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说着偷瞄了一眼简,短期内有游轮恐惧症的人不是他,而简上岸是面色如常了。
“那也不错。如果南边的事处理得快,我们纽约再见。”
凯尔西也没有点破谁才害怕出海。虽然当下的美国没什么好景色值得欣赏,但慢慢旅行也是摆脱死亡阴影的一种不错选择。
一旁,达西直接敲定,“届时,在纽约先一起喝下午茶。”
达西决定先请下午茶,再请吃晚饭,接下来再参加几场纽约展会拍下凯尔西喜欢的物品做谢礼。
就连回到英国后的行程也排好了。半年时间准备,伊丽莎白与他的婚礼刚好能举行,凯尔西也能前来参加婚宴。
“好的。”
凯尔西点头,她也没想到达西考虑得有多远。
“哦!说起下午茶,我想要来自哥伦比亚中央山区的咖啡豆。”
宾利很快进入畅想状态,“那种南美洲咖啡的独特感觉,酸度中等在舌侧向后延伸。不像最近在船上喝的都是来自非洲,咖啡的酸味容易上升到上颚。”
宾利不是平白无故心血来潮,刚刚坐客船来美国的一路与人聊天,随意谈起了各类咖啡豆。
“听伯顿先生说,近一个月来往来客船提供的都是非洲产咖啡豆,似乎存放哥伦比亚咖啡豆的仓库遭遇了火灾。咖啡豆遭遇火灾,我们遭遇海难,这真是一个不平静的九月。”
此话一出,凯尔西听得心中微沉。
宾利说的伯顿先生,是在纽约—佛罗里达之间往来的客商,对纽约到南边各地的航线非常了解。
伯顿提到近一个月客船不提供自南美洲的咖啡。
与「幸运者号」遇难的消息铺天盖地不同,咖啡豆遭遇火灾的消息不值一提,完全没流传开。
凯尔西记得数日前从纽约南下,她乘坐的客船提供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却不知近一个月都不提供哥伦比亚的咖啡豆。
咖啡豆从哪里来重要吗?
凯尔西并没有非什么不吃的嗜好,她在意的是某个人的随口一说。
如果客船不曾提供,船客又不曾自带,匆忙赶至新奥尔良的某人是怎么喝到暂停供应的南美洲咖啡?
这个疑问,也就成了某种疑点。
另一侧。
歇洛克上岸听闻其他船只安全,托人给旅店里的华生送信报平安,他先直奔爱德华医师家。
正是那位二十年前给苏珊治病的码头医师。爱德华还活着,七十多岁了仍行动自如。
“二十多年前,一个撞破脑袋的女人?”
爱德华医师的记忆却不如腿脚般利索。尽管看了苏珊的画像,又听歇洛克详细描述了情况,但记不得曾经医治过苏珊。
“抱歉,我不记得医治过这位女士了。”
爱德华说到,“码头上,经常有撞破头、磕碰胳膊腿大出血之类的伤患,男性居多但也有不少女性。您说的那位没有给我留下特别印象。至于蝙蝠怪物……”
爱德华对此说法颇感无语,“蝙蝠怪就是无稽之谈。佛罗里达有不少往来于南美的商船,南美有吸血蝙蝠的存在。
所谓蝙蝠怪,只是一种基于吸血蝙蝠的幻想产物,绝不会存在于现实里。起码我活了七十多年都没见过。
“遇不上这种传闻里的怪物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歇洛克转而问起亚力克四个凶徒,“爱德华医师,二十多年前,您又有没有医治过被烙伤的孩子?他们像是遭遇了烙铁私刑,胸腹、四肢都有受伤。”
’咚!咚!‘
爱德华沉思几秒,忽而拿起手边拐杖,愤愤狠击地面。
“烙伤!是的,我记得烙伤。”
爱德华记忆犹新,“一共五男孩,大约五六岁。五人都衣衫破旧,发着烧,全身上下都是血。他们相互搀扶着,半夜敲响了药铺的门。”
那是二十年前的秋天。
爱德华深夜被敲门声弄醒,并没有将五个孩子拒之门外。哪怕他们全身上下连一枚铜币都没有,根本不谈能支付医药费。
“那五个孩子应该是从某个可怕的地方逃出来的。很难想象,谁会对五六岁的孩子用烙铁的刑罚,那种皮开肉绽的痛苦可能是为了逼供?”
爱德华当时就有过怀疑,“那五个孩子的口风很紧,当晚什么都不肯说,后来却没法再问了。”
因为第二天中午,趁着爱德华出诊,五个人就偷跑了。
“他们打昏了看管药铺的科林,顺走了一些伤药与银币。等我回来时,已经完全不见人影了。”
爱德华回忆往事却没太多愤恨,“我也不觉得这是农夫与蛇。那些孩子被虐打,对外界尤其是陌生成年人怀有敌意。他们的眼中有仇恨,早晚会离开。”
歇洛克向爱德华确认五个孩子的烙伤部位,是能与亚力克四人的伤疤部位对应。
又问那些孩子的外貌或有其他特征。
爱德华表明他们都有一些西班牙血统,也不会英文,说的是磕磕绊绊的西班牙语。
现在基本能肯定企图引爆「幸运者号」的四个凶徒,正是二十年前被爱德华医治的五人之四。
时间上,五人上门求医,正也是苏珊在码头重伤的之后一天,让人怀疑他们与苏珊的伤重有关联。
当年的五个孩子,其中四人因制造此次海难而死,还有一个在哪里?
从亚力克四人的行事作风来看,他们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甚至故意报复性地让很多无辜的人一起陪葬。
暂不能百分百地说苏珊一定为五人重伤,可他们对药铺帮工科林下手且打劫伤药,那些是人证物证具在的事实。
“后来,您与您的店员再也没有见过那五个人了吗?”
歇洛克不免猜测,亚力克五人有没有想过杀爱德华与科林灭口。
爱德华摇摇头,又露出欣慰的笑容。
“人,再也没有见过,但我想他们过得不错。八年前,我和老伙计都收到了一份大礼,虽然没有具体署名,但我知道那是致谢与致歉礼。”
分别是一盒珍贵草药与一套精美银器。
礼物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爱德华与科林喜欢的东西,可谓送礼送到心上。
科林已搬离佛罗里达,无法向他借银器一观究竟。
爱德华收到的药材也都已经使用完,但他还保留着随礼物一起的信。
是用打字机打的信。
没有署名,仅有简单的一句话。「感谢您十二年前的仁心医治,也为当年我的冒犯向您与您的员工道歉。」
爱德华肯定是那些孩子送来的礼物。“二十年前,除了那五个孩子,我不记得有其他无礼的患者。”
这点倒是出乎意料。
亚力克四个凶徒丝毫不像恩怨分明的人,否则怎么会丧心病狂地炸船。
歇洛克忽而眼神一凝。
这张致谢信是用了打字机机打,不愿被人发现笔迹的做法与恐吓信相同,信上更有一个引人深思的地方。
——寄信人使用了「我」,而非「我们」。
一共五个孩子,亚力克四人企图炸船而死。
最后剩下的那个会是寄信人吗?也许,他不单单是寄出了给爱德华与科林的感谢信。
回到旅店。
歇洛克先去找凯尔西,不料人不在,就又去前台问了华生在哪一间房。
“下午好,福尔摩斯先生,见到您真高兴。”
华生开门请歇洛克进来,而客厅里是刚刚落座的凯尔西。
歇洛克快速打量华生一番,确定人没有受伤。“您安然无恙,我也就放心了。”
华生不由心情愉悦,一分钟前,凯尔西是说了同样的话。
他的侦探朋友们对外是稍显冷淡,但实则非常重视朋友。眼前就是最好证明,两人回到旅店,第一件事都是来关心他的近况。
然而,在华生客房遇到的两人,都没再问华生当夜他坐的搜救船行驶情况如何。
凯尔西:“有关恐吓信,我有了一个怀疑对象。”
歇洛克:“我可能找到了写恐吓信的人。”
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口,随即都微微摇头,神色略复杂。
华生:说好两人是来关心他的呢?为什么两人一见面,就默契地说些让他听不懂的话?
果然刚刚是自己的错觉。
面对侦探乘以二,今天他仍旧要保持微笑。
第128章
夜色中, 一辆马车向新奥尔良方向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