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朝他无辜地眨眨眼睛,扭头就昂首挺胸走了。齐腰长的大辫子潇洒一甩,辫尾在空中划了个弧度,差点甩在柏宣脸上。
作者有话要说:【排个雷】
柏宣目前对曲成圆态度不好,是有原因的哈,后文里会有解答。
如今的傲娇,都是未来给自己追妻挖的坑_(:з」∠)_
【这只是一篇平凡男女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柏宣:作者亲妈,你莫坑我......
作者君头顶锅盖跑走.gif
【注释】
①②歌曲来自纪录片《军垦战歌》插曲《送你一束沙枣花》
③歌曲来自《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第3章 水逆
地窝子里的第一夜,曲成圆睡得比想象中安稳,许是因为数日长途跋涉积压的劳累,她头一沾枕头就立刻进入了黑甜乡。
晨光微熹,听到清脆的敲钟声,昨天老知青告诉她们,这是提醒大家准备上工的钟声。
接下来的日子,她们将遵循钟声,吃饭劳动、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日出而耕,日落而归。
郭二妞翻身打了个呵欠,眼底是没睡好的乌青,委屈巴巴,“成圆,昨晚你听到狼嚎没,吓得我整夜都不敢睡。”
曲成圆收拾好床铺,拍拍郭二妞的脑袋,“放心,狼离我们远着呢。况且这儿有火和木仓,它们聪明的很,不敢过来。”
她上辈子停在25岁,虽然重生在17岁的身体里,却拥有着25岁的心理。和同龄的郭二妞一起,总是不自觉就代入了姐姐的角色。
走出地窝子,入眼是浩瀚无垠的戈壁滩,朝霞的第一缕阳光,终于给了她一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感觉。
目及之处,植被稀少,地面尽是粗沙和砾石,曲成圆望着遥远天山的隐约山脉,茫茫戈壁,水是头等重要的资源。
按照昨晚欢迎会上大家商定的结果,新来的知青临时分为水利队和农田队。
顾名思义,水利队负责解决丰收农场的日常饮水问题,农田队负责开垦荒地、引水导流,把盐碱地变农田。
曲成圆被分到水利队,在早饭前和老知青们汇合,四人一组,一位师傅带三位新人,赶在坝塘里的水在浑浊之前挑水回来。
一见到自己今早搭档的组员,曲成圆心里暗自腹诽,表面却装作若无其事。
吴迪笑吟吟跟她打招呼,“早上好,成圆同志。”
曲成圆笑着跟吴迪颔首示意,余光偷瞄站在一旁的柏宣。
傲娇精果然一如既往地清冷,悠悠转过身,留给她一个黑不溜秋的后脑勺。
曲成圆啧了声,忍不住噘嘴,自责自己刚才就不该鬼迷心窍先去偷看他。
供水的坝塘在距离地窝子约一公里处,其实是一方小水坑,平时通过累积雨水和地表渠沟的导流来蓄水。
与河流里的流动水不同,坝塘里的水是一潭死水。
曲成圆探头,仔细察看这两米多深的水坑,发现水里轻易能用肉眼看到浮游的生物,忍不住担忧,“这水,能喝吗?”
老知青陈丹看出了她的困惑,笑着解释,“小曲同志,三个月前我刚来时,也和你一样,趴在边上瞅着这水发愁。只要等沉淀后再过滤两道,水煮开就能喝,没毛病。”
吴迪扶着眼镜,低头观察水质,附和道,“昨晚咱们吃的饭就是用这水煮的,大家都没有别的反应。沸水烧开,超过100度后,能消灭90%的细菌和虫卵,相当于高温消毒。”
“放心,这几个月来咱们和牲畜都是同饮这片水。如果天旱,就得靠隔壁的红星农场支援,来回用毛驴车拉水喝,很是麻烦。”
陈丹取完水后将水桶挂在扁担系子的铁钩上,“所以咱们必须尽快打井,解决大家生产和生活方面迫切需要用水的问题。”
吴迪上前,勤快地接过陈丹手里的扁担,“我先来吧。你们等会儿跟上我哟。”
柏宣跟在吴迪身后,也轻快地挑起两桶水,大步流星往前走。
“来,小心。”陈丹扶着曲成圆的扁担系子。
曲成圆弯腰起身的瞬间,脚步踉跄了几下才站稳,这挑扁担看上去明明很简单,一上手才发现是个技术活。
“小曲同志,以前没怎么用过扁担么?”陈丹问。
曲成圆尴尬地双颊绯红,她掌握不了平衡,晃晃荡荡,没走了几米就撒了半桶水出来,只好停下来用目光向陈丹求助。
陈丹过去拍拍她的肩膀,“没关系,其实我刚来的时候也挑不好扁担,我教你。”
她示范着挑扁担的步骤,握着扁担系子一个利落起身,身体走起来带着节奏般地悠哉,水桶里的水随着她的步伐摇晃,却一滴也没洒出来。
曲成圆看向陈丹头顶的搜索框,忍不住问系统:【陈丹三个月来练习挑扁担的次数】
E23回复:【截止至今三个月内,陈丹挑扁担总次数为965次】
曲成圆讶然:......难道自己也得练习个九百次以上才能跟她一样熟练?
*** ***
吴迪和柏宣很快从驻地返回来,远远就见到陈丹手把手在教曲成圆挑担子。
“成圆同志,”吴迪举着扁担和空桶比了比,“扁担挑水,除了找到平衡点,还要走小碎步,这样可以避免走路的频率和扁担固有的频率产生共振,水就不会洒出来了。”
曲成圆看向吴迪,轻叹口气,他讲的道理她都懂,但自己一上手就乱了阵脚。
柏宣不动声色,经过她俩身旁时,主动将两个较大的水桶挑起来走了。男人的手指修长,指节轻松搭在扁担上。
看着傲娇精的背影,曲成圆心头袭来一阵莫名感动,觉得这人其实就是口嫌体正直,心肠还是不错的。
留下两个小水桶,陈丹给曲成圆各自只装了一半水,“慢慢来,等你找到感觉了,到时再来挑战整桶水。”
曲成圆晃晃悠悠、小心翼翼地挑水往回走,迎面遇上柏宣,决定给他展示一个笑脸。
柏宣率先开口说了话,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奉劝你一句,我多跑几趟无所谓,只是不想因为你而耽误大家开会的时间。”
曲成圆一脸懵圈,笑容渐渐僵在脸上,柏宣刚刚在她心里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瞬间碎成了渣渣。
“你什么意思?”女人不服输的劲头起来,下巴微扬,像只骄傲的孔雀,很是挑衅地对上柏宣的目光。
“装作不会挑扁担,不是长久之计。”柏宣不咸不淡地朝着她瞥了一眼。
如今的中学每周都有农忙课,她竟然能演出一副连扁担也没见过的稀奇样子,他可不相信。
曲成圆心里忍不住喊出F字母开头的单词,懒得顺着他的话解释,吃他家饭了还是花他家钱了?这么处处针对她。
这人空有一副温和斯文的皮囊,徒有其表,心肠肯定是黑的。
她才不会对这种人一味地忍让。
姑娘对他咧嘴灿然一笑,“这都被你发现,那我也奉劝你一句,挑水时慢点儿走,脑子里进的水小心别倒出来了。”
说罢,倐地挑起扁担,目不斜视地走回驻地。
*** ***
早饭后水利队的第一次碰头例会,柏宣拿出刚画好的草图,跟成员们讨论准备打井的几处选址。
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利用早饭的时间,已经画好了粗略的地形图和几个事先调查好的地点。
“断层表面裂痕多,水会下渗,取水难度高。我建议的地点是一号和三号,均是呈凹字形的天然地层,也容易截取地底下的潜流。”
柏宣有理有据,论证严谨。
不少知青表示赞同,“俗话说,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凹形地势的打井水量多,能提高不少效率。”
曲成圆对这些讨论并没有贡献什么有效建议,她实际毕业好多年,物理和地理知识早还给了老师。
特别是知青们开始计算压强和重力时,更是听得云里雾里,数据系统也不想用,她只想到时跟着出力干活就行。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显眼,同时又得刷一下存在感,姑娘眼观鼻鼻观心,选择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如鸡。
柏宣已经大学毕业,专业知识扎实,尤其还是水利队里唯一有实际打井经验的人,众人自然而然以他为中心,渐渐由他主导这次讨论。
他见有人静悄悄卯在角落,淡淡睨了她一眼:“请大家集思广益,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