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287)

作者:半阙长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三人分别是沈昭、顾学西和顾凌。

沈昭和顾凌两人都是第一,沈昭是榜首的那个第一,而顾凌则是恰好上岸的那个最后一名。

顾学西的排名也比较靠前。

若认真算起来,这三个人其实都是顾家村的。

但罗家村自然将沈昭视为罗家村的。

这样一来,梅家村可是一个名额都没有。

梅执恕落榜,据梅涣青说,在屋里关了整整一日没有出门,田氏和杨氏见他难过,都不知道该如何与他说话。

梅涣青索性让家人不要吵他,让他自己想想明白。

“那最后大表哥怎么样了?”顾乔连忙问道,有些担心。

“最后到了傍晚,你大表哥自己拉开了房门,对我说,他还要参加下一次县试。”梅涣青说着,眉头紧拧,似乎有些愁闷。

顾乔一家听到这话,有些震惊的同时又觉得这在情理之中。

“那你打算怎么办?”梅姑直接问梅涣青。

“我寻思着,家里的生意,既然执勇已经去接了,虽然才近十日功夫,但他干得有模有样,所以……已经不急着让他哥哥也去帮手。我来之前特意去学堂找了夫子,也问过了,执恕这孩子虽然天赋比起小西和昭儿差点儿,但胜在勤奋努力、脚踏实地,若是努努力,没准也能成,就是需要时间。”

梅涣青抿了抿唇,最后讲道:“所以我决定,还是再让孩子读几年。你说家里若是没条件就算了,现如今家里不缺吃不缺穿的,这事关孩子一辈子的前途,我不想让他以后留遗憾。而且换句话说,若是执恕真能考上,没准这就是改变我们家门楣的机会。”

“你看得长远。”顾婆子含笑点头,“这家里,是得有个盼头。”

“对,多给执恕一些时间,他一定能行的。”梅姑擅长鼓励。

“行,他小姑对他的鼓励我都记住了,我回去就告诉他。”梅涣青笑道。

见顾婆子她们都支持他的做法,他这心里可算是踏实多了,随即与顾婆子等人告别。

“呀,这么着急走呢,把这笋子带回去,今晨小晚和巧儿就在后坡这里挖的。”顾婆子讲道。

梅涣青不禁看向顾婆子家的菜园子后面,原来被泥土冲垮的后坡,此时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子,看着清新无比。

“这孩子啊,就像这竹子,明明昨儿才冒了个尖儿,是根脆嫩的笋,一眨眼啊,就长成了这挺拔的翠竹,必须独自面对世间风雨了。”他忍不住感慨道。

顾婆子和梅氏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后坡的竹子,又扭头看着地上卧倒的石碑,两人也颇多感慨。

今日是梅涣青去城中看榜的日子,同样也是他去帮顾婆子家将刻好的石碑拉回来的日子。

院子里忙着洗菜的顾乔和沈晚代表了生命的延续,而这石碑,代表了死亡。

至于他和顾婆子她们,随着孩子的长大,也终将老去,不能再为他们遮风挡雨。

正感慨着,顾乔却开口打断了这略带感伤的气氛。

“舅舅,你这比喻啊,都可以去当夫子了,文采卓然,生动形象!”

“嘿,你个丫头,竟然连你舅舅都敢打趣!”梅涣青佯作生气。

顾乔却嘿嘿的笑了。

这一闹,郁气果然消散,院子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石碑到了,离三月初二却还有好几日。

这几日顾乔家忙着收购芥菜头,忙得脚不沾地。

但到了夜晚得闲的时候,顾婆子和梅氏看到那石碑,都不免伤怀一番,甚至伤心流泪。

所以顾乔这心底里巴不得时间过得快一些,赶快到初二这天,好让她们再也瞧不见这石碑。

好在这天终于来了。

一大早,神算子就来到了她家里,顾婆子也早早地将村里人都请到了家里帮忙。

村里的青壮年们立即按照神算子的要求将石碑抬上了山,顾乔因为生肖与她死去的父亲相冲,不得前去观礼,只能呆在家里。

为了请大家帮忙,又为了这立碑起坟的事情,顾乔家必须杀一头猪,她正好留在家里帮忙。

毕竟梅氏和顾婆子都上山去了,她就是这家中能够主事的人了。

等家里把猪杀好、收拾好,山上的人也赶了回来。

梅氏和顾婆子都红着眼眶,显然又哭过了,顾乔心里叹息不已,只希望这件事彻底过去。

分明过年的时候她向老天请求保佑她们一家人开心快乐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年她奶奶和她娘反而掉了不少眼泪,伤了不知道多少回心。

她这个死老爹,还真是人死了都不让人安生啊。

正吐槽着,她顿时感觉脖子一凉,连忙缩了缩脖子。

妈呀,不会是说她爹的坏话,比她爹知道了吧?

她立即有些犯怵。

紧接着,脖子又是一凉。

“巧儿,你发什么呆呢,我这喊你两声你都没听见?”柳氏走上前来。

顾乔转身瞧见她正甩着手,手上还是湿的,正要开口,就有水滴飞到了自己的脸上,她顿时伸手抹了一把脸,心里却松了一口气:原来方才让自己脖子一凉的是她甩的水珠啊!

她这才问道:“怎么了,叔祖母?”

“你奶奶让你把灰豆腐和榨菜准备好,她和你娘做个榨菜包,灰豆腐用来涮火锅。”柳氏讲道。

“好。”顾乔连忙点头。

瞧见院子里的忙碌景象,以及灶房里的热闹,顾乔突然发现,这简直就像过年前的杀猪饭,哪里像是办法事?

不过这样热闹热闹也挺好,至少投入忙碌中的顾婆子和梅氏都无暇伤感。

第365章 罗洪来了,狼也来了(三更)

立碑起坟可是大事,除了族亲之外,顾婆子也邀请了梅姑的娘家人以及罗庆、罗洪两家。

罗洪一家上次被小团子吓了后,去年无论春种、秋收还是杀猪饭都再也没来蹭过饭。

这一次,他听闻沈昭考过了县试,陡然意识到沈昭极有可能成为秀才,若是这时候再不与他联络,只怕沈昭早就忘记了他们这姑父、姑母,所以他必须前往。

而且立碑这样的大事,顾婆子家里人肯定很多,他就不信狼还来,就是来了那么多人,要咬也是咬别人,所以他带着沈氏就去了顾家村。

为了以防万一,他将自己的宝贝儿子罗小胖留在了罗家村。

顾婆子看到罗洪来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意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她们一家早晚还要和罗洪一家打交道,如今清净了一年多,已经算是十分难得。

罗洪一家来的时候较晚,正好赶上饭点,所以顾婆子与这两口子寒暄两句后,他们就落了座。

顾婆子为了对帮忙的族亲表示感谢,除了杀猪外,还去族老家打了酒,好酒好肉地招待了大家。

罗洪与顾家族亲坐在一桌,席间喝了酒,与顾家族亲称兄道弟,说起了当年与沈氏拉扯沈昭两兄妹的各种不容易。

“那时候哪有肉吃、哪有酒喝啊!叛军压着下地干活,重活累活的干了,却只给那么一丁点儿口粮。我和他姑母就两个人四只手,却要养活这五张嘴巴,难呐!有一年沈昭受凉发高烧,也是我和她姑母轮流守了几晚,连眼睛都不敢合上,这才把孩子从阎王手里抢过来。”罗洪讲道。

他故意大着嗓门,声若洪钟,沈晚和顾乔站在灶房门口,将他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听了进去。

沈晚面色铁青,小声辩驳道:“那年哥哥之所以受凉发烧,是因为姑父大冬天的逼着哥哥下地去捉泥鳅,就是为了给罗小胖改善伙食。后来哥哥发了烧,姑父还说什么‘要死不能活’,是我守着哥哥,最后哥哥才缓了过来。我那时候想烧柴火弄些热水,姑父还把我打骂了一顿,说我浪费柴火。我只是想要热水而已,而且那些柴火都是哥哥砍来的。”

说到这里,沈晚瞬间红了眼眶。

不单单是觉得过去的日子太苦,更是因为此刻罗洪如此颠倒黑白,说出这等厚颜无耻的话,这副嘴脸对比起他过往对兄妹俩做下的事情,就更是让人不齿、愤怒。

这些事情,沈昭从不曾讲过,而这也是沈晚第一次在顾乔她们面前表露出对罗洪的愤恨。

顾乔不禁握住了她的手,试图安抚她的情绪。

“这种人就是如此,何苦与他置气,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会由得他在这里颠倒黑白,咱们不理他。”顾乔劝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