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清后宫—继后本纪+番外(191)

作者:圣手镇九州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支使内务府不算,寒苓还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耳提面命:“等七丫头出阁,再不像从前一般出入随意,她要受了委屈,等闲传不到我的耳中,你们在外头消息灵通,或是福隆安风流荒唐、或是富察家恃亲欺善、或是下人仆从奴大欺主,都要时时过问才好,连自己的亲妹妹也照应不妥,说的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永玺永珏唯唯称是:“额娘放心,儿子一定照顾好七妹。”

寒苓点一点头:“这原是你们的本分,我不过平白嘱咐一声罢了。”

乌雅氏更加难熬,兆惠病重,她本来就有心事,却不敢在婆婆跟前露出来,否则便有对小姑不满的嫌疑,加上长媳身份,更不能落到妯娌的后头去。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宗亲王福晋有一个处于更年期的嫡亲婆婆。

如果不出意外,永玺是未来的皇帝,乌雅氏就是未来的皇后。

皇后是国母,又是内外命妇之首,固伦长公主是在外命妇的序列之内的(未婚公主为内命妇)。

这也意味着,终究有一天,自己金尊玉贵养到现在的闺女必须向一个外姓平辈低头。

想我穷尽一生心血,披荆斩棘有了今日的局面,难道就换得你后来摘桃,坐上我的位子、欺负我的子女不成?

死了一了百了,什么也看不到了,现在不成,我还活着,必须擦亮了双眼观察你对小叔小姑的态度。

皇家的媳妇大抵如此,哪怕是尊贵如寒苓,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能笑到最后,更不用提准太子妃乌雅氏了,你说她生了两个儿子?那是真的没有什么作用的!

现成的例证,根据新修的玉牒,圣祖康熙爷只有理密亲王一个嫡子长大成人,理密亲王没有嫡子,只跟太子妃瓜尔佳氏生了一个女儿。

真相如何,百年后许不会有人知道,现存的知情者并不在少数。

瓜尔佳氏在康熙三十二年嫁入毓庆宫为皇太子嫡福晋,次年生下东宫元孙,康熙三十四年,嫡皇孙周岁前夕,瓜尔佳氏正式受册为皇太子妃。

没错,瓜尔佳氏有一个亲生的儿子,他就是在乾隆四年举事谋逆的理亲王弘皙。

查看官方玉牒,这位更名四十七的圣祖唯一嫡孙是理密亲王侧福晋李佳氏的儿子。

试想一下,现今的宗亲王可能会在上位后给这位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堂伯父正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瓜尔佳福晋“没有”亲生的儿子,假以时日,她在嫡亲后裔心中的地位甚至要落后于张冠李戴的侧福晋李佳氏。

乌雅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当然清楚自己处于接受考察的关键时期,在筹备七公主的婚事时竭尽心力,半分也不敢怠慢。

和明公主很领情,出嫁前夜主动跟亲妈说道:“额娘,我今一去,婉额娘身前孤单,您常叫她出来散散心,不要教女儿平白记挂。”

寒苓没得醋吃:“你放心,多少年的姐妹,我是不能亏待她的。”

和明公主又道:“额娘,四嫂不易,有疏忽的地方,您要多加体谅。”

寒苓笑道:“我是凶恶的婆婆吗?”

和明公主微微摇头:“额娘固然慈爱,只因四嫂身份所限,未免对她爱之深责之切,四嫂聪慧,必然明白您的苦心,只怕宫人愚鲁,多生口舌、搅扰是非,连四哥都要有所牵连的。”

“我知道了。”寒苓拍了拍女儿的手,“皇家的媳妇都是熬出来的,不是我对你四嫂求全责备,在她的位子上,必然要面面俱到方能教你四哥后顾无忧,于国于家,都是她的定数。”

和明公主踌躇道:“额娘,阿玛器重九哥,福隆安又是他的伴读,将来——”

“这个不必你来操心。”寒苓叹了口气,“有你公公在呢。”

和明公主心下稍安:“女儿记下了。”

天子嫁女,国舅娶媳,婚礼热闹,不足生记。

九朝回门,寒苓看着女儿眉宇间泛含的一丝轻快,委婉地叮嘱她:“今后为人妻、为人媳,与以往大是不同,不可恃贵孤傲,轻慢夫婿长辈,有损皇室教养。”

和明公主脸颊飞红:“是。”

根据第一手消息,结婚数日,二闺女与二女婿一直是盖着被子纯聊天,陪嫁嬷嬷吓得不轻,第一时间跑到寒苓跟前报信:您是不是再指个御医去看看额驸呢?万一富察家骗婚,格格的一辈子可就毁了。

补充一句,福隆安萧规曹随,也没接受大婚前验货的试婚格格。

寒苓想了一想,因又问道:“福隆安怎么样?”

和明公主抿嘴微笑:“他很体贴。”

寒苓只好把话挑明:“你们没圆房吧?”

作者有话要说:弘皙的身世是个迷!我倾向于他的亲妈是太子妃瓜尔佳氏。

☆、172

和明公主相当无奈:“额娘,这事儿不怪我。”

皇帝八个亲生闺女,综合外貌、性情、才艺、出身,固伦和明公主是拔了尖儿的存在,虽是自幼的婚事,娶到这样的媳妇进门,福隆安直如做梦一般,躁动固然是有,毕竟不敢亵渎娇妻,心中自思,公主还不知道我的好处,我要毛手毛脚急色上前,说不定就把我定位为好色贪欢的纨绔子弟,愈发教温润如玉的长林比退了一射之地,娶都娶进来了,没必要心急一时,先培养一下感情,等公主对我不再排斥,后头的事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福隆安这一矜持,和明公主就给架到墙上去了:我是固伦公主啊,还是新婚的姑娘家,你不主动,难道让我舍了面子去倒贴吗?

当然了,七额驸也没“蠢”到家,他是用心良苦,并不是对媳妇有意见,新婚冷落妻子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儿,驸马冷落公主,打的就是皇家的脸面。发扬将门风范,福隆安坦诚相见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喜欢你,盼了多少年都怕娶不到你,所以我现在特别高兴,但我也不想吓到你,我愿意等着,有一天你觉得我可以做你的丈夫,咱们再做名副其实的夫妻。

这个丈夫,憨是憨了一些,倒也迂直的可爱,和明公主感其用心,欣然答应下来:“听你的。”

小两口有了自己的计划,唯一忽略的是四周关注着他们的几十双眼睛——以及这些眼睛后面的两个妈。

岳母那头还能稳得住,富察家则是另一番局面。

新婚次日,和明公主很给面子的主动提出去给富察家的长辈们敬茶。

傅恒不管内务,纳喇氏见新儿媳笑意温存,心中不免松了一口气,等听说和明公主的眉毛都由舞刀弄枪的儿子亲手描画,生生把心中的疑问给咽了下去:别是生手上路,他们不知道洞房是怎么回事儿吧?呃!公主是姑娘家,宫里教导有限,最要紧的一句话肯定是“你随着额驸的意思做就行了”——问题在于,福隆安自己也是冰清玉洁的在室男一枚,这个就——

现在派个通房丫头去亡羊补牢?那就跟福隆安在大起时无缘无故给了宗亲王一记耳光性质等同,不用皇后出手,皇帝先就要把富察家削的连去宁古塔的资格都没有;若是静观其变,赶明儿公主进了宫被皇后问起来,照样没法交代——羞辱公主和冷落公主是一回事儿啊!

母亲生其忧,儿子服其劳,纳喇氏只能暗示长子:你去教教你弟弟。

福灵安很快有了回音:“您放心,二弟有他自己的权衡,公主也是愿意的,宫里不会问罪咱们家。”

除了没圆房,耳鬓厮磨、对饮颂词、弈棋弓射,小夫妻一样没有少干,寒苓哭笑不得:“他可真是体贴!”

和明公主也笑:“您该信得过富察氏的家教。”

“不管怎么说,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不催,你公公婆婆还盼望多抱孙子呢。”闺房之事,当娘的不必干涉太多,“相处了这几日,福隆安可能切合你的心意?”

“额娘,其实这事儿还得怪到您的身上。”和明公主嗔道,“您当初总拿表哥说事儿,福隆安能不吃心吗?保不齐他还以为我对长林表哥有心呢。”

“你和长林是一类人,两个聪明人扎堆过日子真不是什么好事儿。”寒苓拍拍女儿的手,“你是中间的,下头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要我操心,我又是皇后,等闲分不出精神来,今后好好的,把自己日子过的熨帖就行了。”

以弘历的视角来说,和明公主是他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孩子(相对于其他嫡子嫡女),寒苓倒该觉得庆幸,这个女儿没有生成男儿身,保不齐还是他们夫妻母子的福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