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26)

作者:梦里闲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初三。”雪霞皱着眉头,“我姐说我就是蹲级到二十八,也得考上高中,考大学。”

雪珍瞧了瞧夹了一根黄瓜丝缓缓放进嘴里的韩采薇,竟然有几分害怕。

“人得学习,得有文凭,有文凭就能体面过日子,没文凭不上学,就得低头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挣钱,是不是英子?”韩采薇忽然提起英子。

“我不知道。”英子摇头,她不想说出自己的梦想。

“不知道也一样得学,现在女的也能上大学,也能当干部,也能当老师,也能当医生。”

“老师一个月才挣几个钱?我们村的民办教师一年才二百块钱。”韩雪凤说道,“小彩你不也没乍念书吗?现在挣钱多多啊。”

“我是没机会念书,我不笨,要是生在城里能上大学。”韩采薇说道。

“家里也没拦着你念书啊,你不是念不好吗?”小霞说道。

“是啊,我念不好,你得念好啊。”

英子扭头给坐在自己右边的家宝夹菜,她不想要介入这些人的争执中。

“民办老师的政策下来了,来年就能考公办,只要脑子不是太笨,走个过场就能变成公办老师,一个月就能挣七八百。”韩采薇曝出了一条内幕消息。

“我不信。”韩雪凤说道,她站了起来,“四叔,小彩说公立老师的政策下来了,是真的吗?是真的不!”

韩兆冬往这边看过来,“采薇,这事儿定了?”

“定了,国家和省里的政策都有了,咱们这里再不想执行也得执行。”

“那我回去得跟我们学校的几个民办老师说了,让他们别喝酒打麻将了,复习复习。”韩兆冬对韩采薇说的话非常信服的样子,英子注意到他竟然改了对韩采薇的称呼,态度也不像是长辈对晚辈,反而有几分的……尊敬?

英子注意到了这一点更觉得奇怪了。

家宴之后,男人们还在喝酒,女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二娘继续追问卖房子的事,“你们在县城住着,房子也是白放着。”

“妈,我不是说了吗?咱家也搬城里去,屯子的房子不值钱,盖四间房咋地也得六七万,有这钱在城里能买挺好的房子。”

“我在屯子住惯了,再说搬城里去猪往哪儿放?”

“你要是喜欢养猪,城边有的是大院子大房子能扣猪圈的。”

“地咋整啊。”

韩采薇几乎要翻白眼了,“妈,咱家的地一年挣多少钱啊?”

“我跟你爸还没死呢,要盖房就在这儿盖,再不然就不盖。”二娘显然说不过女儿,摆起了老资格。

“行,你俩有本事,你俩盖房子,我就掏一万块钱,多了一分没有,我看你能盖啥样的房子。”韩采薇一扭头走了。

“切,你寻思我没钱啊!就盖院套!大房子!”二娘跟女儿争执完了,转头跟甫秀花诉苦,“你看我们家的这个,能挣钱脾气也大。”

“小彩挺好的,比一百个儿子都强。”甫秀花强按住心里的酸意道,“卖房的事儿你先等等,我还没跟老三商量呢。”

当晚,英子一家人是挤在韩老二家住的,男的一铺炕,女的一铺炕,大家挤着睡。

英子前半夜被挤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后半夜总算迷迷糊糊睡了,又被什么声音给吵醒了,睁开眼睛一看,采薇姐不知什么时候下炕了,她跟着下了地,扒着门瞧见采薇姐拿着个砖头子似的黑东西在跟什么人说话。

她认识这东西,叫大哥大!在县城里偶尔见过有人把这东西挂在腰上。

“不冷,家里烧得挺多的,一点都不冷。你呢?”

“我初三就回去,你别担心我,我一点事儿也没有,你早点休息吧,别总出来打电话,嫂子该不高兴了。”

“都说啦,我不冷。农村过年的气氛非常好啊,我弟他们放了好多鞭炮,不是亲弟,跟你说多少次啦,我没弟弟……”

英子穿着线衣线裤站在门边上,只觉得脚底板嗖嗖的凉,一阵风吹过忍不住要打喷嚏,捂着鼻子跑回炕上钻进被窝。

她好像是听见了不得了的事,重要的不是说话的内容,是说话的语气,简直跟琼瑶剧里面的女人一模一样……又轻又嗲,听得她耳朵直痒痒。

采薇有对象了,还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韩采薇回来了,英子闭紧了眼睛装睡着了,心里跳个不停,像是做了什么大坏事一样。

关于韩采薇的事,家里人也有议论,第二天英子和甫秀花一起帮着大娘栽蒜,提起卖房子的事儿,大娘有一肚子的话讲。

“老二两口子真是不知磕碜,小彩咋回事儿他俩心里没数啊?一个丫头片子咋挣那些钱的啊!我听家梁说,城里一哄声儿的都知道,采薇在外面跟了好几个有钱的男人!你们没听说?”

“我们上哪儿听说去啊。”一提起这样的事儿,甫秀花的眼睛贼亮,“我说她咋有这么多钱呢,还有车。”

“我们家梁说得对,笑贫不笑娼,就咱们屯子她也不是头一个,就前头老周家的二丫吗?在外面也是当小姐的……”

“她不是跟英子差不多大吗?”

“不是叫小洁的,是前房媳妇留下的那个叫小如的,小洁现在也上学呢,他们家去年就盖新房了,要不老二咋非要盖新房呢?就是显摆呗,不嫌磕碜。我跟你说,你可别把房子卖给他,让他上远点买宅基地去,离我家可远点儿,丢不起那个人。”

“老周家这样可有点不厚道。”

“有啥不厚道的,老二家还是亲生的呢,咱们这样的人家觉得磕碜,有些人家就是觉着光彩,我听说城里干这个的也不少。”

“不少,我家跟前有一家的儿媳妇就是干这个的,原来有工作,后来下岗了,也没啥手艺,不干那个干啥啊!一家子扎脖儿饿死啊,晚上她女婿还骑车取她去,我跟你说……”甫秀花说到这里,瞧见了英子,“小孩子在这儿支愣耳朵听啥啊!去院里玩去。”

“哦。”英子洗了洗手玩去了。

回程的时候英子一家依旧是搭韩采薇的车,甫秀花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好像之前和大娘的对话没有发生过一样。

回到家以后,甫秀花的头一件事就是开闸板卖货,后院交给英子姐妹俩个收拾。

姐妹俩个点完了锅炉,围着炉子聊天,“姐,你是不是跟高哥好上了?”

雪珍的脸腾一下就红了,“没影儿的事儿,我一个黄花闺女跟一个二婚的好啥好。”

“你还记得大姐不?当初大爷让她找个城里的,连对象都托大姑看好了……”

“找城里的能咋样?城里工人有几个没下岗的。”雪珍说道,“我就想找个爸那样的手艺人。”

“反正我觉得大堂姐要是听话,指定过得比现在强。”

“谁知道呢。”

第23章 困惑

如果非要在一年四季里排出最讨厌的季节,寒冷恐怖的冬天只能排第二,真正让英子讨厌的是初春。

气温一惊一乍的忽冷忽热就罢了,最讨人厌的是积雪融化之后瞬间变成沼泽的马路。

英子家门前的路还好,路基高,年年有人铺沙土,到学校的那条路简直是反人类。

每次走到学校,英子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上学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教室,而是去水房擦鞋,跟她有同样想法的很多,每天早晨水房那里都挤满了人。

鞋可以擦,裤脚甩上的泥可没办法擦,只能等干了之后往下搓。

英子总共就两条可以闭着眼睛祸害穿出去又不至于丢人的裤子,可经不起天天换洗。

这样的日子要持续至少一周,一周后倒不是路会完全变好,只是会“有道眼儿”能找到踩脚的地方,一蹦一跳的能成功达到学校。

要是下了雨,时间又会无限加长。

所以说所谓春雨贵如油是对农民说的,城里人没几个不厌恶春雨的。

最最惹人厌的是汽车,这种道路情况,汽车简直就是来害人的,好不容易用杂耍的动作走到学校附近还算比较干净的路,看见胜利的曙光,一辆汽车驶过,鞋、裤子甚至是衣服和脸全部完蛋大吉。

英子在这种天气是舍不得骑自行车的,骑车虽然能人干净了,可车子太脏了,还容易摔跤,最重要的是遇见汽车灵活性差,容易躲避不及,每年都有摔在泥地里,不得不回家换衣服,结果错过半个自习的倒霉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