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音的巧缘(21)

作者:月华璃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年半前,离杨家村不远的县城,冯管事提着三条瘦弱的小鱼回府,差点没被管事娘子骂得以头呛地,指天指地发誓,证明自己绝没拿回扣。

当三条小鱼被做成佳肴端上主子们的桌子,毫不例外地被此鱼鲜美的味道俘虏了。再听厨房管事娘子对鱼的来历,说的神乎其神。

于是,在太阳底下泛着金色的小鱼,便成了当地有名的传说,鱼的价格被一抬再抬,杨家村因此成为神仙历劫必去的风水宝地,引来大量游方学子前去参观。

如果齐辰在这里,一定会大笑三声,表示故事都是他杜撰的。为了绕过杨氏父子,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他算是用尽了全力。

灯火下,齐辰打开信纸,提笔写道:我又新做了一批鱼酱,已经派人给你运送过去了。我听说你那边日子艰难,你真的不打算南下吗?

开个玩笑话而已,不要当真。

鱼酱可以当饭吃,送给那些饥民可以顶个水饱,至少能让他们捱过今年冬天。御寒的衣服,我这边暂时没办法处理。不过,我已经找人做了大量的纸衣纸被,随鱼酱一块运送过去......

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你还缺什么,写信告诉我,我给你找来。

天冷了,你注意多穿保暖的衣服。

齐大说快过年了,得置办点年货送回去,这事我就交给他去办了。车里夹送的东西,应该就是他置办的年货,如果不满意,不喜欢,送给需要的人,我不介意。

还有,那个人还在纠缠你吗?若是有,叫秦央狠狠削他一顿,我记得秦央的功夫很好的。

就到这里。提前祝你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事事如意,梦想成真。

又是一口气写完,齐辰搁笔一看,觉得自己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前世上学的时候,三百字的小作文,愣是憋一个小时也写不出个啥来。现在给人写信,瞧瞧,不到十分钟就是四五百字。

“公子,又在给夫人写信?”一无所知的齐大提着灯进来,丝毫不知自己在自家公子的信中,是个啰嗦的老妈子形象。

这不显而易见的事。齐辰轻笑一声,封信。

“公子,不是我说你。你派人过去把夫人接过来,不就万事大吉了,省得三天写一封信,五天送一批货回上郡。若不是夫人机智,设了信使来往两边,你这信指不定得送到啥时候。”齐大挖苦。

齐辰瞪眼。

齐大习惯了,说:“公子,你瞅瞅你这样子,越来越像个,怎么说来着?”齐大拼命想,该怎么形容他公子目前这个状况。

齐辰扔过去一本书,说:“教你不好好认字,说到关键时刻,想不起来怎么用词了吧!给你一天时间,把上面的字认全。到时候,少认一个字,哼哼哼!”

齐大哀嚎,扑过去抱着公子的大腿说:“我就一护卫,认字就免了。以后,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绝不有二话。”

“当真?”

“比金子还真。”

“哦!那不认字了。”

齐大大喜。

齐辰又说:“背书,把上面的字背全也算数。”

齐大委顿:“有什么区别?”

齐辰:“区别大了。认字,你得看着这个字。背书,完全是我教你一句,你记下一句,我教完了,你也背完了。是不是很好?”

齐大点头。

齐辰笑眯眯地摸着齐大的头,每天看着齐大在他手中吃瘪也是一件乐事。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齐辰:会背了吗?

齐大:会了。

齐辰:从头到尾背一遍试试。

齐大:?不是你说,你教一句,我背一句,你教完了,我也背完了。

齐辰:是这样没错。所以我刚才问你,会背了吗?你说会。我叫你从头到尾背一遍有什么问题?

齐大:没有。

齐辰:好,开始吧!

齐大:???

第19章

齐辰的信与货适时送到秦音手中,解决了她燃眉之急。送来的鱼酱,她分文未取地发送给城内城外需要避灾的百姓。按齐辰信中所教,她在城外搭起几座坚固的棚子,里面垒起火炕,把流民聚在一块,按男女分开,女教她们编织一种头绳,男教他们建造工事。

城里城外流民的事,就这样解决掉,王郡守很是大力地表扬了秦音一番,秦音客气地回,都是夫君的功劳,并从王郡守手中,以极低的价,卖下城外的一大片土地,用来安置各地涌来的流民,督促他们建造庄子。

王郡守巴不得她这么做,给自己仕途添助力。但是,他可不是好糊弄的人,秦音救济流民,出现在民众面前的人,必须是他,秦音不能露面。这样,流民们只会对他感恩戴德,不会记得齐氏夫妇是谁。他也不用担心,有人蛊惑这群流民造反。

上郡城外的流民们,齐声歌颂王郡守的仁心仁德,传到朝中,又被大力赞扬了一番,赋税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叫上郡城的百姓们有苦难言。

上郡城开始进入南赵朝廷的法眼,成为南赵朝廷搜刮钱财的钱袋子。

“又要交税了,唉!”城中百姓看着城墙上张贴的税榜,垂头丧气。

另一人接口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难呀难!若是前朝还在,哪里有这些乌七八糟的事。”一个老人挤在人群中,小声嘀咕。

众人听了,心中不约而同回想起十六年前,自己过着的好日子,对比现在,还叫日子吗?

尽管说的声小,还是被守榜的官兵听见,正要拿老人回去审问与前朝是什么关系,只听一句极具穿越力的声音传进众人的耳朵:“慢着。”

周遭的人自动让开位置,好让来人顺利通过。

“你是?”来人以扇遮面,衣服华贵,看身形俊秀挺拔与旁个不同,是个大人物,守榜的官兵不敢太放肆。

扶桑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老伯,刚才说了什么。”

两官兵与之对视,抓着老伯的手不自觉地放松,问老头:“你刚才说了什么,再说一遍?”

“我没说什么。什么也没说。”老伯矢口否认。

扶桑:“听见了没有,这位老伯说他什么也没说,还不放人。”

两官兵面面相觑,还是不确定地说:“我们明明听见这老头提起前朝,我们怀疑他与前朝有联系。”

“是吗?”扶桑问周遭百姓:“你们听到老伯,说出前朝两个字吗?不要说假话哦!小心你们都被打成叛贼的同伙。”

他这是明晃晃的威胁,围着看热闹的百姓,可不想引火烧身到自家头上,遂开口:“我们都没听见老伯说话,差大哥,你听错了。”

“听到了吗?听清楚了吗?”扶桑对两官兵说。

两官兵松手放人,各自挠挠后脑勺,争着向扶桑赔罪:“听清楚了,谢贵人提醒。”

扶桑空着的手指向老伯,说:“你们该道歉的对象是他,不是我。”

“是是是。”两官兵哈腰转向老伯,说:“对不住,是我们俩没听清,还请担待些。”

老伯挥挥手,表示自己不介意,再去看扶桑的位置,发现贵人早已离开。老伯心中存了感激之心,回去之后,对着妻儿老小,又把街上一幕讲给他们听,被老妻训了整整一个时辰才罢休。

无人的时候,老伯翻身向里对着墙壁,说:“前朝的少主子还活着,我这把老骨头,上了战场还顶点用。老伴儿,家里就交给你啦!”

“呸!正经日子不过,跑去当什么兵,看人家要不要你。这事想都别想。”他老婆给了他一脚。

“好好说话,动什么脚啊!”老伯揉着被踢的脚说。

“哼!再提上战场的事,老娘非踢断你的脚。”

“好好好,我不提。”老伯败下阵儿。心中有个念头,他要去见一见今日帮他的贵人。那天在茶楼,他没看错,也是这位贵人提起前朝的事。贵人跟前朝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帮自己,难道认出他是谁了吗?

扶桑今日做了一件好事,特地向秦音炫耀,说:“怎么样?我帮了一个提起前朝好的老伯伯。是不是特别感动?”

秦音看着他说:“你大晚上跑过来,就是说这件事?”

“对啊!”

“秦央,送客!”

“别别别。我还事要说。”扶桑看了一眼秦央:“你叫这丫头出去,我才能说。这可是一个大秘密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