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370)

作者:半阙长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伍秀兰知道她是要腌制榨菜,而这腌制过程定是顶要的机密,她便自行借口有些乏力不过去参观了。

顾乔正好不用开这个口,弄得大家生了隔阂。

和伍秀兰分开后,两家人来到作坊。

这时候帮工们已经将菜块切好放在了一旁,等帮工们出去后,只剩下自家人,大家齐心合力,分批将切好的、淘洗干净的菜块放入了修建好的卤池中,按照比例撒盐腌制。

为了保密,卤池建在了屋内,阴凉、密闭,卤池旁还按照设计图纸修建了排水和进水沟,十分便捷。

他们腌制到一半的时候陆少祈来了,他本想要进屋去看,却被顾乔轰了出来。

“这是我家独门秘方,任何人不得窥视。”顾乔态度坚决。

陆少祈只好作罢,又忍不住讲道:“今年从你老家将这些芥菜收来都花费了大功夫,等入了秋,咱们这么大片农庄,自己种应该能行吧?若是不行,也可以叫旁边村子的农民种些,便不用大老远这般费劲了。”

“到了秋日再说吧,终归是我们乡邻,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陆少祈挑了下眉,不置可否,反正等农庄正式交付之后,就没他什么事了,他最多也不过是提些建议而已。

接下来,第二批、第三批芥菜头也相继送到,而春种也开始进行。

顾婆子学着当初顾乔的样子用油布罩了田育了秧苗,命人放水淹田,又耙了地,就等着秧苗长成之后移种。

顾乔这边则用油布搭建出了一人多高的温棚,虽然春日还是有些寒冷,但温棚里温度却要高上许多,她便早早地撒上了西红柿的种子。

另外,鱼塘里也喂了鱼苗,就等着天气暖和些了将荷花种子撒下去。

农庄田多地广,除了划出来做荷塘和栽种西红柿的,有一半种了稻米,剩下的顾乔打算留来种红薯和蔬菜。

其实红薯和蔬菜还可以种到山上去,但她暂时尚未想要还要种些别的什么,只能先这般安排。

土地太多,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可再头疼也不能空置,顾乔遂先种上粮食,想着稻田养鱼,到了秋日至少可以收获一批鲤鱼,借着酸汤鱼盈利。

就这样,一眨眼就到了清明。

顾乔家的稻米秧苗用了温棚,长得很快,再加上清明节前气温已经升高,顾乔担心过完节再想找农民帮忙干活就难了,毕竟这些农民都要忙活自家的地,遂赶在清明节前将秧苗全部栽种下去。

另外,菜种也撒了许多。

等到过节的时候,恰好得个空隙,可以回顾家村祭拜。

这一次,顾乔特意雇了马车,因为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将她的三外祖母接到十里庄去,而梅涣青家也要开始准备搬家事宜了。

到顾家村的那日,正好是寒食节的头一天。

顾乔和顾婆子经过村里,索性就先去了族老家拜访。

“族老,这次我们一家回来,主要是祭祖。另外,你们家的酒在汝陵城里销得颇好,我们农庄也想先用你家的酒试试,若是好,以后就从你家进酒。”顾婆子讲道。

其实族老家的酒好归好,但偌大一个随州城并非没有更好甚至价格还比这个便宜的,但顾乔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这桩生意与族老家合作。

虽然她家搬离了顾家村,可旧房子和墓地都得有村里人帮忙看着,田地也是租给村里的。

若自己一家富了,往后遭人嫉恨,在祭祖或者田租方面搅和不清,那便麻烦了,不如现在先把族老笼络进来。

“难为你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头。”族老笑呵呵的捋了一把胡子。

“都是亲戚,再说族老帮衬我们良多。另外,我们还有一桩生意要与村子合作。”

“哦,什么生意?”族老很感兴趣。

毕竟这是有利于全村人的喜事,若真能谈下来,村民们必然对他这个族老更加信服,也能令他更有威信。

第471章 取到木姜子,灾难来临(四更)

顾婆子遂从身边的竹篮里取出来一个秀气精致的竹篓来。

“这竹篓村中人皆会编制,我第一批准备要五百个,但做工务必精巧,不得粗糙。若是这一批货拿去卖得好了,我再来订下一批。往后或许还会增加其他的竹篾编织品。至于这五百竹篓,族老想找村里哪些人家做,这便是族老您来决定了。至于价格,我可以出到一文钱一个。”

眼下看来,这收入确实不算什么,但若是一户人家每天晚上编织一个竹篓,那就有一文钱的收入,二十天下来就能割一斤猪肉吃,总是聊胜于无。

最重要的是,这桩生意还会变大。

“行,我去给村民们说。”族老答应了下来。

顾婆子这才告别族老,带着小辈们回了自己家的院子。

这一走,竟然又是几个月,还好正月里来上了一次坟,不然就是半年之久了。

“回来了?”柳氏热切地喊道。

她和村里人一样,看着顾婆子他们一家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好奇,因为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并不在汝陵城里住了,而是去了随州城。

随州城,那可是州府啊!是他们这辈子或许都去不了的地方,却不想这一家人竟然把灰豆腐的生意做到了城里去,听说他们家还在城郊买了地建了房子,也不知道那房子建得气派不气派。

瞧见顾婆子家还雇了马车,她更是在心中想到:这家人到底挣了多少钱啊?

“家里一切可好?”顾婆子也问道,等她回答后又与她寒暄了几句,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客气,柳氏十分受用,自然愈发亲热。

不过想到顾婆子一家舟车劳顿,她也不好拉着人一直说话,这才松了手回了自己家。

“奶奶,家里倒是没太多变化呢。”沈晚见她走进来,连忙说道。

“说明你叔祖母帮咱们看得好。”顾婆子走了进来,又笑道,“这次回来都不用烧火做饭了,族老让我们今晚去他家吃,明日又是寒食节,咱们把带来的冷食供上后,后日再呆上一天,各处走走,大后日就回城了。”

明明才刚到家,可想到大后日就要走,顾乔竟就开始舍不得。

不过人得朝前看,她立即喊了沈昭,对他说道:“这两日咱俩寻机会上山一趟吧。”

“去干什么?”沈昭疑惑。

“木姜子。”顾乔压低了声音讲道。

去年她倒是摘了许多木姜子,但也只是炼了油,没能摘了枝丫扦插在自家土里。

这木姜子必须要春天扦插,每到春日总有事耽搁,或者被顾婆子看得紧,一直耽搁没寻到机会上山,这一次,要将酸汤鱼做起来,她就必须要将这灵魂食材取到手。

才开始人们或许还不太能接受木姜子的味道,但等大家领略了木姜子的香味之后,需求量进一步增长,她以前储的油自然就不够用,还得想方设法种植才是。

就像她的西红柿一样,之所以要高价搭建温棚,也是怕端午开张后以前准备的酸西红柿不够用,所以要尽早续上。

“行。”沈昭点头。

等到寒食节当日祭拜完后,顾乔便说要在后山等等,借等待小团子的名义留在原地,让顾婆子她们先回去。

顾婆子还约了族老与村里人谈事情,只好让沈昭和沈晚陪着她,先与梅氏回了家。

顾乔和沈昭让沈晚帮他俩打掩护,随即迅速上了山去。

大约半个多时辰,两人终于找到了木姜子所在地,顾乔迅速折取枝丫。

等把正事做完后,她忍不住讲道:“拉了小团子做了借口,但我心里是真的想要再见到它的。”

“我知道,走吧。”林中危险,沈昭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走吧。”顾乔迅速与他返程。

等走出密林,两人才松了口气。

待到路过当初那秃杉留下的巨坑时,瞧见那坑里长满了灌木和野草,顾乔不禁笑了起来。

“一晃时间竟然这么快,好几年了。你瞧,坑底里那棵树都比你高。”

沈昭略微弯了下唇,两人略微放慢了步子,虽都没有明说,却显然都在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沈昭突然问道:“对了,你不是说这桃木手串一共有十八种目标植物吗?怎么自那年在秘境里收集了鸽子树的种子后就没有再遇到其他树了?”

“你不提我都忘了。”顾乔抬起手来,看着手上的桃木手串,忍不住抱怨,“按照这个进度,两年才能收集一棵目标植物,那等到十八种植物集齐,我岂不是老了?而且现如今进了城,我怎么觉得就更不容易遇见目标植株了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