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他那张脸早就面目全非了吗?
怎么看起来一点儿事都没有?
他到底是怎么恢复的?
难不成他本来就没事,是谣言?
可是不对啊,要是他一开始就没事,干嘛躲了那么久?现在又跑出来了?
众人都有些想不明白。
不过,在场的这些人基本都没见过受伤后的张长生,只是听过传言罢了。
所以此时见了张长生,心里才有些惊疑不定,忍不住怀疑张长生并未毁容。
可楚暄就不一样了。
他的身份不同,是见过张长生毁容后的样子的。
那张毁容的脸太过可怕,他看过之后就被吓得不轻,直到现在都还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看着张长生恢复后的脸,他才更为震惊!
张长生的脸都毁成那样了,居然还能恢复吗?
二哥该不会是找到神仙了吧?
这时,楚旭也来了。
他还是胖得很,看到张长生后,他跟楚暄一样,还以为自己眼花呢。
不过他要比楚暄内敛得多,自从当上太子后,他就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操守,不敢有丝毫错处。
所以就算心中震惊,他也只是微微瞪大了双眼罢了。
不过片刻,他就回过了神,大步来到张长生面前:“长……小舅舅,你已经没事了?”
他原本想称呼“长春侯”,突然看见楚晏和楚暄都在,于是犹豫了一瞬后,果断改了称呼。
张长生看着楚旭那胖嘟嘟的身材,顿时觉得辣眼睛。
所以他瞥了一眼后,果断转开目光朝楚晏看去,用楚晏洗了洗眼睛后,他才弯腰行礼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楚旭赶紧扶住他:“长春侯无需多礼,你是孤的小舅舅,不用这么见外。”
张长生被他一扶,只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赶紧站直身体,后退了一步。
他知道自己不该嫌弃外甥,可是……楚旭他长得也太胖了!
那张脸圆得跟个肉饼似的,居然还挺着一个大肚子,跟身怀六甲一样。
张长生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有些痛心地说道:“太子平时应该注意身体,多多克制些才好。”
楚旭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
他居然被亲舅舅给嫌弃了!
这个舅舅还只比他大了几岁。
如今瞧着面相,甚至比他还要年轻不少。
楚旭看着张长生那张面如春晓之花般的脸,再看了眼站在张长生旁边的楚晏跟楚暄,顿时有种无地自容之感。
张长生是他亲舅舅,楚晏和楚暄是他亲弟弟。
三人都长得俊美风流,站在一起仿佛随时都在发光,唯有他像是白捡的,胖得跟发胀的面团子似的。
楚旭偷偷瞥了眼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心中不禁再次生出减肥的冲动。
不行,他必须得减肥了。
要是再减不下去,父皇以后肯定更加嫌弃他。
两个弟弟虽然混账,可是长得多好看,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喜欢。
哪像他,就连亲舅舅都嫌弃。
甚至就连父皇也嫌弃他。
要是再不减掉这身肥肉,等儿子生下来,说不定也会嫌弃他!
想到这个可能,楚旭顿时觉得心慌不已。
他可不能让儿子嫌弃了!
就在这时,永安帝来了。
所有人走进承天殿,开始上朝。
永安帝看到站在人群里的张长生,心里也有些意外。
不过他昨天就已经知道张长生恢复了容貌,倒是没震惊他的脸,反倒好整以暇地打量起了诸位臣子的脸色,偷偷瞧着好戏。
与此同时,皇宫外头,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
早上七点,也就是辰时,状元书楼像往常一样开了张。
随后没多久,店里的伙计搬出了一个木制的立牌。
立牌上头贴了一张彩色的画报,十分惹人注目。
有人好奇地走过去,发现上头画的居然是一本书册的模样,书册上头还有《文魁杂志》四个字。
让人惊讶的是,那书册的封面居然是彩色的!
第451章 杂志火爆
画报上的彩色封面十分惹人注目,让人看了之后,都不由自主地好奇起来。
但凡是认识字的,都知道“文魁”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可后面的“杂志”两个字,他们就不是特别明白了。
还有那彩色的封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这《文魁杂志》的封面竟然是彩画?
还是说,只是画报上画成了彩色的?
实际的根本不一样?
可这画呢?
要是书的封面上都有画,那得多少画师才能够画出来?
但凡是看到画报的人都忍不住好奇,于是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状元书楼,想看看画报上头宣传的《文魁杂志》。
状元书楼里,《文魁杂志》早已经准备好了。
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架上头不说,书架上还画了一幅卷轴模样的画报。
这画报跟外头立牌上贴着的差不多,让人一眼就认出来了。
进来的人定睛一看,赶紧走了过去,好奇地从书架上头拿下一本杂志。
结果刚拿下来一看,这人就惊呆了。
杂志封面跟画报上的一模一样,明显不是虚假宣传!
封面上头不仅有幅画,还是彩色的!
画的是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手中拿着一卷书册,站在怪石上迎风而立的画面。
虽然画上没有署名,可整幅画的色彩竟然十分饱满,还有几分凛然风骨,让人看了之后,就忍不住喜欢上了画中的文士。
拿着杂志的这人正好是一名书生,他看了好一会儿封面上的画后,才小心翼翼地翻开杂志,查看里头的内容。
这一看,他就再次惊呆了。
杂志里竟然收录了不少文章,作者还都挺有名,全是曾经的进士。
更让人震惊的是,书中竟然还有几幅插画!
书生粗略看了一眼后,目光越发火热。
恰在这时,又有新的人进来,也是看杂志的。
但凡是看过的人,都被封面上的彩画惊得不轻。
有人好奇地问店里的伙计:“这上面竟然还有彩色的画,难道是画上去的?你们请了画师?那也太费工夫了吧?”
伙计笑了笑:“阁下说得没错,这些杂志的确很费工夫,所以数量可不多。阁下若是喜欢,可得尽快买下来。这杂志现在只出了一百册,等会儿人多了,再想买的话,怕是要等不少时候了。”
他并没有说杂志上的彩画是怎么回事,不过问的人也不在意。
听说这些杂志的数量并不多后,在场的人根本就没心思再去管别的。
刚才那人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杂志售价多少?我要一本!”
伙计赶忙说道:“阁下也看见了,这杂志上面不仅有彩画,还有不少经学文章,那些文章的作者可都是大人物,润笔费可少不了。
所以这杂志的价格可不算低,不像《京城日报》那么便宜,阁下可得想好了再决定要不要买。”
那人大概是不差钱的,闻言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就直接说要多少银子,我买了就是!”
“那行,这文魁杂志,一册售价是十两银子,阁下若是愿意买,现在就可以去结账了。”
那人一听这话,眉头不禁皱了一下:“十两银子?”
其他人一听,也都有些在意。
十两银子,还真是不便宜。
要知道,普通的三口之家,一个月的花用都才一两银子。
这一本杂志,居然就要十两银子!
不过,这上头的彩画实在是难得。
里头的文章也都是出自大家,更是难得。
如此算下来,十两银子倒也不算太贵了。
伙计倒是怕他们觉得贵,于是又说道:“这杂志制作不易,如今也才一百册,等到这一百册卖完,再想买可就难了。”
书生们一听,顿时有种无法放手的感觉。
这杂志里头可都是好文章,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用,要是就这么放弃了,再想买说不定就买不到了。
如此一想,便有人咬牙买了一本。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人,跟着买的人就多了。
等这一批书生离开后,又有更多的人看到外头的画报后,陆续走了进来,好奇地取下《文魁杂志》翻看。
于是渐渐的,买《文魁杂志》的人越来越多。
《文魁杂志》售价昂贵,倒也不是所有见过的人都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