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曲成圆[重生](41)

作者:敦敦敦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哦!好。”乔素悻悻坐回位置上,收回笑容,神情霎时变得微妙起来。

自从大前天从高山牧场回来,她就隐隐有种输了和吃味的感觉。

输在哪儿,为何吃味,她想不明白,也不愿去细想。

她提醒着自己,她可是乌市文工团的台柱领舞,漂亮、有才华、家世优渥。

反正两家总要坐在一起吃饭,见面恳谈时让长辈给他讲讲道理。

柏宣是学霸、是聪明人,等明白了是非利弊,肯定会选择和自己在一起。

卡车一路驰骋,远处一排排的胡杨林格外显眼,坚韧固执的样子,倒是跟那个姑娘一模一样。

乔素下意识一愣,目光聚焦在窗外,渐渐挺直身子。

她牺牲春节假期,千里迢迢把人带回乌市,赢的人还是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柏宣的出行日记】

柏宣:离开洗fer的第1个小时,想她。

柏宣:离开洗fer的第2个小时,想她想她。

第33章 乌市

柏宣对乌市有着深厚的感情。

乌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

1763年, 乾隆拓建诸城, 改名迪化。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 创建哈密垦区,第二十二兵团投入生产建设。

1954年, 迪化改称“乌鲁木齐”, 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同年,生产建设兵团进驻新疆,劳武结合、屯垦戎边①。

此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兵团行列, 投身边疆建设。

他在沪市出生, 不到三个月, 就被父母抱着,随着大部队来到乌市,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

直到后来去沪市和苏联读书, 每年的暑假, 他都要回乌市。

乌市这座城市对他来说, 有家的意义。

客车一路通畅顺利,比原先预计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乌市客运站。

柏宣和乔素下了车,车站门口除了三两个摆摊档口,路边空无一人。

乔素跟在柏宣身后一言不发,见他突然停下脚步,忙上前跨了一大步,笑盈盈道:“哥哥, 看来我们到早了。”

柏宣看了眼手表,“再等20分钟吧,柏恩的车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到车站。”

20分钟......乔素的思路在飞速狂转,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她该跟他说些什么呢?

抬眼瞥见路边的馄饨铺,“哥哥,你饿了吗?我们要不去吃一碗馄饨?”

柏宣接过她手里的行李,“走吧。”

乔素轻舒一口气,她能在千人面前唱歌跳舞,毫不怯场,却在柏宣面前一如既往是当初那个胆小的女孩。

她给曲成圆讲的“和哥哥看梅花鹿”的故事并没杜撰,其实小时候的她怕梅花鹿,更怕那位清逸俊朗的霜降哥哥。

少年柏宣轻声细语鼓励她勇敢,她犹豫再三,最后只敢紧紧攥着男生的衣角。

只是为了跟曲成圆炫耀,她才故意说成是紧紧握着哥哥的手。

“吃葱吗?”柏宣出声打断乔素缥缈的思路。

“不太喜欢吃,但是要吃也可以。”

柏宣转头跟店家说:“一碗不放葱。”

两碗冒着热气的馄饨很快就端上桌,柏宣埋头便吃了起来。

乔素还没吃到第四颗馄饨,柏宣的碗里就吃空了。

“你慢慢吃,我去门口等着,免得待会儿司机找不到我们。”

乔素一听就着急了,放下筷子,“我吃饱了,我也陪你。”

她起身太快,一时没站稳,打了个趔趄。

见她这忽然冒失的架势,柏宣想到早晨在食堂时曲成圆急急匆匆的样子,心下一软,重新回到位置上坐好,“你没吃晚饭,慢慢吃吧。我不走。”

乔素灿然一笑,甜甜应道,“嗯。”

柏宣沉默,双手抱肩,坐得笔直,将头撇向店门外。过了夜晚八点,乌市的夜才有了一些迹象,天空灰蒙蒙。

他忍不住想,不知此时曲成圆有没有认真地在学习,还是偷偷打瞌睡。

两人又静静待了一会儿。

乔素终于吃完最后一个馄饨,才缓缓道:“谢谢你陪我回乌市。”

“我自己这趟回来也是有公事要办。”柏宣倒是回应得很快。

乔素灵光一现,终于明白跟柏宣之间那种不自然的感觉来源于哪里:他好像总是迫不及待地要跟自己划清界限。

柏宣见她也结束晚餐,决定自己还是回到客运站门口先跟司机汇合。

他甫一起身,外套下摆就被人伸手捉住。

对上乔素水盈盈的一双杏眸,柏宣面无表情。

“哥哥。”她仰头看他,声音柔软,“谢谢你,我第一次自己在外过年,因为有你在,我才不害怕。”

“你刚才已经谢过一次了。”柏宣看向那只攥紧自己衣摆的手,微微蹙眉。

“而且农场大都是与你同龄的知青,他们都是离家千里之外。人生中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并不差。”男人的声音冷淡又克制。

乔素淡淡眨了两下眼,刚才的一鼓作气瞬间土崩瓦解,弱弱地松开了手。

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柏宣应声往门口看,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不远处。

“车到了,我们走吧。”

乔素打了一路腹稿,都没来得及对柏宣说,就被他送进吉普车里。

“小王司机,辛苦你送到乌市文工团。”柏宣没跟着上车,站在车外嘱咐司机。

“哥哥,我们后天还能见面吗?”乔素扒着车窗探出脑袋,目光灼灼。

“会,届时还能见到很多熟人。”柏宣朝她挥挥手,“辛苦了,回去早点休息吧。”

说罢,不再等乔素说什么,转身迈开大步就走。

*** ***

客运站距离大院宿舍直线距离只有两公里,柏宣腿长,大步流星走了15分钟,拐了两道路口,就见到大院宿舍楼。二楼最里那间房里亮着灯光。

“哥、嫂子,我回来了。”柏宣敲门。

高琳闻声来开门,也没寒暄,“你可回来了,小虎子一直等你,不肯睡呢。”

柏宣笑着放下背包,跟客厅里坐着的柏恩打招呼,“哥,我先去看小虎子。”

柏恩嗯了声,从文件堆里一抬头,大高个弟弟已经不见了踪影。

小虎子还不到五岁,是柏恩和高琳的儿子,虎年出生,虎头虎脑,小名就取为“小虎子”。

柏宣悄悄走到床边,小虎子趴在床上将睡未睡,眼皮沉重,抬眼看到最喜欢的小叔叔回来了,声音糯糯:“小叔叔,你来陪我玩。”

小孩说完,终于卸下牵挂,彻底放松,倒头呼呼大睡。

“好,乖乖睡,明天睁眼就能看到小叔叔。”柏宣上前亲亲他的额头,给小孩掖好被子。

高琳站在房间门口等他,“宣哥儿,给你下碗鸡蛋面?”

“不麻烦了,我刚刚吃完馄饨才回来的。”

高琳眼光一个闪烁,小声问:“跟那个乔家姑娘?”

柏宣点头,轻嗯一声,拇指亲昵地蹭蹭小虎子的脸蛋。

“不错嘛,你速度挺快。”高琳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

想到他的姑娘,柏宣眉梢眼角都是笑意,“的确是速度很快。”

高琳一听,直觉里面大有文章。她每次调侃小叔子,他都是兴趣缺缺地回应,唯独此次面泛桃花。

她比柏宣大三岁,和柏恩青梅竹马,大家从小住一个大院,四舍五入也是看着柏宣长大。

“人家姑娘可是为了你,从沪市追到乌市,又从乌市追到丰收农场。”

高琳故意回头往房门口望一眼,低声说:“来,你跟嫂子说,我不告诉你哥。”

柏宣不解反问:“说什么?”

“乔家姑娘啊?听说是文工团的领舞,那肯定很漂亮。原来你喜欢这种类型的姑娘。”

柏宣这才听懂,无奈扶额,“嫂子,不是乔家姑娘。”

“柏宣,咱们是光荣的军/人家庭,绝不允许脚踩两条船的事情发生。”高琳故意敛起脸色。

“嫂子,”柏宣一噎,“没有两条船,自始至终都是曲家姑娘,只有一个。”

高琳两眼放光,一时没听清,“哦?去哪儿?哪家姑娘?我们认识吗?”

“我今天坐了一天车,好累,明天再说。”柏宣打了个呵欠,作势脱外套,“我今晚不过爸妈那儿了,和小虎子睡。”

上一篇:独宠东宫下一篇:穿成豪门凤凰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