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农家女(162)

作者:半阙长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梅氏叹了口气,沉默地刷碗。

“算了,吃亏是福,咱们就当为沈昭攒福气了。我听说沈昭课业很好,先生很喜欢他,但愿这个孩子是个能读书的,以后能够出人头地。”顾婆子连忙说道。

“一定会的。”顾乔对沈昭很有信心。

“对了,今天隔壁竟然来帮忙了。”梅氏忍不住笑。

便是她这最爱息事宁人的性子,也觉得顾拓一家行事太过荒谬无理,于是这话里便带了几分讽刺,就连称谓也只是用“隔壁”带过。

“他还不是担心咱们家把地收回去,也不想村里人说闲话。”顾婆子叹气。

“既然担心闲话,又怎做得出这些事来?”顾乔翻了个白眼,对顾拓一家意见很大。

“算了,不聊他们,让我想想,这过几日还要做哪些活计。”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等将院子和灶房收拾干净后,一家人都哈欠连天,连忙洗漱睡了。

秧苗栽完,却并不意味着春种的结束。

顾乔的红薯苗已经长了出来。

割苗的这天,顾婆子干脆将梅涣青和顾旌都请了过来,当着他们的面将红薯苗分了,免得族老到时候说他们家分的少了。

至于村里人,自然也要给一些,不然人家问上门来也不好。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况且顾乔也不想当救世主,便让大家来帮她种红薯、挖棚窖。

反正来帮忙的就能得到一把红薯秧苗,不愿来的也不强求。

去年这些人家都吃过红薯,对那香味念念不忘,而且稍微有点儿脑子的都知道,这红薯高产,种了不会亏,再加上这个时代劳动力是最廉价的,所以家家都争着来帮忙。

而且帮忙种红薯、挖棚窖,大家正好可以跟着顾乔学习红薯的种植和储存方法。

有人帮忙,干活就是快。

不过三日功夫,红薯种完,棚窖也挖好了。

顾乔便将剩下的红薯藤全部分给了顾家村的村民。

除此之外,还给罗庆家和罗洪家留了一把。

顾拓家瞧见了,又是关起院门在隔壁一通争吵。

上次插秧的时候他们是不得不来,不然田地就要被收回去。这一次顾乔说的是“自愿”,他们一家都端着架子,哪里肯热脸贴上来,自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别的村民都领了红薯苗。

高氏这下急眼了,连忙扯住了顾康的衣袖,嚷道:“顾康,那是红薯、红薯啊。若是今年领了小苗,咱们家明年兴许也能多种一些养猪呢!”

“那我怎么办?大伯母一家已经与我们断绝了关系。”顾康转身就在屋里打起转来。

“断绝?谁说的断绝,爹娘都不曾说过这话。只是最近这段时日两家都忙着春种搭不上话而已,不是吗?”高氏连忙给顾康出主意。

顾康脚步一顿,立即转过身来,“对啊,没说断绝关系,就是太忙了而已!我这就去找娘!”

高氏一喜,唇角立即弯了起来。

而这头,顾康对柳氏说明来意,却被柳氏骂出了屋子。

“滚!我劝你们的时候你和你爹怎么说的?这会儿你们好意思,我可不好意思!”

顾康被他娘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只得退了出去。

至于顾拓,更不可能拉下老脸去找顾婆子求和,于是顾康夫妇只能眼睁睁地瞧着别人家喜气洋洋地种红薯。

顾乔可不管隔壁院里怎么闹腾,只要不闹腾到她家里来就行。

眼下,她正在和顾婆子给棚窖做门上锁,以及搭棚子呢。

棚窖直接挖在了她家正房后的斜坡上。

这口棚窖大约挖了三米深,入口大概半米宽,越往里面越深,到最深处大概有两米宽。

整个棚窖向下倾斜,为了防止下雨时雨水倒灌,入口处留了一个大约半米宽的小平台,小平台向外倾斜,旁边还开了沟渠。

不单如此,顾乔和顾婆子正在搭棚子。

木板架成棚子,上面又用了油布罩住,如此一来,万无一失。

等全部弄完后,顾乔感到腰酸背痛,不禁庆幸,“幸亏叫了村里的人来帮忙挖窖,这光搭个棚子我都觉得要老命了。”

第210章 带你去看瀑布(三更)

“呸呸呸,什么老命,你要是老命,你奶奶我是什么?”顾婆子连忙戳了戳她的脑袋。

顾乔吐了吐舌头,然后望着后坡稀疏的竹子,想到刚才在窖里看到的黄土墙壁上成片的竹鞭,忍不住感慨:“奶奶,这竹子您去年才种下,没想到长得这样快,看着面上没几根,实则地里根须都连成了片。”

“不然老人们怎么说竹子最能经受东风摧残呢。”顾婆子笑着回道。

“这是不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东西南北风?好诗句!”梅氏在菜地里摘小白菜,听到这句诗,立即直起腰来赞叹。

顾乔生怕梅氏问她这句诗是从哪儿听到的,连忙岔开话题,“对了,奶奶,咱们家猪圈里小猪的粪便都成堆了,我是像前两天那样把它扫到粪坑里呢,还是铲起来放进粪桶里啊?我记得好像该追肥了是吧?”

“对,我家巧儿开始管事了,就把猪粪铲到粪桶里吧。”顾婆子回道。

“那这里弄完了,我去猪圈干活去了!”顾乔连忙说道,急匆匆地往猪圈那边跑。

“嘿,这丫头!”顾婆子望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

梅氏不禁叹道:“巧儿倒是不怕脏、不怕臭,还会杀鱼,比我强多了。”

“各有各的好,这丫头,你忘了她最怕针线啊?”顾婆子笑道。

梅氏顿时也笑了。

日子便在栽种、追肥、除草等农活中一日日过去了。

等到家中事情基本忙完,顾乔便跟着梅崇岭四处捕捉鱼苗。

顾乔早就想坐梅崇岭的竹排了,此番以捕捉鱼苗为借口,正好让她过了一把瘾。

刚开始的时候她平衡感还不是很好,有两次竹排撞到石头,她都险些掉进水里,后来逐渐熟悉了,不单站得稳,甚至还可以操纵竹竿,帮梅崇岭撑一撑竹排。

“丫头,你这稻田养鱼之法,我看不止你们顾家村和我们梅家村,就是下游的好几个村子都知道了。”梅崇岭笑呵呵地捋了一把胡须。

“没办法,谁家没两个亲戚,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自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看着别人家喂鱼,也跟着有样学样,这不全都喂起了鱼吗?”

顾乔倒看得开,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只是有些惆怅。

她叹了口气,“就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捉鱼苗,所以今年的鱼苗远比去年少。”

闻言,梅崇岭索性建议道:“今日天气好,下游全是人,干脆咱们往上游走怎么样?”

“上游?可外叔祖您不是说上游是个瀑布,走到瀑布就到绝路了吗?”顾乔疑惑。

“这倒是,不过,兴许我们能从那瀑布水潭里捕到鱼苗呢?”

“瀑布底下会有鱼吗?瀑布声那么大,鱼都被震死了吧?”顾乔表示怀疑。

“哈哈哈,没有鱼,咱们就去看看景。你个丫头,还没见过瀑布吧?走,外叔祖带你看瀑布去!”说着,梅崇岭划着竹排便逆流而上。

顾乔心道,她看过瀑布的好不好?她以前生活的地方瀑布可多了呢。

不过这晒金河上游的一线天瀑布,她还真有那么几分好奇。

毕竟古代的瀑布,景色肯定比现代的要好吧?

祖孙俩一边捕鱼,一边往上游划,在艰难地划过一片浅滩,甚至不得不下水拉着竹排走了一大段路后,终于来到了群山峻岭当中。

“巧儿,上竹排。接下来这段路得站稳了,水深,别掉下去了。”梅崇岭提醒道。

“好嘞!”顾乔张开双脚站定。

这里的景色已经与先前开阔的河谷地带完全不同。

随着竹排越往上游,两岸就越窄,进了山后,便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

峭壁的夹缝里长着弯曲的灌木,林木掩映,白石绿树,别有意境。

行到深处,林木渐盛,日头隐蔽。

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偶尔还有飞鸟和猴子的尖叫声。再低头一看脚下,河水碧绿,幽幽的叫人心惊。

“站稳了。”察觉到顾乔心神不宁,梅崇岭连忙喊道。

“外叔祖。”顾乔搓了搓手臂,小心翼翼地出声。

只是这一出声,山壁间竟然响起回音,伴随着迎面出来的阵阵阴风,她顿时有些怂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