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再嫁之财阀的宠妻(145)

作者:江城太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众人在户部侍郎府聚饮到亥时方散,这次虽然没有将火苗引回伍娴妃身上,但总算是悄无声息地挫败了伍娴妃借半日闲坑害萧雅妃的计谋,萧廷秀才出任兵部侍郎,她们就如此急不可耐要动手,看来他们对萧家的实力还是十分畏惧的。

晟王的冠礼大典熙熙攘攘万国来朝,让整个长兴热闹了十数日,泓远帝宣扬国威的目的算是达到了,朝堂终于归于宁静。萧鸿鸣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通过萧雅妃对泓远帝的枕边风将季尚云移出少府监,出任关北道节度使一职。不过朝中的势力渐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中书令韦应时与尚书令曦王位居左右相,分庭抗礼,可是薛淳樾和叶赐准也建立了自己的财税势力,凭借泓远帝的信任牢牢把持住大业国的“钱袋子”,不容小觑。

此外,兵部自萧廷秀进驻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一直困扰着兵部的军饷短缺和武器陈旧两大问题,都在悄无声息间得到解决,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把持国库的薛、叶二人在预算上对兵部的倾斜,此外,分管盐铁司的太府寺少卿李璟风,一改历任盐铁司将铸铁优先用于获利的做法,将铸铁优先供给军器监,一刻不让锻造军备的军器监断料,武器日趋精良。

李璟风的做法有偏私之嫌,曦王私下给御史台施压,弹劾李璟风,但御史台也拿不出有力说辞。以前将铸铁设置一个获利优先的处置原则是因为国库的钱不够用,所有能获利的物资都先紧着换钱充实国库,可是现在太府寺利用均输平均为朝廷开了一个源源不断的钱袋子,户部又整顿了收税效率,大业的国库进入了史所少见的盈余状态,国库足了,自然不需要再从铸铁上薅钱用。而且经西南一战,泓远帝算是彻底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在军队上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因此对萧廷秀保证军饷和武器的做法也十分赞同,众臣愈发只能闭嘴了。

萧廷秀借着西南战绩以及兵部政绩逐渐进入泓远帝的眼帘,其纨绔子弟的形象一下子得到扭转,京中不少权贵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萧廷秀,与萧家结亲,长兴楚国公府邸的门槛都快被媒人踏破了,可这萧世子却一概回绝,也不知道他究竟想娶个怎样的天仙美女,一时成为坊间议论最盛的谈资。

一日泓远帝在御花园与众妃品酒赏菊,难得家宴,宫中两位未出阁的公主也随侍帝驾。泓远帝看着两个活泼可人的女儿十分舒心,不过一想到三女升宁公主年届十七,已经到了要出阁的年纪,又十分不舍,于是向三公主的生母颖嫔叹息了好一会。

难得机会吸引了天子的关注,颖嫔心下高兴,便想借势给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夫婿。她一早便相中了自己的姨甥曹英泽,如今皇帝既然提起,便索性将自己的念头说了出来。本以为曹英泽英明在外,泓远帝应该会一口答应,可是听了这话后泓远帝却顾左右而言他了,最后品茶不语。颖嫔猜不透他的心思,只得向宋惠妃求助,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宋惠妃几年前也还是嫔位,与颖嫔等人算是熟络,因此颖嫔觉得她与宋惠妃还是有几分交情的,现在不过希望她帮自己说几句话,不是难事,应该会帮这个举手之劳,可让她大跌眼镜的是,宋惠妃明知道她在求助却无动于衷,只当看不见,这让颖嫔又气又急。

向来附和宋惠妃的几位妃嫔忽然提起宋家的少爷,洛安府少尹宋振远,一个说少年英朗,一个说才华横溢,总之是一车车的溢美之词,听得让人直犯尴尬。其后泓远帝的新宠张美人总结发言,提议什么亲上加亲,招其为升宁公主驸马。此言一出,应者云集,一时之间好几人都向泓远帝出此建言。

第135章

眼见支持宋振远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颖嫔越来越着急,谁不知道宋遐志的独孙宋振远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打小便没了父亲,祖父把他当珍宝一样疼爱,寡母就不用说了,简直把他当成是自己的是心肝蒂,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上怕率着,要风不敢给雨,指东绝不往西,简直是宋家的小祖宗。

曦王还未发迹之前他就已经和祖父的门生崔永等酒色之徒混在一起,斗鸡走狗、恃强凌弱,曦王发迹之后愈发放肆,竟把整个荆南道翻了过来也无人敢管。之后其姑母宋惠妃看他实在闹得不行了,便把他调了去东都洛安,一来叫他学者看管家里的恒兴行,二来结交一些东都显贵为宋家拓展势力,三来想着洛安的强龙和地头蛇都多,也能镇一镇他的性子。

宋振远刚到洛安的时候确实不太敢任性胡来,毕竟权贵豪强多,他刚从荆南道来,也胆怯,可是随着宋惠妃和曦王的地位逐渐稳固,他的能耐也水涨船高,那些权贵倒反过来巴结他,如此一来他就更加膨胀了,比在荆南道时还坏了十倍不止。

如果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样的人,这辈子不就完了吗?虽说顶着公主的名号宋振远不敢对她怎样,但对着这样的丈夫,哪里还有幸福可言?颖嫔此时真的是又气又急,但又十分无助,只能强行掰扯几句配不上宋公子之类的话。不想话才出口就被张美人之辈顶了回去,说公主乃天潢贵胄,身份尊贵,世间所有男子任是怎么好,在公主面前都是臣子,如何配不上等等。颖嫔这才知自己说错了话,公主可是天子的女儿,说她不配一个外臣那不是贬低君主了吗,于是又忙着辩解,十分狼狈,总之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起人正热闹着,在一边品茶不语的苗才人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这娇俏的样子吸引了泓远帝的注意,于是转身笑问道,“苗才人可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说出来让朕也乐一乐。”

苗才人连忙起身行礼道,“回禀陛下,臣妾是笑各位姐姐平时多聪慧,可到了节骨眼上怎么净钻牛角尖?既知道亲上加亲这个道理,怎不知如今可以与升宁公主亲上加亲的可远远不止宋公子一人?依臣妾说,你荐一人我荐一人,就如同民间那些比试招亲的,那才热闹有意思,大家都举荐同一人,即使那人是文昌星、武曲星下凡,也不免寂寥,没什么趣。”

“哈哈哈……你这个小苗子啊,当着朕与众位前辈的面说话都不留半分情面,但又偏偏说到点子上,啧啧……真不知是该罚你还是赏你。雅妃,小苗子住的听雨阁可是你宁德宫的偏殿,你说说,朕是该罚还是该赏?”

萧雅妃掩嘴笑道,“陛下可是糊涂了?如今管着这六宫的可是惠妃姐姐,苗才人该罚还是该赏,陛下该问惠妃姐姐才是。”

宋惠妃有些尴尬,笑又不是、恼也不是,只得勉强说道,“禀陛下,苗才人所言不差,该赏。”

“哈哈……好,那便赏!王忠,吩咐下去,把安西都护府新送上来的那柄于阗玉如意送到苗才人的听雨阁去!偏殿有了,正殿也该有,叫内务局再挑一件上好的于阗玉璧,送到宁德宫!呃,刚说到亲上加亲,小苗子,你是去年才采选进宫的,对宫外的新鲜事应该听得比我们多,你说说,该给朕的升宁公主配个怎样的驸马?”

“外间那些男子哪能跟陛下您比,如今小苗子得了陛下的恩泽,外间那起人早就入不得臣妾的眼了,所以啊,陛下要问臣妾,倒不如问问您自己,朝堂上那么多青年才俊,陛下在里面随便挑一个有亲戚关系的,不就既是‘亲上加亲’,又是‘东床快婿’了么?”

泓远帝听着这话愈发受用,又把她夸奖了一番,然后顺势说他要上朝时再细细挑选,此事容后再议,便把这个话题绕过去了。颖嫔想不到最后给自己解了围的竟然是一名刚获幸不久,才晋了才人的采女,心中大石落下的同时,也对她十分感激。其后转念一想,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如何懂得这许多,恐怕也是萧雅妃**的缘故,于是心里的那杆秤不自觉已偏向萧雅妃。

因着日间这件事,泓远帝对苗才人又多了几分印象,当晚便去了听雨阁。过了几日泓远帝便宣萧廷秀和曹英泽到御书房,说是商议一下兵部的事务。曹英泽接了谕旨还觉得十分奇怪,大军回京之时他已经推了所有的封赏,如今依旧只是一个无权无职的侯爷世子,去商议什么事务?当初他被萧廷秀硬拉上随军出征,还美其名曰带他去散散心疗情伤,其实就是看中了他刺探消息的能耐忽悠他去干活的!在黔中道简直是九死一生,差点小命都丢掉,算是被萧廷秀彻底给坑了,回来的时候已经说好再也没有下次,萧廷秀不会出尔反尔吧!他的情伤还未好全,哪有心思管什么兵部事务!

上一篇:绕指柔下一篇:一曲凤舞七星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