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么多年没走动,但那男人罗洪还有印象,好像叫做顾仁,毕竟那些年几个村子都是有往来的。
“顾仁兄。”罗洪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
顾仁看着罗洪,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你是罗洪!”
“对,罗家村罗洪,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对了,你这提着食盒是去哪儿啊?”罗洪开始攀扯话题套近乎。
“哦,这饭啊,是给罗兄弟带的,他不是在帮我家犁地吗?喏,就在那里!”顾仁伸手指向罗庆的方向,紧接着他才反应过来,“对了,你怎么来我们村了?”
罗洪笑道:“正好遇见了你,我今儿来你们村啊,是想跟你们打听一件事。”
“哦,什么事?”
“我想打听一下村尾顾熹家的情况,当年他不是考取举人了吗?我们村也要开族学,我想问问村里有没有人知道他当年是怎样读书的,这不为了我那小儿子吗?对了,这是你女儿?”
罗洪聪明,这样一问,带着拉家常的口吻,任谁也想不到他的真实目的。
果然,顾仁一听立即感慨道:“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你都有儿子了,我也有女儿了。这是我女儿顾晓,晓晓,叫罗伯父。”
顾晓有些畏惧罗洪,她还记得,这人就是那日在顾乔家院子里的人。
“晓晓,叫人啊。”
顾仁拍了拍顾晓的脑袋。
顾晓扒着顾仁的衣摆,这才怯生生地喊了一句“罗伯父”,若不仔细听,根本听不见她说了什么。
“我家这闺女啊,打小就胆小,像她娘。”顾仁有些赧然。
“不妨事。”罗洪摆了摆手,“小姑娘嘛,就要乖巧听话些好。对了,那顾熹家……”
谈起顾熹,顾仁不免唏嘘,“顾熹十二年前去应考就没能回来,只怕十有八九……凶多吉少。”
罗洪摆出一副惊讶的面孔,事实上这消息他早就听沈氏说了,接着他又问道:“那他家人可怎么办?我记得他家一脉单传。”
“能怎么办,挣扎着活呗。好在当初嫂子怀了个遗腹子,为他生了个女儿,也算是留有血脉。如今那姑娘比我家丫头还大些,聪明伶俐,胜似其父,倒挺讨人欢喜。别看人一家孤儿寡母的,日子倒也过得红红火火。”
“哦,怎么个红火?”罗洪作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
第131章 崇拜顾乔,罗洪心热(四更)
顾仁却不想讲太多,只含糊道:“就是种田种土、饱腹穿衣,家里有个巧丫头,一天到晚欢声笑语的。”
顾晓闻言不禁小声讲道:“巧儿姐可厉害了,我们村的人都租了她家的地,一年租子都能收不少呢?还会养鱼种红薯,她家今年收的米,粮仓都装不下了,还用牛车拉了卖,就是罗叔叔帮忙拉的呢!”
“你这孩子,说这些做什么。”顾仁拍了拍顾晓的头,心里却有些诧异,这孩子今天怎么胆子变大了。
“丫头,你说什么,她们家的人都租了她的地?还有养鱼种红……什么?”罗洪立马问道,仿佛嗅到了铜钱的味道。
顾晓立即又往她父亲身后缩了缩。
“孩子胡乱说的,你别太认真。那顾熹家原本就是富户,今年年初不是重新清丈了土地吗,她家人少地多,便分给了我们这些亲戚种,就这事而已。”顾仁连忙打哈哈。
他可不想说养鱼的事情,要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养鱼挣钱了,明年罗家村的人养鱼了,那他还上哪儿去弄鱼苗?
“行了,我也不和你多聊了,趁着饭还热乎,得赶紧给庆兄弟送过去!”说着顾仁就拉着顾晓急匆匆地走了。
罗洪望着两人的背影,这才抬腿往顾家村里走去。
而这头,顾仁不禁叹气,朝顾晓说道:“你这孩子,今儿怎么突然提养鱼的事了,这事儿啊,可不能往外村传。我看啊,你就是太喜欢你那巧儿姐了,那丫头虽然聪明,但你也不能凡事都跟着她学啊。”
“爹爹,我说了请罗庆叔叔帮忙犁地的事,您不也同意了吗?”顾晓抬头看他,反问。
顾仁一噎,随后回道:“这不去年你叔祖母冬日种出了青菜,后来又做了盐菜,大家都说好嘛。她今年也犁地,摆明了就是要种蔬菜的,咱们家冬天也不能没有蔬菜吃啊。”
“爹爹,不是这个问题,您相信我,咱们跟着巧儿姐家学,总不会错。”顾晓非常坚定。
“你喜欢巧丫头可以,但你怎么这么笃定她一定能行呢?她也不过是个女娃子。”
顾仁不以为意,他并不认为顾婆子家能够过成今日这样是因为顾巧儿的缘故。
他继续说道:“不过是因为祖上田产置得多,顾婶婶那人又能干。”
顾晓却不敢认同,和自家爹爹,她倒不似在外人面前那般怯懦,反而据理力争,讲道:“爹爹,就算有祖业,可您忘了巧儿姐家那田、那地契是怎么要到手的吗?还有,那个温棚,让稻谷提前丰收,才能卖了钱,那也是巧儿姐的主意。至于养鱼和种红薯,就更是了。”
“这……”顾仁竟然被自己女儿问得哑口无言。
顾晓睁着水润的丹凤眼,就那样直直地看着她的父亲。
顾仁被她看得不自在,连忙撇开头。
女儿这么一说,他好像也觉得,顾婆子家中这发生的一切事情似乎都与顾巧儿有关。
“行了,走吧,赶紧给你罗叔叔送饭去,去晚了,你罗叔叔饿了不说,你想捉泥鳅也捉不到了。”顾仁说着抬步就朝前走去。
顾晓见父亲并没有从内心接纳自己的意见,不禁皱起眉头。
什么时候她说的话父亲才会认真的听呢?就像巧儿姐那样。
她攥紧了手里的鱼篓,只觉得心里有股不平之意。
罗洪这头进了村,又遇到了几个相熟的故人,拉着这些人又是一顿聊。
零零整整的这些信息,与沈氏给他的信息一汇合,他瞬间整合出了顾婆子家的情况。
顾婆子家今年秋天大获丰收,还在大家收获之前卖了一批粮食,挣了一些钱。
其他的信息有些零碎,但是不管怎么说,就冲她家那么多良田,这家人吃喝是绝对没问题的。
罗洪还打听到了一些别的信息,比如说顾婆子一家与梅涣青关系特别好,前些时间梅涣青刚帮她们家修整更换了屋顶的瓦。
弄清楚这些事情后,罗洪的心有些热。
他急急忙忙地回了村,然后直接回家。
看到劈柴的沈昭时,他的脚步顿了顿,深深地看了他两眼,随后进了灶房,找到沈氏。
“你赶紧去顾家村走一趟,去那顾婆子家,就说我俩商量好了,同意与他们家认干亲了。”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沈氏有些懵。
“就是你那侄儿沈昭,前段时日采药误打误撞地去了顾家村,被村尾顾熹家那媳妇认作干儿子,你去告诉她们家,她们愿意认沈昭,我们没意见。”
“干儿子?怎么会突然认干儿子呢?”沈氏不禁嘀咕。
罗洪听她磨叽,本来还想吼她两句,可话到嘴边突然拐了个弯。
他摸了摸下巴,也嘀咕道:“就只赶走了个小毛贼,至于认个干儿子吗?还是个来路不明的小子?顾家那条件,何至于给她家丫头找个舅子撑腰,直接上门招赘不就行了?”
他寻思着,这里面怕是还有什么隐情。
但会是什么隐情呢?
他问了那么多人,沈氏也多番打听,竟然都没有问出来。
又或许是自己想太多了?
不,肯定有隐情。
罗洪还是更倾向于后者,他一直很相信自己的判断。
就像这一次,如果不是他坚持再次跟踪沈昭,怕是到现在还被那臭小子蒙在鼓里。
琢磨半天,他发现沈氏还在跟前,不禁凶道:“你怎么还不走?”
他这凶神恶煞的,沈氏哪里还敢再耽搁,就算弄不清楚怎么回事,也急匆匆地出了门去。
“娘,我也要去!去顾家村!”罗小胖在门口将父母的谈话全部听到了,忙扯住沈氏的手。
他长这么大就没出过村子,很想出去走走。
“别闹你娘,这事儿成了,以后再让你娘带你去。”罗洪板着脸讲道。
罗小胖嘟了嘟嘴,哼了一声,但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沈氏这才急匆匆地去了顾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