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着她不是个带把的,老太太再喜欢也有限,更何况小妞的娘亲,那个闷葫芦二媳妇实在不讨老太太欢心。
苏离穿好鞋子,一下就将门打开,似笑非笑的看着不远处的那对母女。
小妞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愤恨的直盯着苏离看。
而她的娘亲,原主的二弟妹却被苏离看得闹了个大红脸,急匆匆的拉了拉自己女儿的衣袖,又赶紧讨好对苏离说道:“大嫂,别,别跟孩子计较了,小妞……”
她想说小妞不是故意的,只是孩子小,还不懂事。
小妞恨其不争的紧抿着嘴唇,她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苏家的媳妇,自己家的娘亲在大伯母面前总是低了一个头。
不就是大伯是个读书人嘛,但他考了好些年,到现在还是没能考取举人,前段时间更是因为他与人争执,被取消了在县学读书的资格。
也就爷奶坚信大伯是个读书的料。
苏离:“二弟妹,不是我说,小妞也不小了,对着长辈这般口无遮拦,没大没小的,传出去名声可要坏透了,再过几年她可是也要说亲了呢。”
二弟妹果然着急了,一着急就结巴,求救似的看向苏离,“那,那怎么办啊……大嫂你别怪小妞。”
她都要急哭了,然后一巴掌重重的的拍在小妞的后背上,“道歉,给你大伯母道歉。”
小妞瘦巴巴的身子被自己亲娘拍了个踉跄,不敢置信的抬起头,红着眼倔强的说道:“我没错,为什么要道歉。”
这里弄得闹轰轰的,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其他人,也不可能装作没听到。
这不,隔壁一个房间内的门打开,一位带着布荆的少妇端着一盆水,走了出来。
闻言,也搭腔道:“大嫂你就原谅小妞好了,左右大家都是一家人。”
说话的正是前几日才刚过门的苏家老三的媳妇,万喜儿。
然后万喜儿收获了二房一大家子感激的目光。
老二家的大妞跟二妞缩着身子躲在门后,既担忧的看着自己娘亲跟妹妹,又没有胆量上前插话,正急得团团转呢。
三婶的话,正巧解了二房的窘境。
苏家人都知道,万喜儿的出身好,是村里一位秀才家的女儿,也算是从小读书识字。
大伯母最是欣赏读书人,再是眼高于顶,对万喜儿也高看一眼。
三婶既然开口了,大伯母怎么生气也会给她一个面子的,就是万喜儿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这次,她们都要失策了。
苏离不仅没给万喜儿脸面,反而将炮火对准了她,“三弟妹,都说你从小跟着秀才读书识字,那你也是知道尊敬长辈这个道理的吧。”
“瞧瞧,这双眼睛多么桀骜不驯啊,活像我是她的仇人似的,我拿她当小辈,恐怕小妞是不认我这个大伯母的哟。”
万喜儿顺着苏离的话,偏过头,正好撞进小妞来不及收回的憎恨的目光中。
心不由的颤了两颤。
虽然小妞收得很快,马上低垂了眼帘,委屈巴巴的撅着嘴巴,任谁都会觉得她是被欺负的小可怜。
只是刚才那个眼神,却在万喜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久久的忘不掉。
才不过十岁大的丫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气性,还带着点邪性。
当即,万喜儿也不准备掺合两房斗法了,笑了笑,倒了水,端着水盆就回了自己的屋。
张巧巧呐呐的张了张嘴,想要叫住只剩下背影的三弟妹,最后也只能强压着小妞跪在大嫂面前,给她道歉。
苏离大大方方的受了小妞的三个响头,当做赔罪。
余光瞧见了张巧巧脸上快速闪过的疑惑,嘴角的笑容撑得越来越大。
她这个老实人弟妹,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老实嘛。
小妞一脸屈辱的被张巧巧揪住衣领拎回了家,苏离望着她们的背影,还不忘喊了一句,“二弟妹,你的锄头拉下了,记得拿回去,等下你还要下地呢。”
在苏离的话音一落,张巧巧的身形不明显的僵硬了些许,转头露出一张带着苦味的脸,缩手缩脚的应了下来。
怎么看,苏离这幅行为都像是一个极品大嫂在欺负老实人妯娌。
要苏离说啊,这个满屋子都是心眼的原家,高傲强势的原主,才是最单纯的那个呢。
回了房,没过多久,苏离的那对便宜儿女,小跑了进来。
年仅八岁的龙凤胎,长得不错,是乡下里少见的白白嫩嫩,可见原主当真在他们身上花了大心力,才将他们养的这么好。
刚才大致的瞧了眼,除了大房所住的房间,稍微休憩了一番外,主屋跟另外两房的环境不是太好。
由此可见苏家真正的财力了。
刚才的小妞,还有二房其他两个大的女娃,都是一副瘦弱的模样,跟龙凤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只是这对龙凤胎风风火火的跑来,却是来质问自己的母亲的。
儿子原家铭鼓着小脸,气嘟嘟的说道:“娘,你怎么又欺负婶婶跟小妞姐了啊。”
女儿原小小也不满的嚷嚷道:“爹说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呢,你别总是欺负她们,刚才我都看见二婶跟小妞姐哭了。”
苏离可不是他们两的亲妈,原主疼爱他们到了心坎上,她却不会惯他们的臭毛病。
眉头一竖,厉喝道:“你们就是这么跟亲娘讲话的?”
第四百四十一章 商家女(二)
显然苏离的反应并不在龙凤兄妹的预测中。
他们被自己母亲突如其来的严厉吓到了,双眼中满上溢满了泪水,要掉不掉。
等了一会都没等到自己母亲的道歉,原家铭跟原小小更觉得委屈,明明就是娘亲不对,她还凶他们。
兄妹两剁着脚,抹着眼泪就往外跑,连着爹爹吩咐的事情都忘记掉了。
苏离目光沉沉的看着龙凤胎们的背影,转头就将房门给关了。
故意放慢了速度的兄妹两,听到身后关门声,嘴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苏家铭抿了抿嘴角,拉着妹妹的手,说道:“走,我们先去找爹爹。”
——
这是个苏离未曾听到过的朝代,未朝。
时代的发展,看起来类似于蓝星古代的明朝。
原主是一个小城镇里富商的大女儿。
苏家老爷这辈子一共生了三个女儿,他与苏夫人的感情甚笃,虽然心里也很想要一个儿子来传承香火,但却从来没想过要纳妾,就算是夫人生三女儿的时候,伤了身子,他也只是可惜的感慨了一番,自己命定无子。
因为家里父母恩爱,氛围轻松,苏家三姐妹的感情格外的好。
是以,当父亲只是透露出,想要招一读书人作婿,改善商家门庭的时候,身为大女儿的原主率先站了出来。
二妹跟小妹心中都有倾慕的对象了,二妹与同样是商家身份的,苏老爷的好友的儿子互有好感。
小妹则是跟母亲娘家的侄子看对了眼,而她又是大姐,自当成全两个妹妹。
自古士农工商,商排名最末尾,就是苏家有万贯家财,出门还是要被人看不起,点头哈腰。
而且就是有钱,按照未朝的规矩,什么都有定制,穿衣吃饭,全都不能逾矩。
你就是有钱买五彩宝衣,也不能穿上身。
苏老爷这才想着找个读书人做女婿,下一代也就好脱离商人的身份了。
他也不需要对方入赘,只要女儿生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姓苏,也算传了苏家的香火。
在原主点了头,苏老爷就开始在众多的读书学子中相看。
家庭条件稍微好些都不愿意,苏老爷只能在穷学生中选。
一来二去,苏老爷便看中了桂花村原家的小子。
原家小子看起来似乎也有些读书的天分,十五岁就中了秀才,很是让人津津乐道了一阵子。
不过中了秀才之后,他似乎一直都时运不济,考了好几次,就再也没考中过。
这个年头,在乡下刨土的农民们连过日子都磕吧,更别说举家供养一个读书人了。
因为家里有个读书人的关系,原家的日子着实过得不是很好。
苏老爷趁机托了媒人上门说亲,原老汉夫妻两一听苏老爷提出的条件,当即便拒绝了。
他家小子可是有大造化的,苏老爷想要投资,资助大儿子,他们是同意的,大不了等儿子考中了,发达之后再报答一番,但苏家想要嫁女儿,还得有一个孩子跟他家姓,他们是万万不能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