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实话,她醒来的时候,这具身体才六岁,脑海里什么记忆都没有留给她。所以她才一直以为贝英石就是她爹。
她说她什么都不记得了,爹爹脸色很复杂。
爹爹后来告诉她,他的妻儿也是那个时候没的,他心如死灰,把妻儿抱到山顶上给他们修了座坟,原本想修好就跳下山崖,跟他们一起在地府团圆。
谁知道这时候树丛里突然钻出来一个狼狈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那个妇人跪在他面前求他帮她照顾那个孩子,然后她自己跌跌撞撞又钻进树丛里。
贝英石觉得就像是做梦一样,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孩子,仿佛是他的妻儿在告诉他,让他不要急着追下来。
那个孩子就是姜裳,他把姜裳抱了回去,从此就当做是他的亲生孩子一样养。
没了……贝大夫人神色恍惚了一下,心中怅然。其实看姜裳独身来到贝府她就猜到了,如果姜朵儿还在,以她的性格,再怎么难过也不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来贝府的。
如果想让孩子回来,之前十几年,也早该回来了。
最开始老太爷老夫人没有找过二叔,后来二房那个孩子慢慢长大,老太爷老夫人也慢慢老去,他们心里早就后悔了。私底下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出去找过他们。
可惜一直没有找到。贝大夫人当做不知道。
其实一开始贝成瑛私奔,就是她帮的忙。姜朵儿年纪小,不知道高门豪宅的弯弯绕绕,被贝老夫人套了进去。她在这里活了多少年,一看就知道老夫人的心思。
她派人悄悄跟姜朵儿说清楚,姜朵儿沉默了好久,跟她说了句谢谢。
她那时候才查出怀有身孕不久,为了安胎,府里庶务不再接手,能帮的只有这些。
第12章 真的吗?我不信
姜朵儿嫁进来,才是格格不入,她跟二叔有情,有感情的人最见不得沙子。
本身这样的家族规矩就多,姜朵儿生于民间,就像是山间田野里自由自在绽放的雏菊。嫁进贝府,只怕会慢慢枯萎。
两人相对无言,气氛有些沉闷。
贝大夫人换了个话题:“你娘当年很有名的,不过她低调,好多人都不知道。”
姜裳对义母的事情也很好奇,她不敢问爹爹,爹爹每次说到娘都很悲伤,她生怕勾起他的伤心事。
见贝大夫人提起,姜裳很感兴趣追问:“我娘是怎么有的名气?是因为她的医术吗?”
贝大夫人含笑点头:“她医术精湛,连太医都称赞过。因她是女子,出入内宅方便,又医术高明,所以京城里很多贵夫人都被她医治过。长山公主还曾经邀请她到府里做大夫呢。”
公主邀请,看来义母的医术真的不错呢,连公主都给她发出邀请了。姜裳心里坚定掌握一门手艺的好处,不求像义母那样名扬京城后宅,至少吃喝不愁,能养得活自己。
贝大夫人见她感兴趣,就接着说了几户人家:“像是如今司农寺丞司家,司夫人是当年最早认识你娘的,也是她慧眼独具,给我推荐了朵儿。”
“他家女儿现在跟容菡玩得很好,”贝大夫人顿了一下,“衣衣还没见过容菡吧,她应该比你大一些。”
唔,贝容菡吗?姜裳想起来在邓府遇到的那几个光鲜亮丽的小娘子,那里面好像就有个小娘子姓贝。
“还有礼部侍郎刘夫人,监察御史何家小娘子,靖西侯府老夫人……还有好些记不住了。”贝大夫人数了数,发现过得太久有些记不住了。
见姜裳一脸惊诧,她笑着补充:“不止这些,朵儿还经常去下面小镇做游医,钱收的很少,医术又好,很受百姓喜欢。”姜朵儿心地善良,所以贝大夫人才愿意与她多相处。
“其实一开始朵儿不喜欢你爹爹,她嫌弃二叔医术太差,”贝大夫人轻声说,“可是二叔很喜欢她,经常去她行医的地方帮忙。”
姜裳灵光一闪,娘经常去下面的小镇行医,爹爹又去她行医的地方帮忙,估计就是这样他们才以为娘是爹爹在外面带回来的吧。
难怪好些人都说爹爹在外面遇到的娘,而大伯母明明说他们俩是在贝府初相遇的。
至于爹爹医术不好,姜裳心有戚戚焉。
他就是个江湖郎中,治治普通发热风寒勉勉强强,再复杂的他就不会了。姜裳每次看他出诊都心惊胆战,生怕哪天病人吃坏了来找他们算账。
不过爹爹制药很厉害,他做出来的药,哪怕是街上常用常卖的,疗效也要好上很多。
姜裳想到爹爹后来一直在找名医拜师学艺,心里涩涩的。
如果娘亲还在世,娘看病问诊,爹爹抓药配方,他们俩是最佳拍档。可惜,伴侣已逝,只剩孤雁形单影只。
爹爹找名医拜师,可能也是在找娘的影子吧。
“他们俩,感情很好。”贝大夫人眼里露出羡慕。那么纯真美好的感情,她第一次见。也是由此,她才明白,为什么古往今来对爱情的歌颂流传悠久。
其实姜朵儿没有跟她说她与贝成瑛的事情,贝大夫人是贝成瑛大嫂,跟她又是医患,怎么可能说这些。
是贝大夫人一直有派人跟着,加上姜朵儿经常要来贝府给贝大夫人回诊。她年轻,心思单纯,恋爱了,哪怕只是来到恋人府上工作,脸上也会带出甜蜜。
贝成瑛也时不时在府里“巧遇”她。
贝大夫人亲眼看着这份干净纯真的感情一点点由无到有,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打破它,她不舍得,无视它,以后肯定会闹大的。
纠结着纠结着,时间慢慢过去,事情最后果然闹大了。
她现在对姜裳这般和善,未尝不是在为当初的自己赎罪。如果当年她心狠些,早点戳破,姜朵儿如今可能还在长山公主府,做一个拿俸禄的女医,而不是英年早逝,早早香消玉殒。
姜裳沉默,只看爹爹这些年就看得出来,他们感情真的很好。如果葬掉娘那天,没有遇到她,爹爹恐怕真的已经跳下悬崖,追随义母而去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啊。
贝大夫人见姜裳神色黯淡,想起来二叔才走没多久,怕是勾起了她的伤心事。
她轻巧转移话题:“衣衣刚刚跟顾妈妈聊了什么?”
姜裳摇摇头:“没聊什么,只是知道了原来贝二夫人跟祖母是一家出身。”才聊了没多久贝大夫人就过来了,顾妈妈透露给她的信息里只有这条是有用的。
“嗯,”贝大夫人点点头,“二弟妹跟老太太都是陈家人,是嫡亲的姑侄俩。”
所以就算没有这桩婚事,小陈氏也是贝府的表姑娘,跟府上是正经亲戚。
姜裳垂眸,所以她要多小心贝二夫人吗?
“还有,”贝大夫人提醒姜裳,“二房不止有她们母女俩,还有一个偏门庶支继承来的嗣子。”
“府里找了二叔很久,一直没有什么消息,老夫人担心二叔在外面出了意外,二房香火断绝,劝老太爷从旁支里给二房过继了一个嗣子。”
姜裳一脸震惊,这么重要的事咋第一次听说?
贝大夫人见她眼睛圆瞪,像只受了惊的猫,有点好笑,安抚她:“这个你不用担心,过继这事二弟妹不同意,不过被老夫人无视了。那个孩子跟她们感情不好,平时都在书院读书,很少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那母女俩就够难对付的了,再来一个她怕她小命不够折腾的,干脆趁早收拾包袱走人算了。感情不好就好,不求站在她这边,只要别帮着那边就行。
姜裳松了一口气。她端起茶喝了一口,压压惊。
院子外面突然传来响动,脚步声在靠近,只见帘子一撩,一个明艳动人的粉衫小娘子从门外进来,娇娇喊了一声“娘亲”。
贝容菡喊完娘亲,才发现她亲娘这里还有客人,她好奇地看着姜裳,问她娘亲:“娘亲,这是哪位?”这么好看的小娘子,之前在府里从来没见过。
贝大夫人含笑,牵过贝容菡,给她们俩介绍道:“来,你们互相认识认识,衣衣,这是我女儿,大名是容菡,小名叫丹丹,你管她叫丹丹姐姐就好了。丹丹,这是姜裳姜姑娘,小名衣衣。”
姜裳站起来,规规矩矩跟贝容菡见礼:“衣衣见过丹丹姐姐。”
贝容菡一边扶起姜裳,一边马马虎虎屈了个膝,夸赞道:“衣衣妹妹好漂亮,之前怎么没见过你,来府上多久了,住几天,我带你去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