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要举办皇家祭祀,众人早起就去祭坛,仪式走了大半天,待到午时过后,众人才慢慢悠悠赶回皇宫。
这上午祭祀完毕,晚上就得去城楼上祈福放灯。
到了晚上,侍卫已在城楼旁列队站好,皇上带着皇后和太子,身后跟着几位肱骨之臣,带着几队将士,于戌时登上城楼。身侧早已有人将准备好的明灯递过来,由皇上和皇后率先放飞,而后太子、大臣们跟着也拿过明灯,一一放飞,同时为这一年国运昌盛,风调雨顺祈祷。
城楼下人群熙熙攘攘,纷纷抬头望天,有的则望着城楼,看着他们的君主,还有人效仿着也放飞明灯,为自己或家人祈福。
一时间夜空中飘扬着无数盏明灯,缓慢地往上升,高过城楼,飘向空中,将夜色染亮,映着夜空下站着的人脸上都充满了希翼。
元陵和昭九此时站在离城楼不远处的街旁,昭九手中拿着一盏红色的明灯。
明灯不止有白色的,其实各种颜色都有,但是因为皇室用的都是白色的,所以民众跟着也大部分选择白色的,其余就是红色的,显得十分喜庆,其他的颜色都不是很多人买,大部分是小孩子图个新鲜,买个彩色的明灯玩。
昭九将明灯拿在手中,元陵打开火折子替她点燃,昭九将明灯在手中拿了一会儿,看似乎能升起了,就准备放手。
元陵说:“你可以许个愿。”
昭九从前没玩过这个,愣了一下。
元陵轻轻咳了一声:“祈福嘛,大家都许愿,你也可以许个愿。”
昭九笑了笑,把明灯又递给元陵,道:“不如殿下来许吧。”
元陵抬眼看她,他们中间隔了一盏红色的明灯,这明灯遮住了昭九的半个脸庞,将她看着他的半边脸庞映的有了些暖意,甚至平日里冷白的面庞都有了血色般红润,她看着他的眼里全是笑意。
元陵愣了愣,又轻轻摇了摇头,“你来放吧。”
昭九笑道:“那这样吧,殿下,我替你许个愿望。”
元陵还未说什么,昭九已经将手中的明灯放飞,红色的明灯盛着焰火缓缓升入空中,飘飘摇摇,慢慢融入漫天红白相间的明灯里,直至再也无法分辨。
两人慢悠悠随着人群往前走,今夜城中十分热闹,街上各种小摊小贩,又有不少达官贵族在街上闲逛,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琳琅满目,还有完杂耍的,有猜灯谜的,也有卖各种吃食,来来往往还有人在脸上戴了各种各样的面具,甚是有趣。
两人面貌出众,身着不凡,若是平日,定有不少人注目视之,但今日是普天同庆,街上人群拥挤,也有不少不俗之人,所以两人来往间也并未引起注意。
夜色掩映之中,元陵轻轻攥住了昭九的手。
昭九任他攥着,自顾自地往前去看那些好玩的东西,看到喜欢的就买了,又买了许多糕点,一股脑全部塞给了元陵。
作为一个私人小金库和储藏库,元陵:“……”
两人正在人群中穿梭着,元陵眼角突然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正待看过去,只听得旁边传来一声咳嗽声,“咳,五弟。”
顺着声音看过去,旁边站着的正是太子殿下,此时城楼上祈祷已经结束,太子也随着这热闹的人群出来逛逛。
太子身旁站着一面容娇俏的女子,这女子眉目倒是十分好看,但此时嘴唇紧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元陵和昭九交握的手,看了看元陵另一只手上拿着的各种小玩意儿和打包好的糕点,目光就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倒是元陵先开口了:“冯姑娘。”握着昭九的手也并没松开。
昭九也随之见礼:“太子殿下,冯姑娘。”
冯莹笑了一笑,终于道:“五殿下安好。”又向昭九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
冯莹最初在家闹了好几天,但闹也没用,太子殿下话也说了,戏也唱了,还有了一大堆见证人,此事也只能见招拆招。
第 34 章
冯莹从小痴心于五殿下,连带着对太子也是十分好颜色,想着以后如论如何,也是自己的兄长,于是每次见到太子也是和和睦睦客客气气的,谁知道太子殿下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坑了自己这么重重一把,顿时只觉得从前自己都是白客气了,要是一开始就对他冷眼相看,人家必定不会腆着这个脸。
但事已如此,若是要为了心里不忿就去与三殿下为伍,冯莹也是做不出来,于是就在家这么闷着。
这么闷了几天,有一天太子殿下来拜访了。礼数做足,客客气气,毫无东宫之主的架子,第一句就说是自己太过冒昧,给冯家造成困扰,诚恳至极,坦然至极,简直让人无可挑剔。
冯尚书其实很想得通,其实从元陵得胜归来,他就明白,这一局是必须要站在这一边了,此时太子殿下又着实给足了面子做足了里子,他心里其实是满意的。
但冯莹是怎么看太子怎么不痛快,虽然也是客客气气的,但着实没消气的样子,说话都冷冷的,巴不得能把太子给冻死。
太子回去之后又着人给她送了无数奇珍异宝,好吃的好玩的,胭脂水粉,锦衣华服,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送不到的。还顺带着传了封信,还是先道歉,道歉完了就说自己一直以来觉得冯莹十分完美,用词精准全方位地将冯莹夸了一顿,简直在他心里就是天上有地下无,但又因为知晓冯莹心意,所以一直未敢叨扰,而今终于鼓足勇气,一时没忍住,殿前失仪,万望谅解,一切都是情之所至,难以克制啊!
冯莹哆哆嗦嗦地看完了,手都被麻得抖了半天,她觉得此时她的怒火倒是真的难以克制。
还没怒完,第二封信跟着到了。
这封信挺正经的,从目前朝局,冯家情形,分析利弊,当然了,字里行间不着痕迹还是把冯莹夸了一顿,夸得十分隐晦,十分熨帖人心。
冯莹看完了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于是第三封又到了,第三封没夸,没威逼,没利诱,只有一句话:我只娶你一人,这是我永远的承诺。
这封信拿到手,冯莹心中颤了一下,他现在是太子,他可以做出这种承诺,但若是他成了皇帝呢,冯莹不喜欢后宫里那些尔虞我诈,一心不想为后不想为妃。但太子此时这一重诺,却是只为打消冯莹这一顾虑。
太子说喜欢她,她不信,说利益,她不在意,但这承诺,她不得不看重。
太子对她,无论如何,也是用了心的。
这才有了城楼下这一相约。
太子对着她实在是十分温柔,看着她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一副情深义重的样子。
冯莹也在努力改变着自己对太子的态度,正努力着,却见前方自己的心上人拉着他的心上人,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这个气顿时就不顺了。
女人见情敌,那是哪里都挑剔,冯莹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里把这女子挑剔了个遍。
面貌嘛,还没转过脸来,但看侧脸,肤色白皙,睫毛浓密纤长,鼻子小巧精致,嘴唇殷红,侧脸轮廓流畅,但没我有钱。身形嘛,身形瘦削,腰肢纤细,不盈一握,但没我有钱。更听说来历不明,那就无论如何没我有钱了。
心里正得意着,却见自己的心上人淡淡看向自己,一副漠然的样子,眼中深情一转过脸就立马消逝,握着那女子的手就像放不开似的。
冯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爱情的萌芽真是死的透透的了,艳阳照射雨水灌溉也开不出花来了,她突然就觉得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了,这是她心里那个温文尔雅面容如玉牵挂了这么多年的那个人吗?她爱的到底是那个她想象里嘴角含笑眼眸有光的少年,还是面前这个面容俊美眼中却只有冷意的人呢?
她突然觉得十分荒谬,她爱上的这个人,其实她并不曾真的与他相识过。
她仓促间只来得及往身侧看了一眼,身旁站着的,是那个会对她好对她笑哄着她给她一生承诺的人,他真的喜欢她吗?她不知道,但她这一刻觉得心里莫名的安稳。
她于是对他笑了一笑,在他再次将手伸过来想要牵住她的时候,她终于没有再躲开。
元陵站在原地,看着太子牵着冯莹的手往前走,只略微往前走了几步,两人就被人潮淹没了。
耳边传来昭九带着笑意的声音:“殿下,你这么看着他们,是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