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99)

“他许诺了什么?”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借钱。

“说是回来卖了货,就给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他的店生意还不错,前些日子卖了一批凉鞋,都用抢的。”有店开着,老婆儿子也在,谁还能不相信他。

“是不是出事了?”舒雨也纳闷,父母和老婆儿子都在本地,这是和家里人多大仇,才能干得出这种事,怕不是在外头遇着事了吧。

程燕神秘的摇头,“本来大家也以为是出事了,想着先把钱拿回来吧,结果呢,去桂华的父母家,他父母说,桂华是成家立业的人。他开店可没孝敬过他们两老一分钱,再说他们还有好几个子女呢,管不了桂华的事。”

大家一想,有道理啊,有家有口的成年人,脱离父母生活,得找他老婆孩子去。桂华的老婆急了,说桂华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钱全带走了,还找她娘家借了钱也一样没还。

有心人觉得不对劲,寻摸来寻摸去,不要老婆可以理解,总不可能不要儿子吧。

所以得说民间有高人,硬是发现桂华的儿子身体强健没有半分早产儿的模样,再通过孩子的轮廓发现五官和桂华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你猜这孩子像谁?”程燕憋着笑,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可是劲爆的不得了,炸得吴县热闹极了,茶水都要比平常多消耗几百斤。

“你的意思?不是桂华的?”

必须不是桂华的呀,不然他怎么会折腾这么大一圈,卷了钱跑路呢。除了亲戚朋友,借的最多最狠的就是老婆那边的亲戚,就是借机报复呢。

孩子长的像县里一个已婚的单位领导,之前隐隐绰绰传过他俩关系不一般,不过不等传开,女方一转身嫁了人,这传言也就散了。

没想到,竟然还是连续剧。

不用想,常红心肯定借钱给桂华了,家里的存款单都在常红心的手里,想着不声不响能赚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却没想到,本金都没了。

“对了,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我明天就要去省城报道了,还以为赶不上见你一面呢。”程燕拖着舒雨的手撒娇,“等我去把好吃好玩的地方都打听好,你来找我,我带你去玩。”

“好,有机会我肯定去。京城那边倒没什么事,主要是随着我姐方便回家的时间回来。”

下午舒雨回家,看到常红心有气无力的坐在堂屋里发呆。

“舅妈,您到底借了多少钱给桂华。”舒雨坐到她的对面问道。

一听这话,常红心的眼泪都下来了,站起来就往墙上撞,舒雨一把将她拉住。顿时明白了,原来额头上的伤疤是这么来的。

“诶诶诶,上当受骗也不能寻死啊。不管多少钱,咱们慢慢赚,慢慢攒,总能攒回来的。您要是有个三长二短,阳阳可怎么办呀。到时候舅舅给他找一后妈天天挨打,您在天上看不过眼可也回不来了。”

“你你你,你还气我。”常红心倒是站住了,不得不说外甥女的话比丈夫的话更让她听到心里去。

“舅舅才上几天班,您手里有个几百块钱顶天了吧。为了几百块钱去死,以后金阳说亲都说不到好姑娘,亲家一听,哟亲家母为了几百块钱就去死,现在一个月工资都好几千了,这人得多局气啊。害怕金阳遗传知道吗?”

“一个月工资好几千,你也敢说。”常红心这些日子过的是生不如死,心疼钱啊,心疼得不得了。

自己省吃俭用,炒菜都舍不得放油,什么都舍不得,结果反倒便宜了外人。一想起来,这心尖尖就绞痛绞痛的,恨不得一巴掌扇死自己。

丈夫倒是说了不怪她,权当他们没有存下这钱来。可是男人嘛,哪里会安慰人,又怕刺激到她只好少说话,一来二去搞得家里气压低来越低。

气压一低这人的压力就大,更爱胡思乱想。于是陷在这个里头,险些拔不出来。

外甥女这几句插科打诨的话,倒是一扫之前的低气压,让她肩头一松,心里的压力顿减。

“怎么不可能,我去京城又接了活,要是干的好,赚的更多。你好好跟着我干一年,翻倍把钱赚回来不就行了。整天坐在家里哭有什么用,是能哭死桂华呢,还是能把钱哭回来。”

“真的。”赶紧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自己不好意思了,“我不死了,不死了。”

本来也没打算死,刚才就是一下子被刺激到了。

“当然是真的,之前我留给你的布料,你都剪裁出来没有。事情一件一件的做,钱呐,是赚不完的。”

常红心赶紧道:“你留给我的活,早就做完了。”

出事那会儿,她没日没夜的做活啊,不找点事情做,她怕是早就疯了。

“那正好,趁着我还有几天才开学,我把后头的也教给你。”舒雨准备把制作大衣的后续工作都交给常红心,她得专心制作婚纱,否则赶不及明年初的新店开张。

常红心没想到后续的制作这么复杂,和她平常的做法完全不一样。舒雨怕她省事,赶紧强调,“这是人家要求的,不按这个做,不仅不结帐,还得赔人家的料子钱,你看看这料子,赔得起吗?可千万别糊弄。”

“我保证不糊弄,跟你做的一模一样。”常红心被吓住了,偷懒的心思刚冒头,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

舒雨也算是掌握了和常红心相处的办法,该吓的时候吓,该祭出胡萝卜的时候祭出胡萝卜。

另外跟她说话的时候别藏着掖着,把话说透说到底,让她明白后果和你的底线。别指望她会猜,让她猜能从北极猜到南极去,保证跟你希望的不一样。

不懂事的人就得用不懂事的方法,别不好意思就对了。

舒雅在家,也在旁边帮衬着,常红心别的不行,学缝纫倒是真有天赋。没两天教会常红心,又送舒雅回京城,舒雨便该去学校报道,开始她的高中生活。

顺便去邮局给岳婆婆打了一个电话。问她有没有婚纱的料子以及相关的配件,岳婆婆手里当然不会备着这些,拿着笔一项项记下来,“姑娘,这些东西可不便宜,你真要?”

“真要,您不放心我改天给您送一笔定金过去,但东西的质量一定得好,要最好的。”舒雨毫不犹豫的说道。

“你也就是遇上我了,放心吧,有些东西我儿子的厂子里没有,让他去别的厂子给你挑,不行去批发市场给你找。你真心要,过半个月来一趟,先拿些东西回去。”岳婆婆是天生的会做生意,不收定金但是分批发货,有诚意你就来,没诚意我也不用压太多货在手里。

“我一准来,您放心。”舒雨放下电话,想了想又给燕子打了个电话过去,约了再过二十天,让她来取货。

燕子一直等着她的电话,接到电话心里松了口气,嘴上却说,“你的要价可不能太狠了,现在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周边好几家都拿了好货,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你的衣服撞了车。”

舒雨笑了笑,“要是撞了车,你再找找别家就是了。”

一句话噎得燕子是吐不出也咽不下,挂了电话气得直唉哟。

升到高中,大半都是熟悉的同学,这回同桌的是初中时坐在自己前排的女生,她几乎是抢到了舒雨的旁边坐下,“没有程燕可真不习惯。”

“可不是吗?”舒雨也同样不习惯,新同桌也算是之前小团体的成员之一,倒也不缺人说话。

从原校升上来的学生,都十分的放松,看肢体语言都看得出来,大咧咧的坐着,高谈阔论,十分自在。从其他镇子或是别的学校过来的,就相对拘谨,灵活些的已经开始找人攀谈,内向些的还在暗中观察。

不过终究是十几岁的少年人,这一丝的疏离感很快被打破。

同桌王露继承了程燕的爱好,正在八卦暑假里吴县的头条新闻。

“桂华的店早就到期了,还欠了房东好几个月的租金,房东不仅要不到租金,还要天天被人闹上门,现在铺子根本租不出去,房东都快闹心死了。”

舒雨心念一动,“他们家的房子好像是个人的吧,不是单位的。”

“可不是,房东就是把靠街的一面墙打开,腾出一间房做了铺子,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头呢,现在天天有人来扔砖头,都快气死了。”王露是县城人,消息也算灵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