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摔晕过去,这着实是一件匪夷所思之时,太医们也不敢追问皇上是怎么摔的,都一时间上去给老皇帝检查龙体。
这一检查,太医院院令脸色一白,急忙道:“十五爷,万岁爷头上伤得不轻,而且右腿……似乎也摔断了。”
林羡余:哦豁!
在旁的和珅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嘉亲王心里却是猛地窃喜。
皇帝都八十岁了,这个年纪摔断腿,也就意味着几乎不可能恢复如初!
而皇位之上,不能坐着一个跛子、甚至瘸子!
早些年,乾隆就曾发愿,在位年限绝不超过康熙爷。甚至早就命人着手扩修宁寿宫,打算自己退位之后,作为太上皇的颐养天年之地。
但现在看来,皇帝势必要提前退位了。
嘉亲王立刻道:“那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赶紧为汗阿玛接骨啊!这种伤势,可耽误不得!”
“是是是!”老院令急忙点头称是,但皇上明显是被挪动了,腿骨伤上加伤,只怕是……
老院令连忙安排了最擅长外科的两位太医去给皇帝接骨,又小心翼翼道:“十五爷,万岁爷年事已高,纵然微臣们竭尽全力,只怕也很难让万岁爷的腿恢复如初了。”
嘉亲王叹了口气,一脸理解之色:“你们尽力便是!”
太医们一通忙活,天色渐渐向晚,林羡余毕竟是出嫁的公主,显然是不能在宫中留宿的,便道:“十五哥,天色不早了,我明日再入宫侍疾。”
永琰微微颔首,“今日的事儿,你也受惊了。回去歇息吧,宫里有我呢。”
“宫里有我呢”,如此有担当,换了是从前,嘉亲王是万万不敢有这般做主的姿态。
但如今是今非昔比了。
林羡余看了看脸色颓败的和珅,低声道:“和丈人,咱们一同出宫去吧。”
一个外臣,更是没资格在圆明园行宫过夜。
和珅脸色如饱经风霜一般,“天有不测风云啊!”——十五阿哥照顾皇上看似十分尽心,却没有叫人封锁奉先殿的消息。
皇上又还没苏醒,只怕很快,先帝爷震怒显灵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内外。
嘉亲王什么都不需要做,他只需要好好侍疾,做个孝顺皇子,很快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今日发生的事情,也未免太惊悚了,和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难不成真的是先帝爷显灵了?!
说实在的,先帝爷若是九泉之下有灵,早该跳出来打骂皇上了,怎会等到今日?
但是,奉先殿的一切,和珅又是亲眼所见、前耳所闻!
难不成嘉庆真的是天命所归?!
“时也!命也!”和珅发出了如是感叹,这位帅大叔仿佛已经能够看到自己的末路了。
第366章 乾隆退位
林羡余回到公主府,便屏退了左右,将自己亲手导演出来的一场好戏绘声绘色转告了胤禟。
胤禟眉宇间的抑郁之色瞬间一扫而空,“小鱼,真有你的!!哈哈,老四若是地下有知,的确得气得够呛!你骂他那几句都是轻的!这个混账弘历,怎么没摔死呢?”
胤禟略略觉得遗憾。
林羡余笑了笑,“他虽然没死,但余生也要在惊惧中度过了。”
胤禟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弘历真的会提前退位吗?”
林羡余莞尔:“他若是不退位,我不介意多吓唬他几次。”
胤禟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小鱼今日真是威武!”说着,他欢喜地在林羡余的脸颊上啵儿地亲了一口。
不过,乾隆老皇帝已然是被吓破了胆,哪里还需要林羡余再费力吓唬?
乾隆到底是上了年纪,此番的伤得不轻,等到第三日清晨才醒来。
彼时,她这个固伦和孝公主也少不得侍疾在侧。
昏迷数日的乾隆早已不复之前那巍巍在上、不可一世的昏聩模样,他惊恐忧惧交加,那张皱纹横生的斑驳的老脸隐隐颤抖,仿佛是刚刚从噩梦深渊中醒来。
“汗阿玛,您总算醒了!”永琰这一刻发挥出了身为孝子应有的演技,第一时间扑上前,噗通一声重重跪在了龙榻前。
林羡余见状也忙放出一个虚拟幻想,代替自己跪在了永琰了身后。
这几日,永琰几乎没有睡觉,除了侍疾,还要应对宫里宫外一切事物,熬得眼里满是血丝,看上去也很憔悴。
乾隆老皇帝看着跪在床头的儿子永琰,他干瘪的嘴唇颤抖了两下,“朕……昏迷了多久了?”
永琰忙道:“汗阿玛,您已经昏睡两天两夜了!”说着,永琰登时便落下泪来,“前朝、后宫全都吓坏了,儿子也害怕极了!”
永琰这哭诉的样子,还真像是无助可怜的孝子。
可乾隆老皇帝就吃这一套,乾隆看了一眼自己被包扎固定的右腿,这才恍然想起,那日慌乱冲出奉先殿,生生从台阶上摔了下来,他记得,右腿有剧痛传来,然后他就晕厥了过去。
“朕的腿……”乾隆老皇帝老脸煞白,嘴唇上的胡须微微颤抖。
永琰急忙道:“汗阿玛,太医已经为您正骨了,只是您伤得不轻,需要好好休养,才能恢复康健。”
乾隆虽然昏聩,但也不傻,他明白自己年纪几何。
这般年岁,受了这样的重伤,几乎是不可能痊愈了!
乾隆老脸上露出凄然的笑,“是先帝在惩罚朕吗?!”
永琰匍匐在地,不敢应声。
乾隆疲惫地叹了口气,旋即吩咐道:“传朕旨意,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太子,即日起代朕监国,处理一切内外事宜。”
永琰急忙磕了个头,“汗阿玛,儿子年轻不经事,实在担不起如此大任!”
乾隆脑子里不断地浮现着先帝那张愤怒的脸,枯槁的手不由抓紧了锦被,他苍老的声音有些急促:“朕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
真实的林羡余隐藏了身形站在一旁,宛如看戏一般,她忍不住想:看样子乾隆是真的被吓坏了。
而永琰虽然极力推辞,但明显也只是做做样子,他都是而立之年了,岂会不盼着大权在握?
“是,儿臣遵旨!”
然后,过了没几日,甚至皇太子的册封礼还没来得及准备,病榻上的老皇帝乾隆又决定:“朕已年老,又病痛加身。皇太子这些日子,处理内外事务得宜,朕决意,要传位太子!”
然后,皇太子永琰少不得又是一通极力推辞,这一次永琰表现得比上一次更加惶恐,生生连额头都磕破了。
但乾隆老皇帝已然被先帝给吓破了胆儿,哪里还敢继续当皇帝?
何况皇位之上也不能坐着一个瘸子啊!
“求汗阿玛三思啊!”皇太子永琰再一次极力推辞!
老皇帝乾隆道:“朕本就有退位做太上皇之心,如今也只不过是提前了罢了。永琰,你好生接了这份重担,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要让先帝爷失望!”
林羡余算是看懂了这波操作——乾隆很明白,自己让先帝爷失望了,所以才要急于退位,如此一来,若先帝爷还是失望,那就是新帝的过错了。
呵呵,这锅甩得,很溜嘛!
如此三推三让、父慈子孝之后,才终于敲定了传位事宜。
因老皇帝急着退位去当太上皇,所以新帝的登基事宜就少不得仓促些。不过好在这些年因为议罪银政策的推行,使得内务府库银充足,足矣支撑一场登基大典。
而且永琰的性子不似乾隆这般喜好奢靡,本就不介意典礼从简。再加上他本就未行太子册封礼,直接登基为帝,倒是省了一笔银子了。
钦天监也很快择好了吉日,乾隆老皇帝立刻就圈定了最近的一个吉日,但那也是冬日里了。
就在这个寒冷的隆冬里,腿伤未愈的乾隆皇帝强撑着下了病榻,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了新帝嘉庆皇帝。——这架势,看样子是真的要放手皇权,并不打算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
然后,太上皇陛下就搬去了宁寿宫“颐养天年”了。
这个老不死,看样子是真的很怕他老子,怕得要死啊。
寒雪扑簌之际,林羡余特特入宫向惇妃请安,啊不,如今是惇太妃了。也是不巧,惇太妃去了宁寿宫侍疾了。
毕竟惇太妃如今是少有的几位高位嫔妃之一,又还算年轻体健。所以太上皇退居宁寿宫后,她倒是常去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