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发现了,还是老实招了吧。”姜青鸾把玩着自己的头发,她并不会生有兔的气,只是这平日里最是老实的护卫突然的笑出声,让她有些好奇。
有兔知道今日是逃不掉了,于是从实说道:“只要殿下想着长公主的事,就像丢了魂一般,今日哪里是学着新谱弹不好,是殿下的心就不在了谱上。”
“切。”姜青鸾也不由的笑了起来:“小兔子长大了,都学会揣摩君心了。”
“臣不敢!”有兔将头死死的按在地上。
“殿下又在吓有兔了。”
听着门口传来的声音,姜青鸾不由的勾起了嘴角,她换了一个坐次斜卧了下去,一只手支着头,另一只手招呼着有常岚。
常岚来到姜青鸾身边坐了下去,拿起姜青鸾的琴把玩了一会,倒是有模有样的弹出了几个调子。
“殿下好兴致。”常岚放下琴又道:“不好好练琴怎么急着叫我回来。”
“没公主在,殿下弹不了琴。”
常岚来了之后有兔也放肆了起来,在他看来姜青鸾是主子,常岚是老师,对主子要尊敬万分,对老师却可以亲近几分。
“你还说我欺负有兔。”姜青鸾摘了一颗葡萄扔了过去:“明明是他越发放肆了,还会告状了。”
有兔埋着头,还是笑出了声,现在的日子总是越发让人觉得愉快。
“殿下急着唤我回来何事呀?”常岚知道姜青鸾等的心痒痒,却越想磨磨她。
“你与你兄长早膳都快用到午时了。”姜青鸾埋怨道:“怎么着?看样子是要用到晚膳时间。”
姜青鸾忙又坐了起来:“难道你们还没有谈完?”
“殿下以为呢?”
姜青鸾有些着急,若还在与常岱商量,若是没商量出个结果就被自己叫了回来,似乎有些不妥。
“那岚儿回去接着谈?”
“回去?”常岚学着姜青鸾的模样挑起了眉:“殿下让我回哪里?”
姜青鸾觉得自己被常岚这模棱两可的样子欺骗了,可这人就是迟迟不给个答复。
“岚儿,你们究竟怎么说的!”姜青鸾按着常岚的肩,一脸焦急。
常岚主动抵着姜青鸾的额头,逐字说道:“殿下,准备聘礼吧。”
第154章
常岱回到天平城时,都已入了八月,常岚犹如丞相一般代表着符国与常岱签下了不少约定,毕竟是辛国的女儿,很大程度上这些协议、条约都让辛国占到了好处,作为回报,辛国将全面开放由西往东的所有商道,并加固曾经符国通往辛国的山路,并在会派出最出色的匠人来符地考察,两国准备一块将交接处唯一的水路白衣江修建泄洪的水坝,并引流挖渠,尝试建立新的水路。
常桓看着常岱送来的公文,倒是一脸若有所思。
“陛下,长公主一心为国,乃是陛下之福。”霍显在一旁说道,邱成也在一旁附和。
常桓并不作答,还是在沉思着什么。
“陛下,既然长公主使命已经结束,当请长公主速速回国了。”
朝堂之上自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嵇叔达自从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大司寇之后,依然积极的表达着自己对常岚和姜青鸾的不满。
嵇叔达看了眼常桓,原以为常桓不理会霍显是因为盼望着常岚回来,没想到对方也并不理会自己。
脸上最为难的还是常岱,他越发的谨慎,甚至又理了理自己的衣裳,一直纠结于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想来公文之中皆是利大辛之法,难道还是因为自己没把常岚劝回来一事?
“父皇,”常岱试着说话:“是对签署之政策有何疑问吗?”
常桓这才换了一个坐姿,他靠着龙椅,看样子有些疲惫,那表情对于这个儿子并不是特别满意,这也让其它人看在眼里。
“太子与公主处理的甚好。”常桓说道。
一句话让常岱与座下的群臣们又安静了下来,一时半会常桓的心思还真没有人摸着。
“陛下,上朝前臣命人炖了些鸽子汤,看这时辰已是好了,陛下可要试试。”聂明小声问道,但这话在安静的大殿里却是让人听得清清楚楚。
“嗯。”常桓应下这话,又道:“给众卿也分一些。”
“喏。”
聂明这便派了小内侍们去安排,自己又退回了常桓身边,与常桓一样一语不发。
常岱知道,父亲心中肯定是有事的,只是这圣意不是那么好揣摩的,反而隐隐觉得与常岚有关,又壮起胆子,常岱问道:“这些协议好些是长公主拟定的,长公主心中时刻相信着父皇……”
随着常桓眼神的下移,常岱的声音也小了起来。
“嗯。”常桓应了一声。
这倒是让众人心里又有了底,果然今日圣上心情不悦是与常岚有关。
“既然公主如此为陛下着想,当让公主回来才是。”嵇叔达再上前重复着刚才的话,时不时看向东宫,又时不时看向常桓。
“汤来了,各位还是先喝汤吧。”
聂明打断了嵇叔达的话,虽他只是一介中常侍,但论与主君的亲近,是三公九卿无法比拟的,揣测圣意不被允许,唯独聂明例外。
嵇叔达咬咬牙又退了下去,再看太子常岱,他依然毕恭毕敬的站在庭中,常桓也没有让他坐回去的意思。
“众卿先试试这汤。”
常桓又对聂明说了些什么,聂明便将桌上的文书撤去了,也是退到了一旁开始喝起了鸽子汤,此时唯有常岱变得格外显眼,这孝顺的儿子只敢站在中央一动不动,四周弥漫着的是鸽子汤的鲜香和他自己的尴尬。
“还记得那年还在潜邸,隐约记得你方是十二岁,已拉得了弓了,一日为你妹妹射下一只鸽子,你妹妹不开心,倒是哭了好一阵子。”常桓突然若无其事的回忆起曾经。
常岱着实不知道父亲如何想的,只得埋头应声道:“长公主向来心善。”
放下鸽子汤,常桓又道:“你与岚儿处理的这两国适宜很是让朕满意,有你二人,朕很是放心。”
“谢父皇。”常岱并不觉得常桓是在认可自己,反而像是在责备自己没让常岚回来。
“聂卿,这鸽子汤不错。”常桓说道,又扫过殿内众人,问道:“众卿觉得的呢?”
皇帝的问话让众人也停了下来,其实这汤好不好喝,对于公卿来讲并无区别,也只得统一回答道:“极是好喝的。”
“那退朝之后聂卿送一些给各位臣工。”
傻子也听得出来常岱的意思,只听聂明唱了一声退朝,便是纷纷起来恭送皇帝。只有常岱还站在殿中央,自从上朝他站递上公文之后,常桓就没有让他坐下过,就连那鸽子汤也端在他的桌上,显然已是对他的不满,身边的诸位臣工们送走了常桓,还是依次向他作别,只是常岱心中却只觉得不平,还是一动不动的站着。
待所有人离去,聂明却又出现在了常岱跟前。
“殿下,陛下有请。”
常岱能感受出来常桓对自己的不满,其实无需多说,当时遣自己这堂堂储君一路西行去符国,除了重视符国的地位,其次就是让他把常岚接回来,虽然常岚并没有直接提过与姜青鸾的关系,但谁又看不出来呢,就连上京公卿之间都传出了关于常岚的流言,常桓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入了常桓的寝殿,虽说是皇帝的居所,但常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超发的喜欢上了清新淡雅之风,殿内毫无华丽之气,反而多了几分质朴与雅趣,在殿内的一角,还挂着一个鸟笼,那长着五色羽毛的红嘴珍禽时不时发出一些低鸣,就连这些鸟儿进了皇家似乎都特别的规矩,稳重的都不像一只畜生。
“父皇。”
常岱入殿之后立即跪了下去,他这太子做的极是妥贴,无大功也并无大过,偶尔事办的漂亮常桓在朝廷上表扬一番,事儿干得的不好常桓也会甩甩脸色,但今日为了常岚的事对自己如此生气却让常岱有些想不明白。常岚不愿意回来,难道他还能从姜青鸾的大军手中把人给抢回来吗?
“嗯。”
常桓应道,他从纱缦之后走了出来,摆摆手示意常岱起身,年青的储君站起身来跟着自己父亲身后,乖巧的永远像一个孩子。
“知道今天朕为什么生气吗?”常桓问道。
“儿臣无能,没让阿妹回来敬孝。”常岱是太子,也是儿子,此时便改口称常岚为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