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840)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箕伯问女娲道:

“对了,这段时间你有那样东西的蛛丝马迹吗?”

女娲摇了摇头: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司马炎和王元姬明显加强了对府中的戒备,尤其是司马昭书房那一块,日夜都有家丁轮流把守,想要进去当然不是不可能,但恐怕会打草惊蛇,所以我只能暂时采取按兵不动的方式等待时机了……”

而远在并州的伏羲,也从“共工”张华的手上拿到了寿春之战的所有情报。

他接过了情报之后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张华,但什么都没有问,而是对张华说道:

“辛苦你了,下去休息吧。”

等到张华走了之后,一直藏身于帷幔之后的盘古方才走了出来,他看了看张华离去的门口方向,转过头问伏羲说:

“你好像对他有了戒备……”

伏羲似笑非笑的答道:

“女娲和祝融给我的书信之中,都提到了他曾经被杜预和羊祜活捉,但司马昭却毫发无损的将他放了出来,我也不想怀疑他,只是毕竟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万一要是泄露了您的身份可就大事不妙了。”

对于伏羲能够如此为自己着想,盘古感到很欣慰,而伏羲也从情报之中得知了曾经的“应龙”,也就是文俶投降司马昭的消息。

看完了之后伏羲显得有些失落:

“当初祝融没有能够趁他受伤之际杀死他,以至于酿成了现在的后果,不过好在他只见过曾经的伏羲,并不知道我的真正长相,而神农已经死了,女娲总共就见过他三次,且每次见面的时候都会佩戴面纱,所以不用担心他会泄露我们的真实面目。”

从伏羲的话语之中,盘古似乎已经听出了他对张华有了杀意,他不禁感叹道:

“想想当年的郭淮和牛金,再看看现在的他们,看来人总是会变的,仲达公和他的孩子们也的确是有一套,总是能够将原本的敌人变成自己的部下。”

对此伏羲冷笑了一声,他将书信捏成了团攥于手心:

“这一点来说对我们也是一样的,司马家的人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同年四月,司马昭护送魏帝曹髦以及郭太后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而早就听闻司马昭得胜凯旋消息的司马族人,都为之感到欢欣鼓舞,司马伦曾提出要带着所有的司马家人一起加入迎接凯旋大军的队列之中。

可是他的这个建议却遭到了临时代替司马昭掌管司马家务的司马孚的反对。

他对司马伦说道:

“百官乃是天子的臣下,不要说女眷不得擅入搅闹,就连炎儿身上目前并无朝中任何官职,也不得加入队列,攸儿和你虽然都有爵位在身可以参与其中,但是城门口就那么点大的地方,我们最主要是迎接陛下,而非子上。”

司马孚的话语虽然表面上说得力道不是很重,但是任谁都听得出来这其中所蕴藏的力道却是巨大的,让司马伦不得不乖乖退到了一边。

就这样,司马家的人除了老太傅司马孚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宗族子弟参与城门口的迎接队伍,所有人一律只能待在城内街道的两边,与欢呼的百姓一道迎接。

很快,魏帝曹髦派来的哨骑就通报司马孚:

“启禀太傅,陛下的銮驾距此十五里!”

司马孚虽然年迈,但还是十分恭敬的向哨骑说道:

“请回去禀报陛下,就说老臣和一干臣工皆在洛阳南门候驾。”

以现在司马家在魏国的地位,再加上司马孚是魏国自开朝以来的元老勋臣,尚且对天子派来的一个普通哨骑如此尊敬,站在他身后的臣子们不免感到唏嘘,因为这无异于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无论司马家在魏国的地位如何,永远都是陛下的臣子。

就在百官们都对司马孚这样的举动而感到叹服之时,凯旋归来的天子銮驾也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了。

司马孚带头向端坐于銮驾之上的曹髦下跪行礼:

“老臣恭贺陛下和太后凯旋归来!”

所有臣子也都陆续跪了下来齐声附和。

曹髦对着司马孚抬手说道:

“老太傅快快免礼,请起身说话吧。”

同时曹髦也示意其他臣子起身:

“众位卿家也请平身。”

起身之后,司马孚和百官们恭恭敬敬的退到了一边,而骑在马背上的司马昭在简短的时间内和司马孚对视之后,似乎有意在回避他的眼神,急忙将视线挪开。

就在曹髦和郭太后的车驾进入洛阳南门行走于街市之上,并且接受两旁百姓的夹道欢迎之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十一):贾南风

或许是出于被百姓的热情所感染,一路上都闷闷不乐的曹髦总算是露出了笑容,他开始抬起右臂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可是突然间,百姓之中却出现了一个对于曹髦来说极为刺耳的声音:

“大将军万岁!”

还来不及等到曹髦确认到底是谁喊得这一声,人群之中立刻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开始跟着喊起来,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声浪自然也是越来越高。

这时最为尴尬的便属本该独占“万岁”这两个字的曹髦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就在自己身后的司马昭。此刻司马昭无论看着曹髦到底什么样的一种眼神,哪怕再和善无邪,去都会令曹髦感到后脊一阵发寒,那种无比的危机感令他如坐针毡。

其实司马昭对于为什么突然发生这种情况也并不知情,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不远处的陈泰和司马孚脸色有多么的难看。而当司马昭的眼神无意间扫过贾充脸盘的时候,却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此时司马昭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染开始山呼“大将军万岁”的时候,站在人群之中迎接司马昭等人归来的王元姬,也立刻察觉到了此事似乎有人提前刻意安排,为了弄清楚这件事的内幕,同时也尽量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他小声对着身旁的司马炎吩咐了几句,随后司马炎便悄然离开了欢迎人群。

而站在王元姬身旁的夜筝,也注意到了司马炎的突然消失。

本来刚刚回到洛阳城的曹髦,应该在皇宫接受百官的朝贺才是,可此刻的曹髦哪里还有心思去做这件事,他以自己长途跋涉、身体不适为由退却了此事。

这样一来,司马昭等臣子便相继从宫门前散去。

在回府的路上,司马孚和陈泰突然出现挡在了司马昭的面前。

一看到他们司马昭就猜到了他们拦住自己去路的目的。

可是司马昭却故意装作不知情的模样对着二人行礼:

“叔父、兄长……”

考虑到方才的事情干系重大,陈泰上前小声询问司马昭说:

“子上,方才发生的一幕是不是你刻意安排的?”

司马昭当即否认:

“当然不是,愚弟也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打算彻查此事,怎么兄长和叔父难道认为是我刻意安排,亵渎陛下的天威吗?”

这一句反问倒让陈泰有些被动的,不过他也松了一口气:

“不是你就好,先前叔父(指司马懿)和子元在世之时,司马家的地位就如日中天,而你现在刚刚在寿春消灭了诸葛诞的反叛势力,在朝中的声望又再度拔高至常人难以仰视的地步,我和太傅都担心你会为权势所迷惑做出糊涂事来,既然不是你的话那我们就放心了。”

陈泰与司马家的关系非常人可比,尤其是他还是司马昭的兄长辈,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司马昭也对他非常尊敬。所以面对陈泰如此露骨而又不留情面的话,司马昭并不感到恼怒,而是心平气和的回答道:

“兄长放心吧,我绝不会行谋朝篡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的。”

说罢,司马昭和陈泰以及司马孚简单寒暄几句之后便回府了,而站在原地凝视着远去背影的陈泰,过了许久之后才小声询问司马孚说:

“太傅,你觉得子上的话是真心的吗?”

司马孚略微眯起那对深邃的眼眸:

“别的暂时我还不敢说,只不过方才‘山呼万岁’那件事应该真的不是他所安排。”

陈泰听后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的话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了,一种是有人蓄意想要利用这件事来给子上造成想要居功自傲、意图谋朝篡位的污名,从而造成他与陛下之间的嫌隙与摩擦;还有一种,就是有人想要利用这件事来讨好子上,做阿谀谄媚的‘开国功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