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91)

作者:半阙长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顾婆子自己添了两文钱,凑了个整数。

眼下看到这么一大笔巨款,顾乔哪里肯接,忙说道:“奶奶,您就收着吧,这是咱们一家人的钱。”

在外财不露白,顾婆子也不好和顾乔推来推去,遂将铜板重新揣回了衣襟里,然后对顾乔说道:“那奶奶帮你存着,以后当嫁妆。”

“奶奶?”

“害羞了?”

“不是。奶奶,我觉着咱们还是拿着这钱明年买猪崽吧,这样更实际。”

顾婆子一听,顿时笑了,“你这个小财迷哟!”

“这可不是我财迷。奶奶您看啊,咱们辛辛苦苦种粮,一百斤谷子才能卖三百文,可是咱们这一百个蛋就差不多卖了这么些钱。而咱们的鸭子五十文买的,养了几个月,这一百个蛋,也就是近十多天生的,以后还会生,还能挣钱。这说明什么?人挣钱,累死人;钱挣钱,笑死人。咱们家的鸭蛋,不就是钱挣钱吗?”

“这听着还挺有道理。”顾婆子笑,“所以你是不是想说,养猪也是钱挣钱啊?”

顾乔点头。

顾婆子顿时大笑,两人这才与梅涣青他们汇合,然后回村。

“对了,庆侄儿,最近几天你家有空吗?能来帮我犁几块地吗?”顾婆子对罗庆说道。

“这时候就犁地吗?”罗庆有些惊讶。

“这不我去年冬天在地里种了青菜吗,能长活,今年就打算多种一些。”顾婆子回道。

“既是这样,我今日回家,后日过来怎么样?也让这牛休息一日。”

“行。”

过了两日,罗庆果然赶着牛来了。

他先犁顾乔家门口的那块田,顾乔站在田埂上观看的时候发现,泥土翻上来的时候,躲在泥里的泥鳅和黄鳝也跟着翻了上来。

她立即拿了鱼篓,却只敢捉泥鳅,不敢捉黄鳝。

站在田里,她四处张望,随后发现了不远处的顾学西,连忙朝他喊道:“小西,快来!”

顾学西听到她的声音,立即拎起背篓,从不远处跑了过来,然后问道:“巧儿姐,怎么了?”

“你去河边摘菜回来?急着回家不?若是不急,罗叔在犁地,有好多黄鳝,你要不要?”

“黄鳝?要啊!”顾学西立即放下背篓,说着就下了田。

两人跟在水牛后面,果然捡了不少泥鳅和黄鳝。

等罗庆犁完地,两人都是大丰收。

“这比我们捉黄鳝快多了!”顾学西嘿嘿一笑,然后将自己手里的鱼篓还给了顾乔,眼睛却巴巴望着那鱼篓,有些不舍。

顾乔将鱼篓推了回去,说道:“你拿着,黄鳝归你,回头把鱼篓还给我就行。”

“啊,给我?”顾学西有些惊讶,他以为顾乔只是害怕黄鳝不敢捉,请他帮忙呢。

他知道顾乔的大方,但也没有想到顾乔竟然把黄鳝全给了他。

“拿着吧,我有泥鳅就行了。”顾乔笑道。

这黄鳝长得像蛇,她可不敢杀。梅氏也不敢,至于她奶奶顾婆子,看着挺坚强刚硬的一个人,也怵蛇,对于长得像蛇的黄鳝自然也是敬而远之,所以这家里没人杀黄鳝,自然也没法弄来吃了。

顾学西又惊又喜,还有些不好意思,最后挠了挠头,接了,忍不住讲道:“巧儿姐你怎么和顾凌一样啊,只要泥鳅不要黄鳝?”

第117章 规整鱼田,鱼溜鱼棚(二更)

“顾凌?”

“是啊,他和我们出去捉泥鳅、黄鳝,把黄鳝全给了我们,然后把我们的泥鳅都换走了,我觉得黄鳝挺好吃的啊,你们怎么都不喜欢。”顾学西露出一个不理解的表情。

“他把黄鳝全换了泥鳅?”顾乔不禁嘀咕,然后想起前段时间顾凌送过来的泥鳅。

这家伙,难道就这么喜欢她娘炸的泥鳅?

不行,下次得让他回自己家做去,虽然她们一家可以跟着吃泥鳅,可炸泥鳅多费油啊。

“行了,你快回去,把泥鳅给你娘做了,加道菜。”她对顾学西讲道。

“好嘞!谢谢巧儿姐!”顾学西立即开心地抱着鱼篓走了。

等顾学西走后,正在收整犁的罗庆才问道:“巧儿啊,这田不是要留来喂鱼的吗?那黄鳝要是留在田里,明年这田里还有更多黄鳝呢!你怎么全给了你的小伙伴?”

“罗叔有所不知,我们一家都不吃黄鳝。再说了,明年开春,这田里肯定还有漏网的黄鳝,到时候还能繁殖更多呢!”

“你说这事,我倒忘了提醒你,这田埂得重新垒一下了,不然泥鳅黄鳝钻洞,全跑别人田里了。”罗庆说道。

顾乔立即点头。

既然决定这块田以后重点养鱼,顾乔立即拎了装着泥鳅的鱼篓进了院子,然后与顾婆子商量。

“这样,你舅舅不是说你外叔祖懂得鱼塘养鱼吗?不如你去找他问问,咱们要做什么、准备什么,一块儿全弄了,不然今天听人说弄这样,明天觉得不对劲又弄那样,最后人累死了,还白忙活一场。”顾婆子给顾乔提建议。

顾乔想了想,也觉得顾婆子说的在理,说做就做,立即去了梅家村请教梅崇岭。

梅崇岭正在田里劳作,顾乔去家里没找着人,还是找了梅执勇他们,最后才找到了梅崇岭。

“嘿,我正在这里挖鱼塘呢。走,我去你田里看看去!”梅崇岭当即放了锄头。

“那敢情好!”顾乔大喜过望,这要有梅崇岭亲自临场指导,她的稻田改鱼田的计划就更有保障。

梅执勇也好奇,正好这日不用收药,家里又有梅执恕在晒药,他便跟着梅崇岭一道去了顾乔家。

等到了顾乔家,看到她家门口的田,梅崇岭不禁疑惑:“巧丫头,你把这块田换下来了?”

顾乔点头,“这块田自带泉眼,虽然地势高,却并不怕旱;而且就在我家门口,也好管理。还有啊,外叔祖您看,这田狭长,靠着我家这一面的田埂一直到那头去,不用规整,我以后就是树篱笆,也只用树另外那三面的,能省不少竹篾。”

“关键是这泉眼,抗旱。”梅崇岭点头,很满意这块田,随后又道,“还有一条你没说到。”

“什么?”

“抗涝。”

“抗涝?您是说洪水?”顾乔惊讶。

“对,这养鱼和种庄稼一样,不仅怕旱,也怕洪灾。这块田地势高,若是山洪来了,这块田或许能不受波及。毕竟能淹了这块田的山洪,少见。”

那可不是,若是能把这块田都淹了,顾乔家也离被淹不远了。

顾乔恍然大悟的“哦”一声,她倒是没想过这一点,看来这块田换得还挺值。

“你等我再瞧瞧,看看你家这田怎么弄。”梅崇岭摸了一把胡子,认真地打量起顾乔家这块田来。

看了许久,他心中已有主意,便对顾乔和顾婆子说道:“我自己那鱼塘,正在挖鱼溜,我准备把挖鱼溜和鱼沟的泥堆到中间,做个鱼棚,种些瓜豆。这鱼儿怕晒,所以必须得建鱼棚遮阳。”

“等等,什么是鱼棚,鱼溜和鱼沟又是什么呢?”顾乔觉得自己也快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呵呵,”梅崇岭笑了笑,随后回道,“这鱼溜啊,就是田里较深的坑凼,鱼沟是鱼儿进入鱼溜的通道,挖鱼溜和鱼沟主要是方便鱼游动,万一遇到旱了可以缓一缓,同时施肥的时候,鱼儿也可以躲一躲。”

“哦!”顾乔和梅执勇同时点头。

“七叔祖,您还没说鱼棚呢!”梅执勇却是个急性子,连忙追着问。

“就是在鱼溜旁边垒土,搭建凉棚、种瓜种豆,这样到了夏天高温的时候,凉棚和瓜豆就能给鱼溜里的鱼儿遮阳。要知道这天气热了,鱼儿也会死的。”

“哦,这样啊。”梅执勇再次点头。

“不过巧儿家这田,不用特意垒土建棚。”梅涣青转而说道。

“为什么?”梅执勇问,顾乔和顾婆子也看向他。

“咱们站着的这地方,可不就是最适合搭鱼棚的地方?”梅崇岭侧身,看向三人。

顾乔讶异地睁大了眼睛,然后笑着说道:“搭建鱼棚的目的是遮阳,所以我们只要在这田埂上种上果树瓜豆,就可以了对吧!”

“就是这意思,而且你家田比较狭长,这鱼溜怎么挖,都会离田埂近。鱼溜离田埂远,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偷鱼,这田就在你家门口,倒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