻切换成撒娇模式,嬉皮笑脸起来,“我初恋超甜的,对吧?对吧?”

“小没良心。”柏宣低声道。

“我有良心。“话题突然跳跃,曲成圆脱口而出接上。

“应得倒是挺快,”柏宣眼底含笑,“西瓜好吃吗?”

“好吃。”

“喜欢吃西瓜吗?”柏宣又问。

“喜欢。”

“嗯,喜欢就好。”柏宣虚势挥了挥衣袖,扬起下巴远眺天边的群山,一副深藏功与名的样子。

曲成圆毕竟曾当过18线不知名小花,娱乐圈生存法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看人眼色,这时候要是再不懂男朋友的暗示,业务能力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姑娘一双好看的眼睛噌的一下亮起,雀跃起来,试着问:“难道你是特地在田埂的水渠边种西瓜?”

这时候再想想,种小麦、甜菜、玉米,是基本果腹的粮食。以当时王指导员的领导风格,绝对不会把西瓜作为第二种植备选。

“还不是看你喜欢吃西瓜,我才特意开垦了这块地。”

“诶?”曲成圆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但是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去年挖井的时候,附近乡亲送来一车沙瓤西瓜来慰问,”柏宣暗搓搓帮某人找回记忆,停顿了会儿才淡淡道,“我看你当时吃得可欢。”

人人都在积极讨论挖井问题,这位姑娘大咧咧在路边埋头吃西瓜,也不看他一眼。

曲成圆拍拍脑门,她想起来了,那个时候她的确在做一个欢乐的吃瓜路人。

原来那个时候柏宣就悄悄注意起了自己?

她的心像被甜蜜填满,胸口都酥/麻了,她认真地凝视柏宣的眼睛:“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呀?好像不是从高山牧场开始的呢。”

柏宣觉得耳朵传来了熟悉的发烫感,他的姑娘有时害羞胆小,有时又很积极直进。

就像这会儿,得寸进尺,那双漂亮的眼睛追着他的目光不放,大咧咧地问他:“某人是不是很早就开始暗恋我了?”

柏宣很享受女朋友这样的关注,故意勾着她的目光,笑而不答。

这个问题,其实他自己也想过很多次,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注意起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

他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早就满满地占据着自己的心,他想为她付出,给她期盼,为她奉献。

曲成圆追了一会儿,见柏宣耳尖红红,心里那份甜蜜顿时又膨胀了不少,大概就是少女心炸/裂的感觉吧!

天苍苍,野茫茫,有人特意为她种西瓜,多浪漫的事啊!

果然有句话说的没错:被爱的人都有恃无恐,胆子大得很。

放在过去,她怎么追着一个人问对方喜不喜欢自己呢?

恋爱真美好啊!

原来不是她单方面地痴汉对方,对方也在悄咪咪爱护着她呢。

她仰头看着柏宣,吸了下鼻子,莫名就觉得眼眶有些热。

*** ***

得益于早期较好的天气条件,不仅仅是新改良品种的西瓜得到了积极反馈,春种甜玉米的产量也喜人。

丰收农场做到场如其名,夏收的结果实现丰产又增收。

王指导员从公社大会里捧回了一个“玉米生产模范”的奖状,信心大增,拍着胸脯跟领导保证,今年秋收的时候要再领回一个“植棉标兵”的荣誉。

让知青们倍感欢欣鼓舞的不是这张轻飘飘的奖状,而是农场终于要建房了,意味着他们不用再跟土拨鼠一样住地窝子里。

丰收农场将和红星农场一样,有自己的土坯房。

冲着这一点,曲成圆挺感激王指导员,即使他有时候特别唠叨,但他是真心爱护丰收农场每一位知青,总是亲临一线抓生产,栽培技术人才,想着法子给大家谋福利。

土坯房就是以泥土为主材料的房子,新疆干旱少雨多风沙,这种类型的房子冬暖夏凉,是个天然的空调,极其适合这种区域。

虽然是泥巴砌成的房子,可是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把土夯结实,一样牢靠稳固,直到改革开放后很多偏远山区还在盖这种房子。

在有地窝子这种简单恶劣住宿条件一对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酒店和天桥底下露天住宿的区别。

郑雨泽曾经跟曲成圆聊过地窝子的话题,讲述他们住在地窝子的第一个冬天,面对大自然,城市来的青年是如何狼狈与被动。

地窝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漏风,冬天的晚上,人们仿佛住进了风眼里,无处不在的风夹杂着尘土,见缝插针,鼻孔、耳朵里都灌满黄尘,睡个觉醒来,人都变成了土猴子。

下雪的时候,如果不戴皮帽子睡觉,早晨起床时头顶会结冰。

后来曲成圆在丰收农场过的第一个冬天,完美复刻了郑雨泽讲的每一个过冬小故事。

上一篇:独宠东宫下一篇:穿成豪门凤凰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