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24)

作者:阿亭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少年被她吵醒了,张开双手把她抱进怀里,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没事。两人互相依偎着,在山洞里度过了后半夜。

第二天早上,姜裳去山里找完吃的,等她回到山洞里,发现少年不见了。

洞里只有用木炭写下几个字——有人接我走了。姜裳气得直跺脚。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

第24章 第 24 章

那天之后,姜裳时常会在梦里梦到在山里的那一夜,那是她两辈子以来,为数不多,有能全心全意依赖一个人的时候。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对那个少年的长相格外印象深刻。过了这么些年,她也能一眼看出来,在大及寺门口遇到的王爷,就是当年那个少年。

只可惜,他不记得她了。

至于有没有可能是认错,把另一个医女当成是她,姜裳觉得可能性不大,她拿了王爷的玉佩,玉佩还在她手里,怎么会认错人呢。

原本她是打算拿这枚玉佩去换回来她自己的玉佩的,结果到当铺一问,人家说已经卖掉了,哪怕她送上这枚玉佩加上之前还剩的一些银子,也没换回来。

她跟姜纱虽然名字相似,但是王爷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名字相不相似又如何。

盛冽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仿佛怀里还搂着那个小姑娘一样,手腕忍不住动了动。

好久没做那个梦了。

在外候着的丫鬟们鱼贯而入,乱而有序。

走在最后的小太监小胜子一进来,见盛冽脸上恍恍惚惚,脸上漾起灿烂笑容:“主子昨晚梦到什么了?瞧您脸色,一准是个好梦。”他接过丫鬟手里打湿的手帕,先替王爷润手。

小胜子从小在盛冽身边长大,他们俩感情深厚,一府的人,也只有他敢这样与王爷说话。

盛冽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我又梦到十三岁那年,在山里险些丧命的事情了。”

说到十三岁那年发生的事情,小胜子脸沉重起来,抬头见盛冽嘴角带笑,知道王爷不止梦到了那年的事情,肯定还梦到了山里遇到的小丫头。

他神色松起来,笑着说道,“主子可是想姑娘了,要去那边瞧瞧吗?奴才这就给您安排去。”

丫鬟们神色不动,仿佛耳朵都闭上了一样,什么也没听到。

盛冽张开手,让小胜子把衣裳套上他精壮结实的身体,然后摇了摇头说,“她刚来,估计现在这会该呆不住了,约莫在熟悉地盘呢。”脸上带着笑意。

现在离得那么近,想见她一面比以前容易多了,倒用不着那么费心安排。哪天抽个空去看看就是了。

小胜子见主子神情轻松,也松了口气,笑眼眯眯,心里对那个没见过的姑娘又多几分感谢起来。

姜裳带着绿漫走出贝府,贝家人对她的管理是真的不严格,想出府随便可以出,并不像贝家那几个姑娘那样,进出都需要跟贝老夫人贝大夫人汇报。

当然,这固然是没有把她当成一家人的原因,对客人能有什么限制。姜裳无所谓,她更喜欢这种做客人的待遇。

她怀里揣着几封信,之前从大及寺回来的路上,她看到路上有个地方有书店。

她的信已经写好了,不需要别人帮忙写,但是她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把信邮出去,索性去那里看看。

书店跟寄信,都是笔墨纸砚有关,也许能有什么关联吧。姜裳才不会承认她就是好奇想逛街的。

相比于贝府邓府坐落的西城,南城这边更多是贫苦百姓来往的地方。她在马车上看到的书店,坐落在南城。

姜裳记性很好,带着绿漫,弯弯绕绕,绕了几拐,顺着当天的路,走到了她在马车上看到的书店。

到了书店,姜裳跟附近的人一打听,果然有写信的地方,她带着绿漫顺着好心路人的指路走去。

帮人写信的小摊子摆在街上,几个书生在那儿立了书桌,想必是专门以此为生的吧。

最前面的是个胡子花白的老爷爷,姜裳,本想在那里问他寄信应该送到哪里。突然身后绿漫碰了她一下,姜裳偏过头,

绿漫低声说:“小姐你看那儿。”

姜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居然在角落里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贝家二房嗣子贝容时。

姜裳很是惊讶,跟绿漫对视了一眼,两人面面相觑,最后姜裳还是决定带着绿漫走到那个角落。

“咚,咚,”姜裳轻轻敲了敲桌面,昏昏欲睡的少年揉着眼睛睡眼惺忪说道:“客官要写信念信啊,写信五文,念信三文。”

姜裳没说话,贝容时觉得奇怪,抬起头一看,没想到居然是姜裳,他砰地一下跳起来,白净的脸瞬间涨红得像西红柿一样。

贝容时字不成句,坎坎坷坷说道:“你,你怎么在这里?这儿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姜裳挑挑眉说:“这儿不是我来的地方,那就是你该来的地方吗?我记得你好像应该在书院读书吧,嗯?容时哥哥?”

贝容时一脸尴尬,摆手解释道:“我没逃学,今日是休假。反正我在不在家大家也不知道。”最后一句小小声的。

他咳了一声,摆出当哥哥的样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姜裳把信从自己怀里掏出来,说:“我想找个地方寄信,但是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好,我看你们这里有代人写信的,所以想过来问问,没想到这么巧,居然遇上你,你在这儿做什么?”

姜裳上下打量一下贝容时,发现他身上穿的十分简朴,看起来好像是穷人家的孩子一样。

贝容时摸摸脑袋,然后说道:“这不是聊天的地方,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他把桌上的东西收起来一把卷起,然后把她们带到另一个僻静的地方。

贝容时坐在石头上,绿漫往石头上垫了一张手帕,姜裳坐在手帕上。

从简入奢易,姜裳开始对于绿漫的伺候也很不习惯。但是若是姜裳不让绿漫伺候,她脸上总是会浮现出惊慌失措的表情,仿佛自己没了可用之处就会被赶走一样。

姜裳只好让她伺候自己,现在她已经很习惯绿漫各种讲究的细节了。

贝容时眼神落在那几封信上,好奇问道,“你要把信寄给谁?难道还有什么朋友吗?”

姜裳把信收进怀里,一脸淡定说道:“当然了,在江南这么多年,难道是白呆的吗?难免会有几个记挂的亲朋好友,既然已经安全到这边了,当然要给她们去几封信,让她们心里好有个底,别平白为我担心。”

贝容时眼里拂过惊讶,赞叹说道,“没想到你行为处事还有几分样子嘛。”

姜裳觉得好笑,只不过是基本的人情往来罢了。这些京城的大家千金姑娘小姐们应该也需要学的。

对这些小事也惊讶赞叹,想来只是对她没有什么期待,以为她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村姑。

贝容时脸上出现失落,低沉说道:“我不知道她们应该学些什么,就像我也不知道我应该学些什么呀。”

这话好像在说他在府里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姜裳不知道应该要接什么,只好保持沉默。

贝容时脸上出现苦涩,说:“我被接到贝府,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的。感觉日子跟以前我娘还在世的时候差不多。”

他爹早逝,只有一个寡母带着他,后来连寡母也没了。正好贝家选嗣子,见他无依无靠,书读得也不错,就选中了他。

姜裳回了一句哦。

“母亲看我不顺眼,在家里我基本上就是个隐形人。唯恐在家遇到她,给她添堵了。”

贝容时絮絮叨叨。

“二小姐性子骄纵,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都拿我撒气,书房里的笔墨纸砚不知道被她撕了多少了。”

“在书院的日子反而比在家的日子要好过一些,虽然大家都知道我是过继来的,但是因为我成绩不错,所以对我也还算客气。除了有几个成绩不如我的小人,拿着这事儿来刺我之外,旁的同窗倒也挺好说话的。”

姜裳对他的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一个继承过来的嗣子,想也知道,在府里日子肯定不好过,可是这些事情关她什么事呢?

要说身世凄惨,她也没好到哪里去,她跟贝府唯一的关联的就是爹爹,可是她爹爹也已经离世了。如果不是他留下的遗言,姜裳根本不想留在京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