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涣青也笑了,索性就坐在一旁烤火。
梅氏则将接下来搅拌、切糖等要用的工具全部准备好。
顾乔坐在灶膛前,起初还挺精神的,后来见顾婆子一直搅动着锅里,锅里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变化,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哈欠。
“我来看着火,你出去和他们一起玩吧。”梅涣青走过去说道。
“可是……”
“去吧。”梅涣青接过她手里的烧火棍。
顾乔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转身就跑了。
“这孩子,刚才还说自己有耐心呢?这耐心啊就管一炷香。”顾婆子忍不住摇头。
“这已经算是有耐性了,就我们家那三个小子,更是坐不住。”梅涣青笑着说道,又偏头看向坐在地炉旁的沈晚,“丫头还是要比小子省心,瞧瞧咱们家小晚,乖乖地坐在那里绣花。”
话音刚落,顾乔又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对沈晚讲道:“小晚,和我们一起跳房子吧,不然他们人刚好,就单单多我一个人,没法参与游戏。”
“我还没绣完呢。”沈晚有些迟疑。
“哎呀,反正这几天都有时间,走吧,走啦!”
就这样,沈晚被顾乔给拽走了。
顾婆子瞅见这一幕,立即对梅涣青讲道:“瞧瞧,巧丫头不也是丫头,还是得看性格。”
“这丫头啊,也不知道怎么了,越来越像个男孩儿了。”梅氏也颇为无奈。
半个时辰后,顾乔趁着游戏间隙跑进屋里瞧了几眼,然后发现锅里的汤汁竟然已经变成了黄棕色,而且还在冒泡。
“这是不是快好了啊?”她扭头问顾婆子。
“是的,糖快熬好了。”
“可这糖怎么是这个颜色,麻糖不是白色的吗?”顾乔不解。
“会变成白色的,不着急。快去玩你的吧,这糖还要一会儿工夫呢。”
“哦。”
等她出门后,梅氏也跟着走了出来,然后将屋檐下的柱子擦拭干净。
“干娘,你擦柱子做什么?”沈晚问道。
“自然有用。”梅氏神秘地笑了笑,又回了灶房。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顾乔忍不住又钻进了灶房。
“巧儿姐,你到底玩不玩游戏了啊?”梅执勇对她这样不专注表示抗议。
顾乔瞅见顾婆子她们已经把糖起锅,立即喊道:“糖快好了,你们要不要看?”
果然,听到糖快好了,梅执勇第一个冲了进来,哪里还记得游戏的事情。
只见梅涣青抱着熬好的糖就出了门,然后来到了厢房门口,接着将手中的糖团挂到了先前梅氏擦拭干净的柱子上。
“爹,这是做什么?”梅执勇凑上前去,还忍不住用自己的手指碰了一下糖。然后将手塞进了嘴里。
“你洗手了吗?”梅执恕拍了拍他的肩膀。
瞅见梅氏端着一盆水过来,梅执勇立即走上前去。
“这可不行。”梅氏连忙绕开他,将盆放到了高凳上,对他摇头说道。
梅执勇这才去了井边,在盆里洗了手,抬头就瞧见自家爹爹将手放到盆里沾了沾水,然后开始拉扯挂在柱子上的糖团。
“这是在做什么啊?”顾乔也忍不住问。
霎时间,他们几个全围着梅涣青,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得不得了的事物一般。
“拉糖。”梅涣青回道,继续用力拉扯糖团。
棕色的糖团被他扯得大约一丈远,接着他又将扯长的糖团重叠绕过柱子,继续拉扯,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
顾乔见他手臂用力,便知道这是个非常费体力的活计,怪不得她奶奶特意让她去请了他来呢。
“爹爹,使劲啊!”最小的梅执让在旁边蹦蹦跳跳的给梅涣青鼓劲。
然后大家便发现,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拉糖中,糖团开始逐渐变白。
“啊,这是怎么回事?奶奶,为什么糖会变白呢?”顾乔感到十分惊喜。
“还会变得更白呢。”顾婆子笑道。
“好神奇啊。”沈晚也忍不住激动地攥紧了她的双手。
等到糖全部变白的时候,顾婆子上前帮忙。
她同样打湿了手,然后将拉长拉薄的麻糖拧断放入提前用纱布罩住的簸箕里面,随后进了灶房。
梅氏将炒好的芝麻重新放入锅中加热,顾婆子也将拉白的糖团放了进去,糖受热后开始变软,然后她们开始搅拌糖与芝麻。
等到拌匀后,这才将糖团铲了起来,重新放到簸箕里,趁热将糖切成无数小块,再用力揉搓拍打成长条,使它的厚度保持在一寸半左右,接着用刀切成薄片。
“哇!感觉好好吃。”梅执勇蹲在一旁,两眼发光。
梅涣青走进来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讲道:“把你的口水收起来。”
梅执让跟着重复,“二哥,把你的口水收起来。”
顿时,屋里笑作一堆。
“好了好了,来,孩子们。”顾婆子将切成小块的糖递给了他们。
这一回,大家都去洗了手,然后才来顾婆子这里领了糖。
顾乔虽然不是很喜欢吃糖,可自己做的麻糖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手里的麻糖色泽淡雅,酥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她立即咬了一口。
这时候麻糖还没有彻底冷掉,所以外面已经有了酥脆的口感,可真正咬下去,里面却是软的。
令人惊叹的是,刚才还怎么都拉扯不断的糖竟然丝毫不粘牙。
一口咬下去,原始的饴糖香味加上独特醇厚的芝麻香,瞬间充斥整个口腔,仿佛能够一直甜到人的心尖。
第336章 戳脊梁骨(二更)
“好好吃!”梅执勇替她说出了她此时最想要说出来的话。
好吃到让人只会直白地重复这两个字。
沈昭却道:“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
“呀,沈昭你会作诗了?”顾乔惊讶,这一听就比她和梅执勇的“好吃”高级多了。
不料沈昭却回道:“这么卖麻糖的那间铺子门口贴的。”
顾乔听到这话,嘴里的麻糖差点儿喷了出来。
“这么多糖,是不是够我们吃许久了?”梅执让则开心得像个小傻子。
大概小孩子天生就爱吃糖,而即将要满七岁的他,怎么来说都是个小孩子。
顾乔听到这话也笑了起来,不期然地想到了两年前,她才穿到顾家村来时的情景,那时候别说糖管饱了,便是稻谷都不够。
她想,她永远无法忘记那一碗用谷种熬制的、带着谷壳的、黄色的、粗糙的粥。
那一碗刮喉咙的粥提醒着她,再也不要过那种饥寒交迫的日子,提醒她还要继续努力。
所以在这天做完糖后,顾乔便对顾婆子讲道:“奶奶,咱们趁着正月里没事,每天做一点儿灰豆腐吧。反正灰豆腐耐存放,每天做一点儿,咱们的灶灰也够用,这样到了春耕的时候,万一有人下单子,咱们也能忙得过来,您说呢?”
她可还记得去年自己正月里什么都没做,光顾着玩,以至于后来着急忙慌地削竹篾,今年可不能这般散漫偷懒了。
“这个主意好,是可以把灰豆腐做起来了,不管怎样,反正几百斤肯定是卖得出去的。”顾婆子赞同道。
“幸亏之前买了豆子,巧儿说得对,咱们便一天做一些吧。”梅氏也赞成。
就这样,初七这天晚上梅氏就泡了豆子,第二日就开始做豆腐。
她们还让沈昭跑了一趟,将自家的打算给梅涣青说了。
“哟,大正月的怎么不休息,这就开始推豆腐了?难不成汝陵城里的生意已经开张了?”柳氏路过她家门口的时候,忍不住探头朝里面说道。
“是啊,正在为开张做准备呢。”顾婆子回道。
顾乔家的灰豆腐卖到了汝陵城里,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
尤其是伍秀兰来了一趟顾家村后,大家更是将这事摸了个清楚,都知道梅崇岭是与伍秀兰合租的铺面。
村民们都以为是顾乔家和梅崇岭占了伍秀兰的便宜,用便宜的价格在她的成衣铺前面摆了个小摊子,方便卖些小东西。
顾乔觉得村民们挺能想的,再加上这想法对她家挺好,索性懒得搭理。
“老嫂子啊,我看梅姑瘦瘦弱弱的,你看需不需要我和高氏来帮忙?如今念恩大了,大家都能帮忙哄着了,高氏和我都得空,要不我们来帮你搭把手?”柳氏好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