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番外(75)

“是我。”裴景帆的声音传进来。

闻夏立刻坐了起来,站到床上,打开窗子,看到了窗前站着的裴景帆,她问:“你踩在大石头上?”张玉勤踩过的那颗大石头。

“嗯。”裴景帆点头。

“滑不滑?”

“早就没油了。”

“哦,你来干什么?”

“我刚好经过。”

“经过?你干什么能够经过我们家自留地?”闻夏问。

裴景帆尴尬了一下,说:“我是说,要睡觉的时候,想起来有东西落在柴房了,就过来拿,本来想看看闻奶奶和明明你们的,结果他们都熄灯了,就来打扰你一下。”

“什么东西落在柴房了?”闻夏有问。

“是、是钢笔。”裴景帆吞吞吐吐地回答:“是钢笔落在柴房了。”

闻夏想笑,别人说落了钢笔,她会信,但是裴景帆会落了钢笔……裴景帆最是细心的人,除非他想落下钢笔,不然钢笔会一起他口袋里,所以他的钢笔没有落下。

他只是来看她。

这个想法令她心里一热,她注视着裴景帆,这时候有淡淡的月光洒在裴景帆的脸上,令他深邃的五官又多了几分深情,她没有戳穿他,而是问:“知青点房子修的怎么样?”

“不好。”裴景帆说。

“不好?”闻夏反问:“那都是用今年新麦秸杆给修的,一年内不会漏雨也不会散开。”

“就是觉得不太好。”

“……你条件挺高的。”

裴景帆盯着闻夏不说话。

闻夏又问:“那你吃晚饭了吗?”

“吃了。”

“在哪儿吃的?”

“食堂。”

“吃的什么?”

“忘了。”

“吃什么都忘了?”

“反正没你做的好吃。”

“那肯定的,我的厨艺没什么人能比的。”

“是。”裴景帆笑的温柔:“你是世界第一。”

闻夏笑着说:“倒也没有那么夸张。”

“一点也不夸张。”

“闻夏,你在和谁说话?”突然闻老太太的话传来。

闻夏裴景帆一愣,两人同时离开窗子,一副做亏心的事儿的样子,闻夏迅速关上窗子以后,自问一句:“我为什么会有心虚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晚点还有一更。

第60章 很贵的

“小夏。”闻老太太又唤一声。

闻夏应:“奶奶。”

“你在和谁说话?”闻老太太在闻夏的门外问。

闻夏赶紧坐好了身体,说:“我没有和谁说话。”

“我刚刚听见有人说话。”

“啊,有人说话的?没有啊,一直是我在读书呢。”

“怪不得呢。”这个时代对书籍的管控比较严格,但是闻夏还是在规定范围内买了一些书阅读,闻老太太很快就相信了,说:“别读了,已经很晚了,早点睡吧。”

“好,奶奶,你也早点睡。”

“嗯,我解个手就睡。”

“好。”

闻夏坐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声响,等到闻老太太回到房间后,她重新站了起来,再一次打开窗子,以为裴景帆走了,想不到裴景帆还在。

“钢笔找到了吧?”闻夏问。

“找到了。”裴景帆说。

“那你就回去吧。”

“你也早点休息吧。”

“嗯。”

裴景帆深深地看闻夏一眼,转身离开。

闻夏怔了片刻,关上窗子,再一次躺在床上的时候,内心奇异地变得安定。

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又是忙碌了的一天,闻夏倒没有见裴景帆,结果裴景帆晚上又出现了。

这次是落下了一只橡皮擦,闻夏无奈一笑。

轻声和裴景帆聊了几句。

接下来的每一天裴景帆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敲闻夏的窗子,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就离开。

闻夏每晚睡的都很好,白天生产队的工作做得好,猪肉酱生意做也好。

转眼就到了盛夏,生产队没什么事情,也怕社员知青们中暑,也休息了几天。

几天之后听说其他生产队有知青中暑了,大队长重新调整了上工的时间,选在最凉爽的早上和傍晚上工,社员知青们身体状态都良好,就是徐汉平有些着急上火。

自从张玉勤给了他回城的想法之后,他的心就活了,每天对山湾子都是各种的不满。

恨不得插上翅膀,离开飞到首都。

可是张玉勤的哥哥到现在还没有回信,他只能等待,在等待过程中还要照顾张玉勤。

张玉勤因为做事儿越线了,受到了粮食和金钱上的惩罚,这两个月特别穷,他不想理会张玉勤,烦都烦透了,可是一想到回城的事儿,他只能硬着头皮贴补张玉勤。

他还向其他知青借了点钱,就等着张玉勤哥哥快点有回城的消息。

可是一直没有消息。

他心里烦闷的不行,那种“脚踩裴景帆,睥睨闻夏,让闻夏后悔不迭”的回城梦,似乎越来越远了……不不不,不能那么悲观。

再等一等。

说不定张玉勤的哥哥正在给他们办回城的手续。

等到信件过来那一天,就是他们同时回城的好日子,那时候他就是山湾子生产队里最风光的人,这么想着,他心里那股子优越感又上来了。

谁都看不起。

看见闻夏,他努力告诉自己闻夏就是一村姑,不值得挂在心上,等他回了首都,什么样子的姑娘没有?

于是他的步伐更加的坚定了,坚定地从闻夏身边经过,自以为赢了闻夏一把,其实闻夏根本就没有看到她,正和社员们说着中秋节的事情。

这个中秋节又令闻夏想赚钱的想法,她特意去找了金顺一次,金顺立马同意。

去年闻夏刚来这个时代不久,摸不清楚这个时代人的喜好,所以做的饭菜月饼什么的,都偏于传统的。

来这儿已经快两年了,闻夏也对这儿的人有所了解了,这一次她不再拘泥传统月饼。

她做了创新,正好她现在是会计了,拿的工分多,粮食就多,家里也有余粮了,可以明正言顺地做一些粮食。

她提前半个月开始制作豆沙馅儿、蛋黄馅儿、五仁馅儿、水果馅儿的,裴景帆自告奋勇带给金顺,金顺去黑市卖,还搞了个预定月饼制,统计出来月饼的需求量,给了闻夏准确的数字。

闻夏心里有了数,每天做饭的时候做一批出来。

等到中秋节那天,家里一块月饼都没有了。

也就是说闻夏半个月以来做的月饼全部卖光了。

而这个月饼量是去年的两三倍,利润自然也是。

闻夏更有钱了。

她特意带着闻老太太、闻明去国营饭店和金顺李金华一起吃中秋团圆饭。

当然裴景帆也在。

闻老太太本来不愿意来,但是架不住闻夏闻明的开心劲儿,这还是闻老太太第一次来国营饭店吃饭,有点手足无措,本能地觉得这里东西很贵。

“奶奶,别怕,孙女有钱。”闻夏说。

“那也不能乱花啊。”

“这不叫乱花,这叫正常消费。”

“就你会说。”

“走吧,金顺娘俩还在里面等着我们的。”

县城国营饭店没有包厢,都是在大厅吃,闻夏一眼看到了金顺李金华,拉着闻老太太闻明一起朝金顺娘俩走,看见李金华气色不错,一番寒暄之后,闻夏让闻老太太和李金华点菜。

闻老太太又不识字,李金华吃什么都行。

金顺裴景帆都让闻夏点菜。

闻夏就接过了菜单。

不得不说中国人民太勤劳了,经过动荡的十年之后,真的就慢慢富裕起来了,以前国营饭店的菜色都没有几个,吃来吃去就那些,可是现在也慢慢有了花样。

可见时代变革是必然了。

闻夏询问了李金华几人的忌口问题后,对着菜单点了几份菜之后,到柜台交给服务员,回来的时候,听到两个熟悉的声音。

“你哥给你回信了没?”是徐汉平的声音。

“还、还没有。”是张玉勤的声音。

她转头看去,果然是徐汉平和张玉勤。

“怎么还没回信?”徐汉平声音里带着焦急,问:“那我们回城还有希望吗?”

“肯定有希望的!”张玉勤说。

“这都几个月了。”

“这事儿本来就不好办的,又加上我调到了石子屯生产队,肯定要比原来的慢多了,你都等了那么多年,再多几天嘛,肯定可以的,相信我!我哥哥他们特别疼我,答应我的事情,全部都会做到!”

水晶翡翠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