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仍在下雨,仿佛龙王发怒,雨水一阵一阵的。
难得过节又下雨,不用干农活,等吃了午饭后,顾凌来找顾乔教他做木老虎,两个小孩便趁着雨水暂歇的时候出了门。
砍树枝的时候,顾乔故意将树叶上的水弄到了顾凌脸上。
顾凌伸手抹了一把,正要发怒,却见顾乔朝他勾了勾指头。
“干什么?”他没好气地问道,身体却凑了过去。
“帮我打听一件事,我还有更好的玩意儿给你。”
顾凌往后一退,皱着浓眉,“什么玩意儿?”
“毽子。目前就我家养了鸭子,等它们晚上回粮仓底下了,我可以拔几根毛给你做毽子。”
顾凌顿时眼睛一亮。
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毽子,但是顾家村除了顾乔家之外,再没有谁家养鸡鸭鹅,大人又舍不得花钱给小孩买,所以小孩们都只是见隔壁村亲戚家的小孩玩,自己却没有。
“成交!要打听什么消息?”顾凌立即应了。
顾乔便凑到他耳边把事情说了。
听完后,顾凌拍了拍胸脯,“放心,就没有我曾祖父他不知道的事,我保证帮你问到!”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说完,顾乔拿着柴刀,认真地教起顾凌做木老虎来。
……
翌日,顾凌果然带着消息前来。
顾乔向他打听的,就是梅崇岭和顾家的恩怨。
原来梅崇岭膝下曾有一个儿子,叫做梅承望,年龄和她父亲顾熹相仿,二者都是家中独子,也都是读书的好料子,且同受她外祖父启蒙教导。
梅承望在顾熹“开窍”前一直暂领风骚,在顾熹“开窍”后就变成了千年老二。
他是个极其清高孤傲的性子,自视甚高,当年与顾熹同时过了童试,还闷闷不乐了好一段时日。
若顾熹有新作问世,他也必定会论诗作文、不落人后。
就这样一个清高的少年英才,却在与友人游湖之时不慎失足、落水而亡。
“就这么死了?”顾乔疑惑。
“嗯,这就么死了。”
“不对啊,外叔祖靠捕鱼为生,他的儿子不会泅水吗?”
“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这我没问。反正当时你爹和他都在船上,你爹没事,他死了,所以你外叔祖就记恨上你们家了。而且如果人没死,人家极有可能也是个举人老爷,毕竟去了县学后,他还是第二。”
顾乔睁大了眼睛,若是如此,便也能说得通了。
梅崇岭只有梅承望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极有可能考取举人,结果却英年早逝,任谁心里都会不舒服,所以见到顾婆子和梅氏便没有好脸色了。
“行吧,谢谢你帮忙打听了。”顾乔说着,然后将毽子给了他。
“你做好了!”顾凌一喜,但等拿到毽子后,脸上立即浮现出嫌弃的表情,“不是,你做的这是什么啊?”
“难不成你还指望我用铜钱和布给你做不成,我可一个铜板都没有,穷,将就着吧。”顾乔翻了个白眼。
顾凌望着手上的东西,不禁叹了口气。
那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毽子”,也可以称之为不合格的毽子,底座是一个竹筒,大概成人拇指粗细,大拇指般长,竹筒里就插了两片鸭子羽毛。
“这能踢得起来吗?”他非常怀疑。
“我试过了,能。再说了,我削竹筒削了半天,扯羽毛还扯得我家鸭子嘎嘎叫,你还想怎样?”
她才舍不得扯她家鸭子的羽毛呢,其实这羽毛是她在仓底捡的,但这话可不能说出去。
“行吧。”顾凌这才勉强收下了毽子,然后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我曾祖父让我看见你那外叔祖离远一点儿。”
“为什么?”
“当年他儿子死了,他好像还闹到了官府,说是李员外害他儿子,反正挺没有道理的。我曾爷爷说他是个疯子,让我离远点儿。”
顾乔沉吟,暗自琢磨,只是想半天也没个结论,不由得沉沉地叹了口气。
等和顾凌分开后,她挖了一些药材,这才回了家,然后按照梅涣青所教方法晾晒。
“巧儿啊,你看看你那……那什么,角落里长的那个,是不是长出来了?要不要种?”梅氏问道。
顾乔这才反应过来,对了,她的红薯!
她急忙跑过去一看,半月过去,她的红薯已经长得又长又多,可以种了!
不过,旁边的那些小苗是……
顾乔定睛一看,随后差点儿没激动得蹦起来,竟然是西红柿的秧苗!
第43章 插栽红薯,沤肥主意
我天!
她惊讶地捂住了嘴巴,眼里甚至激动得浮现出了泪花。
“娘!娘!”她急忙喊道。
“哎,怎么了?”梅氏拎着锅铲从灶房里走出来。
顾乔激动地指着红薯旁边的秧苗,“娘,你当时是不是把我袋子里烂掉的那些东西一块儿埋这里了?”
梅氏走上前来,瞅了眼那红薯,不禁疑惑点头,答道:“是啊,怎么了?”
随即她发现红薯旁边长了些秧苗,不禁伸手,“你看看,这草啊,永远都比粮食长得好,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说着她就要伸手去拔。
顾乔大惊失色,连忙拦住了她,“别!娘,这可是好东西,不是杂草,别拔。”
“好东西?”梅氏蹙眉。
“就是好东西,您信我。”顾乔笑得眉眼弯弯。
要知道,她可最爱吃西红柿了,没想到这西红柿烂成那样了,种子还能发芽,她这算不算运气好?
“哎呀,我锅里还煨着汤呢!”梅氏懒得理她,急匆匆地赶回了灶房。
顾乔笑了起来,不禁蹲下身去,双手撑着脸,望着秧苗错不开眼。
“我的西红柿啊,你们可得好好长。”她不禁痴痴地傻笑起来。
笑着笑着,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伸出手去碰触那西红柿小苗的叶子。
脑海里那道“百科全书”的声音再次出现了,它竟然认识西红柿。
顾乔有些诧异,然后想起来,这家伙之前也认识红薯。
可这时候顾家村以及顾乔看过的书里都并没有红薯和西红柿,这手串是古物,又怎么会知道的?
不过这手串的功能本就古怪,顾乔深吸了一口气,就不再多想了。
摇了摇手腕,她不禁感慨:其实上天对她也没有那么差了,虽然莫名其妙穿越,但是有个好奶奶,还多了个娘亲疼爱,又有红薯和西红柿,还有个虽然鸡肋却不能否认它是金手指的“百科全书”功能,怎么想,好好经营的话,日子都不会过得糟糕。
这不,吃完午饭她就开始撸起袖子干活啦!
她将红薯苗用镰刀割下,然后按照巴掌长的长度将其裁成一小截一小截的备用。
梅氏则负责松土,按照顾乔所说的,将翻好的土挖成一垄一垄的。
顾乔紧接着将裁好的红薯藤靠着土垄,每根藤之间大约隔着半尺长的距离摆好,然后用泥巴摁在红薯藤根部,将根部压实、简单掩埋,让叶子靠着土垄露在外面。
很快,七个红薯发出来的几十根红薯藤就全部种好了。
也不过五排土垄而已。
顾乔摸着下巴,憧憬着挖红薯的光景。
梅氏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很好奇。
同样好奇的还有梅涣青,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送”了顾乔这个东西,更不清楚这东西是什么,但顾乔让他帮忙打掩护,他便瞒了下来,只是心里却痒痒的。
“别愣着,南瓜和茄秧也该泼粪了。”顾婆子提醒道。
她虽不能下地,却时刻关注着自家的农事进展。
茄子的秧苗才移植的时候不敢泼粪,怕烧了根,如今已经存活下来,自然该施肥了。
同样该施肥的,还有刚长出来的南瓜秧苗。
梅氏立即应了,然后舀了牛粪兑水,将粪桶拎到了土里。
南瓜已经长出了圆溜溜的两片叶子,眼见着就要从中间冒出新芽。
“南瓜秧苗真可爱,等长大了,叶子有毛就没这么乖了。”顾乔笑道。
“我可盼着它快点儿长大,结了南瓜添一道菜。”梅氏望着绿油油的秧苗笑得眉不见眼,仿佛已经能够想象它开花结瓜的丰收场景似的。
说着她将粪水泼在南瓜苗上,“要想它长得快,得靠这个宝贝。”
一瓢粪水下去,秧苗叶片上立即沾了青黑色的粪水,有的秧苗还被粪水里的干草覆盖,弯下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