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番外(9)

“不行——”

“行。”闻夏打断闻老太太说:“奶奶,你是没看县城的报纸,报纸上有专家说,以后市场肯定会开放,大家可以自由做买卖的。”

“我不相信。”

“为什么不相信呢?以前买卖不犯法的,就是因为我们太贫穷了,需要解决最基础的吃喝问题,国家才搞平均主义这么保护我们这些人,现在都不一样了。”

闻老太太望着闻夏。

闻夏继续说:“奶奶,你看看我们国家是不是越来越好了?六零年的时候山湾子的人饿的啃树皮,后来都挺过来了,然后中美建交,引进化肥,慢慢为一些知青平反,那恢复市场不也是很正常吗?”

“你从哪儿听到这些?”闻老太太诧异地问。

“报纸上说的。”闻夏都推给报纸。

“报纸上真这么说?”

闻夏点头:“真的,我回头拿报纸给你看。”

“我又不认识字。”

“我念给你听。”

“我不听,你现在做这事儿太危险了。”

“怎么会危险呢?你也知道黑市那么热闹是不是?”

闻老太太沉默。

闻夏继续加把劲儿,说:“奶奶,明明六岁,人说半大的孩子吃死娘,我们本来粮食就不够吃的,等明明再大一点,我们不想想办法,真的要饿死了,而且明明还要上学,还要学费,我们怎么活?”

“可是——”

“奶奶,相信我,不会有事儿的,你不是也说了,我要做什么就会做什么,说了也没用的,是不是?”闻夏摇着闻老太太的胳膊撒娇说:“奶奶,我会小心的,我真的想赚钱,想让你和明明吃香的喝辣的。”

闻老太太叹息了一声。

闻夏继续摇闻老太太的胳膊说:“以后我每天都是一大早去黑市,这个时候公安还没有醒来呢,他们肯定不会这个时候出现的,奶奶你就让我去吧,让我去吧。”

闻老太太望着闻夏,她只是一个乡下人,有些要强却没什么本事,凭着双手想让一对孙儿过好日子,可是怎么拼命的干活都会挨饿,刚刚闻夏说得对,要是不找个出路,以后闻明连学都上不了的。

可是她又害怕孙女出事儿。

她拧着眉头说:“去是可以去,奶奶和你一起去。”

“奶奶,你身体——”

“奶奶身体比你强多了。”

“……”不过闻老太太能够同意已经是进步,接下来慢慢地给闻老太太洗脑,慢慢地闻老太太就可以安心地在家待着,她自己一个人去黑市了,这么想着,闻夏心中大喜,当即点头说:“好好好。”

闻老太太又叹息一声。

闻夏安慰闻老太太说:“奶奶,真的,不会担心,国家.政策会变的,到时候还会赞扬我们呢。”

“就你会说。”

“是真的,奶奶你等着吧。”

“好,奶奶等着。”

“奶奶,大队长喊上工了。”闻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闻老太太一听,立刻就严肃起来,对闻夏说:“上工了。”

闻夏点头,跟着闻老太太出了门,到了生产队集合地点。

闻夏签了字,拿了农具,却被分到和徐汉平张玉勤一起干活了,徐汉平看到闻夏就开口唤:“闻夏。”

闻夏皱眉问:“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周四要上榜,不知道能不能上边腿o(╯□╰)o,没有收藏的大美妞给个收藏哈,希望周四可以上榜~~~爱你们。

本章留言再发一次红包哈。

第8章 半颗奶糖

“跟你打声招呼。”徐汉平说。

“哦。”闻夏淡淡地应了一个字。

“今天我们一队。”徐汉平又说。

“嗯。”闻夏又敷衍地回应了一个字,接着说:“今天还挺忙了,我去忙了。”

“闻——”

不待徐汉平喊出闻夏的名字,闻夏已经拿着锄头跑向其他社员中间,根本不想和徐汉平独处,这个渣男身上有一种迷之自信,让她极其反感。

她刚穿越过来那天,就讽刺他一句“不过尔尔”。

他除了当时发怔了一下外,后来就觉得她是闹着玩的,仍旧认为她很喜欢他,她很想要告诉徐汉平她一点都不喜欢他,可是眼前处处都是社员。

一旦她和徐汉平多说几句话,可能就会传出风言风语,那她岂不是和原闻夏一样,都要受流言蜚语的侵害了?

她肯定不愿意这样。

于是她暂时只能远离徐汉平,离徐汉平远远,表明自己的态度。

接下来闻夏看也没有看徐汉平一眼,专心劳作。

一听到大队长说一句“下工了”,她立刻就冲到记分员那里还了农具,老老实实在站在记分员旁边等待闻老太太,根本不理会任何一个知青。

这一切都落入闻老太太眼中。

闻老太太也感觉到了闻夏对徐汉平的冷淡。

她十分欣慰。

看待闻夏的眼睛温和了许多。

闻夏也感受到了闻老太太的转变,她隐隐地猜测出来是她疏远了不可靠的徐汉平,才让闻老太太放心了,这样挺好的,她十分享受闻老太太的温和。

晚上做红薯粥的时候,闻夏特意加了一点点红糖,闻老太太闻明都多喝了半碗,之后一家人早早入睡。

次日鸡叫三遍,闻夏起床。

正在拌红糖面糊的时候,闻老太太穿戴整齐地出现。

“奶奶。”闻夏唤一声。

“我能帮什么忙吗?”闻老太太问。

“一会儿你帮我烧火吧。”

“行。”

闻老太太坐在地锅前,看着闻夏动作利落地忙碌着,搅绊、发酵、贴枣、蒸煮,锅盖再次掀开的时候,就是蓬松的和瓷盆一样大的发糕。

闻老太太惊呆了,问:“这就是发糕?”

闻夏点点头,切了一块递给闻老太太:“奶奶,给。”

闻老太太问:“干什么?”

闻夏说:“奶奶,你尝一尝,特别好吃。”

闻老太太拒绝:“我不尝,这么好的东西,吃了怪可惜的,留着卖吧。”

“我做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你和明明吃上好的喝上好的,吃点发糕怎么算是可惜呢,奶奶,你尝一尝味道。”

“我不尝。”

闻老太太坚持发糕是卖的,一点边角料也不要尝。

闻夏没有办法,只好把发糕装好,厨房门关上,披星戴月地和闻老太太朝县城走,祖孙二人走得都非常快。

一路上闻夏不停地询问闻老太太累不累,要不要歇息之类的,闻老太太笑着说:“你忘了前几年,奶奶也就是这个时间背着二十斤白面去黑市,换回来百来斤的红薯,奶奶就是那样背回来养活你和明明的。”

闻夏说:“那是几年前,你身体好。”

“奶奶现在就老了?”

“不老不老。”闻夏赶紧说。

“别管我,我们快点走,晚一点也许会碰到公安。”

闻老太太最怕的还是公安。

闻夏哭笑不得。

祖孙二人七拐八弯地进胡同。

闻老太太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绷着一根弦,提防着公安的出现,终于来黑市。

看到黑市景象的一刹那,她愣住了。

她和黑市接触过几次,几次都是拿白面粉或者麦子换红薯,记得那时候黑市人少,每个人都警惕万分,说话也是悄悄话。

后来随着化肥的引进和有效使用,粮食产量都高了不少,一些社员家中男劳力较多,年年发下来的红薯都吃不完,愿意和闻老太太换麦子和白面粉的,她也就没有来过黑市了。

这一晃几年过去了,黑市居然变的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人多了。

种类多了。

大家说话声音大多了。

难道真的像孙女闻夏说的那样要恢复市场了吗?

闻老太太许久没有见过这么多陌生人了,一时间有些不适应,闻夏也看出来这一点了,伸手拉着闻老太太的胳膊说:“奶奶,别怕,跟着我就行了,大家人都很好的。”

闻老太太有些茫然地点点头。

“小姑娘。”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

闻夏转头看过去,看到熟悉的老人,当即笑弯了眼睛,喊一声:“汪大叔。”汪大叔就是天天买闻夏发糕的那个老人。

“给我两块发糕。”汪大叔说。

“好咧!”闻夏笑着说。

刚拿出两块发糕,立刻又有六个人凑过来买发糕,转眼工夫,闻夏带的十二份发糕全部卖光了,并且很多人上前来询问,闻夏表示明天才有。

水晶翡翠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