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王妃有空间(363)

不仅如此,他还把制肥料的方子给了对方一份。

那人不敢耽搁,一到边关就忙碌起来。

等楚晏到的时候,第一批肥料已经熟了。

农田也买了不少。

主要是这边连年征战,很多农田都荒废了。

军屯倒是有不少地,都是边军在种。可是因为种子不够,不少地都荒着,根本种不过来。

所以买地特别容易。

楚晏派来的人只花了一万贯宝钞,就买下了三千亩农田。

这个价格已经是非常低了。

若是在京城,地价绝对不可能这么便宜。

楚晏得知后,就安排了人,把种子种下去。

他还特地让人做了记录,并且还划分了对照组来进行比较。

像是农田等级不同,播种密度不一样,还有施用底肥的种类不同,或者不用底肥,等等。

这一记录下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他专门安排了文吏来记录。

等到以后收获的时候,就能知道这些种子在不同种植情况下的产量。

楚晏怕人糟蹋了种子,还亲自盯着人种。

他也没刻意瞒着消息,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因为互市的消息,不少商贾已经赶了过来,只是顾忌着楚晏的名声,一直没敢去外贸司登记。

如今听说楚晏让人种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商贾们顿时心思各异。

一间客栈里,模样清秀的青年不解地看着一名中年男人:“父亲,你说这秦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要开互市吗?怎么又忙着种地了?”

中年男子有些富态,看着挺和气。

他皱着眉头,也是满脸不解:“这秦王做的事情,的确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打听出那些东西是干嘛用的了吗?”

青年摇了摇头:“听说可以吃的粮食,可是模样奇怪得很,儿子竟从未见过,也不知道那位秦王是从哪儿找来的。”

“居然是粮食?”中年男子有些惊讶,他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道,“罢了,我这就去那外贸司看看。”

青年有些担忧:“父亲,真要去啊?万一是骗人的呢?儿子听说,那位秦王可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得很。”

中年男子却说:“没什么好担心的,秦王这次过来,总不会是冲着咱们的身家来的。

京城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秦王妃得了一片荒山,结果挖出了宝藏,价值数百万两银子。

陛下开恩,那些宝藏全都做了她的嫁妆。不仅如此,她还开了个日进斗金的宝镜楼。秦王怕是不差钱的,哪里看得上咱家那点三瓜两枣?”

青年听得一愣一愣的:“父亲,这怕不是真的吧?荒山里居然挖出了宝藏?话本子上才敢这么写!”

中年男子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你老子我难道还能骗你吗?总之秦王现在富得流油,应该不会为了点银子就拿咱们开刀,互市或许是真的!

这事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去外贸司看看,万一真成了,说不定还能在秦王面前卖个好,给咱家搏个前程。”

中年男子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收拾了东西,急匆匆赶去了外贸司。

外贸司成立得匆忙,还没来得及修建专门的衙门,所以只是挑了个比较大的四合院,略加修整后,就挂上了外贸司的牌子。

中年男子赶到的时候,正好看见了一个熟人。

那人也是个商贾,跟他喝过酒。

他立刻走了过去,小声问他:“王兄,你也来了?”

姓王的商贾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是啊,来瞧瞧。赵兄弟,你来得也挺快嘛。”

说到这里,他朝赵兴走了两步,离得更近了些,然后小声问他:“你也得到那边的消息了吧?”

赵兴顿时恍然,然后笑了笑:“看来你也听说了。”

至于是什么消息,两人谁都没说。

商场如战场,就算是熟人,也不敢大意了。

必须得留个心眼儿才行。

更何况,不管是秦王种子,还是秦王妃得了宝藏,开铺子赚钱,贵人的消息都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议论的。

私底下说说就罢了,反正没人知道。

这地方可是外贸司,附近还不知道藏了多少探子呢。

在这地方议论贵人,怕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这一小会儿功夫,又有商贾来了。

外贸司的大门开着,门口还有两个挎刀的武士守着。

大门里头站着一名青年,看打扮是这地方的小吏。

赵兴说完话后,小心翼翼地看了那两名武士一眼,见二人似乎没有恶意,这才朝门口走去,拿出名帖递了出去。

青年接过看了一眼,指了指里头的方向:“进去吧,里面有个告示栏,上头贴着告示,进去了先看告示。”

赵兴赶紧答应了,又道了谢,这才拿着名帖进去了。

那名王姓商贾紧跟着递出名帖,然后也进去了。

到了里头,果然没多远就有个告示栏,上面贴着告示。

赵兴立刻走过去,仔细查看起来。

这一查看,他有些慌乱的心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第482章 狗改不了吃屎

赵兴经商多年,眼界可不是他儿子能比。

告示栏上贴着的,正是外贸司制定的规则。

不过这规则既然贴在这儿,显然是对外公布的,至于还有没有不对外公布的规则,他就不清楚了。

反正赵兴习惯性地留了个心眼儿。

让他觉得心安的是,上头的规则制定得挺细致,看起来就让人很安心。

之前外贸司只是传出消息,说是想要在互市中经营,参加对外贸易的,就得先到外贸司登记。

若是不登记,又偷偷跟外族交易,就会视为走私,勾结外族。一旦抓到,罪名非常重。

赵兴对外族没什么好感,可是如果能够通过互市来减少战乱,对他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他甚至都不求能赚多少钱,只希望有了这互市之后,外族不再劫掠。

因为一旦战乱,他的生意肯定要大受影响。

到时候别说赚钱了,甚至还要赔出去不少。

所以自从传出互市的消息,他就一直在观望。

之前是担心秦王想拿他们这些商贾开刀割肉,听说秦王过来之后忙着种地,而且种的还是粮食后,他才放下了心。

他虽然是商贾,可这种地的事,他也是知道的。

种子种下去,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收获的。

粮食的话,少说也得三四个月吧?

这时间可不短!

秦王要是只想拿他们开刀,哪里用得着耽搁那么久?

反之,他既然种了东西下去,肯定得等着种下去的那些东西收获吧?

要是真拿他们这些商贾开刀,传出去可不好听。

到时候上头怪罪下来,难道秦王惹了祸事,还能继续待在这儿?

这么一想,他才放了心,敢来这外贸司。

如今看了外贸司制定的规定,赵兴就更安心了。

即便上头说了,想要参加对外贸易,还得缴纳一笔银子,赵兴也觉得高兴。

因为上头还说,要参加这对外贸易,必须得审核资格。

像是财力,信誉什么的。

赵兴看了之后,就觉得这样挺好。既然要审核资格,就说明这个新成立的外贸司对互市的事情是真的重视,可不是在胡乱折腾!

既然都重视了,那这事八成是真的,说不定真的能成!

那些蛮族可是一直想让朝廷开通互市,如今朝廷好不容易有了开互市的意思,蛮族总不能再来劫掠吧?

就算他们狗改不了吃屎,也得缓和一两年,表明个态度吧?

如此一来,边关岂不是能暂时安稳下来?

赵兴想到这里,就更兴奋了。

他甚至能够想到,等互市开通,这地方定然会吸引来无数商贾,不断繁华起来!

就怕到时候蛮族看了,又会起劫掠的心思。

那些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么一想,赵兴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不过他虽然担心,身体却很诚实,大步就朝里头的正堂走了过去。

办理登记的地方就在那里头。

不止是赵兴,进来的商贾们看到告示栏上贴着的告示后,很快脸色各异。

看完之后,这些商贾们纷纷走向了正堂。

告示上虽然说了规则,却没有说得太清楚,很多细则似乎是特意隐去了。

上一篇:农家哑妻有点甜下一篇:秦音的巧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