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68)

作者:半阙长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娘,您怎么做这么多?”顾乔问道。

“也不多,过两日还得请村里人帮忙打谷,就不用做早点了。”

说着梅氏又往锅里刷了油,然后让顾乔加柴禾把火烧大些,两人又开始第二批月饼的制作。

等月饼贴到锅里,扣上锅盖后,梅氏这才得空,忙用盘子装了月饼,让顾乔端出去给顾婆子和沈昭尝。

“吃月饼啦!”顾乔端着月饼走出灶房,兴奋地朝顾婆子和沈昭喊道,“快洗手吃月饼。”

“走,尝月饼去!”顾婆子对沈昭讲道。

沈昭这才跟着顾婆子从豆秸堆上走了下来,然后去到井边洗手。

两人来到顾乔面前,顾婆子直接拿起一个月饼递给沈昭,慈爱地讲道:“尝一尝。”

沈昭只吃了一个馒头垫肚子,这会儿正饿得慌,月饼的香味一个劲地往他鼻子里钻,霎时间勾出了他肚子里的馋虫。

他也不扭捏,伸手接过月饼,见顾婆子已经开始吃了,这才把月饼拿到嘴边咬了一口。

月饼表皮酥脆,内里却很柔软,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软。

里面的豆沙也非常细腻香甜,因为用油炒过,再加上高温焖烤,几乎要化了,吃在嘴里有些烫,却分外熨帖,仿佛舒坦到胃里去了。

沈昭只觉得这是继烤红薯后,他吃到的第二好吃的东西了。

明明他这个人不喜欢吃甜的东西,可红薯和月饼都那么甜,仿佛甜到了骨子里,他却并不抗拒。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带给他这些改变的顾巧儿。

顾巧儿也在吃月饼,吃到一半抬起头,就发现沈昭正看着自己。

“呃。”她顿时想到了什么,一口月饼卡在喉咙里,然后立即放下盘子,转身就朝灶房里跑去。

“哎呦慢点儿,你这孩子,急急忙忙的干什么呢?”梅氏正抬脚出门,差点儿与她撞了个正着。

顾乔急忙错身,然后挤进了灶房里去。

梅氏略微挑眉,抬步走上前来,朝沈昭和顾婆子问道:“味道怎么样?”

“好吃。”顾婆子点头肯定。

“好吃。”沈昭向来言简意赅。

梅氏被夸赞,立即笑得眉眼弯弯,自己也拿了一个月饼吃了起来。

“那孩子干什么去了?”顾婆子问梅氏。

梅氏摇头,“不知道啊。”

两人正说着话,顾乔的声音就从灶房里传了出来,“娘,咱们家有油纸吗?”

“油纸?没有,你找那东西干嘛?”梅氏问道。

顾乔这才从灶房门口探出头来,回道:“给沈昭打包啊,让他带回去给沈晚吃。”

沈昭一愣,没想到她还惦记着自己的妹妹沈晚。

“你这孩子,叫你喊哥哥,怎么老是沈昭、沈昭的。”顾婆子板着脸训斥道,随后提出建议,“家里没有油纸,去后山上摘片芭蕉叶子顶替吧。”

顾乔俏皮地吐了吐舌头,然后目光与沈昭撞上,立即将舌头收了回去。

沈昭也赶紧移开目光,然后对顾婆子和梅氏摆手道:“奶奶、干娘,不用麻烦。”

“麻烦什么,一家人别说两家话,巧儿还是别上山了,我去摘来。”顾婆子说着,转身就要去摘芭蕉叶。

“奶奶!”沈昭连忙喊道。

“那你去摘来,听话,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小晚的。”顾婆子虎着脸讲道。

沈昭没有办法,只得听话去后山山脚下摘了芭蕉叶来。

顾婆子心疼他,拿到芭蕉叶后包了六块月饼。

“奶奶,够了。”沈昭连忙制止。

顾乔更关心现实的问题,悄声问他:“你拿回去,怎么躲开那个罗小胖?”

沈昭眉头微蹙,回道:“我将月饼放到河边,小晚回头再去拿。”

“这是甜食,要是遭虫子了怎么办?”顾乔担心。

“我在旁边撒了药粉,虫子就不敢靠近了。”

“你倒是挺活学活用的。”顾乔听到这话不禁笑了,声音也大了几分。

“没大没小,怎么和哥哥说话呢?”顾婆子敲了敲她的脑门,说着又看向沈昭,“昭儿别理她,这丫头啊就是个皮猴子。”

沈昭闻言,略微弯了弯唇,似乎想笑。

顾乔立即瞪了他一眼。

沈昭唇角的弧度弯得更大了一些。

顾乔撅嘴,转身走了,决定不再理他。

吃完月饼后,顾婆子又喊沈昭吃完晚饭再走,沈昭忙着回家,只帮忙干了活,然后就匆匆走了。

等人走后,顾婆子看着已经扎成一捆一捆的、整整齐齐码好堆在灶房屋檐下的豆秸,不禁感慨:“这孩子真懂事,又勤劳肯干,就算是自立门户出来,肯定也能养活自己。”

说着顾婆子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瞧瞧我,说的这是什么浑话,老糊涂咯!”

顾乔却十分不解,“奶奶,我觉得你说得挺有道理的啊,为什么沈昭不能单干呢?若他自立门户,恐怕不止养活自己,没准还能过得很好呢。”

“说什么呢!这是不可能的,哪有小孩子自己出来立门户的道理。”

“为什么不行?”

第87章 不孝重罪,顾乔杀鱼(新年加更)

“这自立门户,哪是随便说说,得去官衙登记造册。沈昭年龄尚小不说,他是沈氏哪一支哪一脉,这些都是要查个清楚的。如今他靠着姑父、姑母生活,在外人眼中,不管他们相处如何,罗洪夫妇终是对他兄妹有恩。他若自立门户,未免有薄情寡义之嫌,以后不管是走科举仕途之路,还是行商问药、经营生意,别人都会对他品行有疑。”

“这……”

“他只能等,等到羽翼丰满、及冠之年,让罗洪亲自允他自立门户、光耀门楣。”

“就没别的办法了吗?”顾乔算了一下,沈昭如今才十二岁,等到弱冠,那不是还有八年吗!

要真等到那时候,恐怕沈昭和他妹妹都被罗洪折磨得不成人样了吧!

顾婆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再无别的办法,除非……”

“除非什么!”顾乔立即睁大了眼睛。

这一句除非,显然还有例外。

顾婆子不肯再说,顾乔却摇着她的胳膊,摆明了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顾婆子拗不过,这才不得已将话说完,“除非罗洪对他兄妹所作所为,已然触犯国法。”

顾乔怔住,随后想到什么,转而问道:“那族规呢?”

要知道这个时代,宗族对族里的人犯事,也是拥有处置权的。

顾婆子却摇了摇头,“罗家村终归是罗家村,罗洪姓罗,沈昭姓沈。”

言外之意,罗家村的族规,轻易不会用来为了沈昭这个外姓人处置罗洪的。

顾婆子还补充道:“并且,若罗洪当真犯事,控诉罪状的当事人,也不能是沈昭兄妹。”

顾乔皱眉,不解:“这又是为何?”

“子告父母,当处绞刑。罗洪夫妇养育他兄妹二人多年,便形同父母,故不可告。”

顾乔这才想起,她前段时间看了梅氏架子上的藏书,上面便描述了大熙朝的律法,其中有一项便是亲亲相隐的礼制原则。

大熙朝以孝治天下,有“不孝”罪。

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

对于不孝这种“大乱之道”,当然要归罪治刑。

而告父母亲属,此为不孝之罪。

沈昭兄妹要告罗洪,必为世人所不容,而他兄妹二人举目无亲,又有谁会为了他二人得罪罗洪呢?

这就像是个无解的题。

顾乔长长地叹了口气,“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她自己都没察觉到,自己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悲愤和哀戚。

“巧儿姐姐。”一道清亮的童声打破了这院里的沉郁。

顾乔抬头就看到顾晓拎着一个小竹篮,迈着小步朝她走了过来。

“晓晓怎么来了?”顾婆子连忙招呼,她最爱这花一般的小姑娘了!

顾晓细声细气地喊了声“叔祖母”,然后快步走了过去,将竹篮上盖着的白纱布掀开,回道:“我家桂花开了,我娘做了一些桂花糕,今日过节,送给婶娘和叔祖母尝一尝。”

“哎哟,你娘怎么这么客气!”顾婆子连忙走了过去,往竹篮里一看,那桂花糕做得像模像样,还挺精致,不禁夸道,“这手艺真好,一个个的,瞧着煞是喜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