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春闺+番外(154)

赵宴平坐在她对面,看着她认真地修修改改,白皙的小脸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樱红的嘴唇也更加娇艳动人。此情此景,赵宴平鬼使神差地竟想到了他送过她的那本话本。那话本后半册的内容,赵宴平虽然只看了一遍,却仍然记忆深刻,其中有一段讲的便是书房之乐。

阿娇定了五条家规,一是勤勉做事,不得偷懒耍滑;二是看家护宅,不得盗窃私藏主家财物;三是恪守礼仪,不得做任何有违礼法之事;四是恪守本分,不得议论或外传主家之事;五是谨言慎行,不得妄议官场朝政。

“这些够吗,要不要再加几条?”阿娇将纸张推到赵宴平那边,认真地问。

赵宴平低头看了看,举起纸张,指着一个涂改过的字问道:“这是什么?”

阿娇只能看到纸张背面,闻言绕过书桌走到他身边,认出来后,说给他听。

赵宴平点点头,改成左手拿纸,右手揽住她的小腰往身上一带,阿娇就毫无准备地坐到了他怀里。

阿娇惊讶地朝他看去。

赵宴平将赵家的新家规放到桌子上,双手抱着她道:“够了,一共就那么几个下人,你定厚厚一本家规,传出去惹人笑话。”

他嘴上在说家规,身体却明晃晃告诉阿娇,他想做另外一件事。

阿娇真的不懂他怎么会偏了心思,可他都这样了,阿娇只能配合啊。

阿娇垂着眸想下去,要回房嘛。

赵宴平按住她不许她动,大手抬起她的下巴,目光在她羞涩低垂的睫毛上顿了顿,移到她光泽的唇上。这静美的模样像极了大家闺秀,也像极了话本中的高门小姐,他虽不是饱读诗书的书生,可那书生也没多正经,书生能做的,赵宴平也会,书生能陪娇妻“挑灯夜读”一个多时辰,赵宴平也能。

油灯在书桌另一侧跳跃,灯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了窗纸上。

幸好此时夜已深,只有明月躲在树梢,悄悄窥视着窗上越发缠绵的身影。

二更天的时候,赵宴平拢紧随便裹在阿娇身上的衣裙,打横抱着她离开了书房。

月色如水,阿娇仰着脸看头顶的男人,想到刚刚的那一幕幕,阿娇恼得捶了他一下:“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是不是跟同僚去外面鬼混了?”

赵宴平没说话,回了卧室躺进被窝,他才拥着她道:“我送过你一册话本,那年你进京的时候没有带走,后来我无意中翻看,才发现那竟是本……不太体面的书。”

阿娇离京三年,早把那话本抛到了脑后,如今赵宴平一提,她才想起来。

她缩在赵宴平怀里,不知该说什么。

赵宴平低声道:“我记得,那话本你似乎看完了,坐在我对面看完的。”

阿娇哪肯承认,推开他背转过去,捂着被子道:“你记错了,我看了一半,发现有那种东西,马上就不看了。倒是你,明知道书不体面,居然还看了下去。”

赵宴平靠过来,圈着她道:“文人写那种书便是为了增添闺房之乐,你我夫妻,做都做了,看看又如何。”

他呼吸出来的热气勾得阿娇耳朵发烫,她捂住耳朵,气急败坏地道:“你,你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话越来越多?”

赵宴平顿了顿,问她:“你不喜欢?”

阿娇答不上来了。

倒也没有不喜欢,还,还挺有另一番滋味儿的,可她也不能说喜欢吧?

“那我不说了。”

她扑扇的睫毛蹭刮着他的胸口,赵宴平低头找到她的嘴唇,真的不说了。

阿娇瞪大了眼睛!

“你,你明日还要早起!”

“嗯。”

赵宴平知晓分寸,又不是天天如此,偶尔放纵一下,影响不了什么。

第二天早上,赵宴平果然像往常一样早起了。

倒是阿娇,睡得沉沉,连他起来都不知道。

吃早饭的时候,阿娇的椅子空着,柳氏什么都没问,孟昭奇怪道:“爹,我娘呢?”

赵宴平头都没抬,对着饭碗道:“她昨晚算账算的迟,今早多睡儿。”

孟昭懂了,娘亲没嫁过来之前就喜欢算账。

吃了早饭,父子俩一个去大理寺当差,一个跟着春竹,坐马车去将军府启蒙。

柳氏叫来郭兴,打发郭兴去集市买点红枣桂圆,再买一只三黄鸡,今晚给儿子、儿媳炖汤喝。

她真的什么都没说,但大夏天的,傍晚翠娘竟端了一盆大补的红枣桂圆鸡汤上来,一看就是她让翠娘做的啊。

阿娇脸红得堪比少女出嫁。

赵宴平神色如常地默默吃饭。

柳氏体贴地也给自己、孟昭分别盛了一碗,仿佛准备鸡汤只是为了让全家人都改善一下伙食。

婆母慈爱,阿娇生赵宴平的气,今晚一下都不许赵宴平碰她。

赵宴平便躺在外侧,养精蓄锐。

======

进了六月,京城真正进入了酷暑。

官员在家里还能穿得凉快一些,只要去官署,就要将官袍穿得严严实实。

卢太公不想再折腾自己了,忙完手头几件案子,人都没进宫,直接让陆大人带了封请求辞官休养的折子进宫,送到淳庆帝面前,恳请皇上批准。

上个月赵宴平从荆州回来时卢太公就提过此事,淳庆帝早有预料,念在卢太公确实年纪太大吃不消了,且给大理寺推荐了新的可用之人,淳庆帝终于准了卢太公的折子,再叫来吏部尚书,亲自安排了大理寺的几个官职调动。

大理寺左少卿蔡歧升任大理寺卿。

右少卿许获改任左少卿,左寺寺丞曾永硕升右少卿。

后面的几个官员没动,破格提拔赵宴平补了左寺寺丞的缺,官职正五品,赐青色白鹇补子官袍,赐朝会面圣议事资格。

吏部尚书领命,着手准备调职文书去了。

第126章

宫里有什么消息, 阿娇与柳氏等人是没有渠道提前得知的,还是傍晚赵宴平托了两套官服回来,已经见过两次这种场面的郭兴第一个察觉了喜讯, 看看官爷手中官服露出来的一点补子绣样, 再看看面无表情的官爷,惊喜道:“官爷又升官了?”

赵宴平点点头。

郭兴差点就要大声吆喝宅子里的其他人快点出来, 还是想到夫人刚定下不久的五条家规,郭兴才及时管住自己的嘴,只嘿嘿不停地笑。

厅堂里,阿娇带着孟昭在陪柳氏说话, 知道这个时辰赵宴平快回来了, 一家三口一起等着他共用晚饭。

当赵宴平托着什么绕过影壁,身旁还跟着笑得比娶了媳妇还高兴的郭兴, 阿娇与柳氏都是一愣。

阿娇从来没有亲身参与过赵宴平的任何一次升官, 毫无线索,柳氏给儿子改过一次官服, 现在看到儿子又抱了两身官服出来, 她便比阿娇先猜到, 不由地站起来, 走到门口, 盯着儿子问:“又升官了?”

赵宴平还是点头, 目光越过母亲, 投向后面的阿娇。

阿娇是最后一个反应过来的, 听完婆母的问话,看到丈夫的承认, 阿娇的惊喜顿时先从嘴角漾开,再迅速传到了眼中。同样是笑容满面, 娇滴滴的小娘子笑得可比郭兴好看多了,那样的娇美与由衷的喜悦落到赵宴平眼中,便成了这次升官送他的最大的奖励。

阿娇前后跟过他两次,他没让阿娇享过什么福,委屈倒是吃了不少,如今,他终于可以送她一次荣耀。

如果这会儿只有小夫妻两个,阿娇肯定会扑到丈夫怀里表达她的高兴,赵宴平也会抱住小妻子狠狠亲她几口,可惜,赵家人口虽少,此时却都闻讯围了过来。

阿娇仍然笑靥如花,赵宴平却克制自己,收回视线,回答身边人的各种问题。

“怎么这么快又升官了,是因为破了荆州案吗?”柳氏一边接过儿子手里的官服,一边高兴地问。

赵宴平心情复杂道:“也不全是,老太公年纪大了,向皇上递了辞呈,大理寺内便有了一次官员调动。”他肯定是立了功,但如果不是卢太公辞官,上面没有官职空缺,便也绝不会有他破格提拔的机会。

卢太公辞官了啊?

柳氏笑容一敛,卢太公是儿子的恩师,他在大理寺当一把手,肯定会给儿子很多关照,现在卢太公养老去了,大理寺的其他高官不知道会不会不服气儿子,给儿子穿小鞋。

当娘的都怕自家孩子在外面被欺负,阿娇会担心孟昭,柳氏也会担心赵宴平,这大概是就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与孩子年纪大小无关。

笑佳人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