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他回来了[重生](14)

作者:兔牙阿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上菜的杂役鱼贯而入,放下菜肴后又守序退离。

荣焉兴致勃勃的拿起筷子,吃了两三口后突然想起什么,拨弄着碗里的饭菜,装作不经意道,“既然说想要待在我身边,那就好好待着,如果你敢离开,我就……”

他的话说不下去了。

他不喜杀人,也不能杀无辜之人,如果沈昼眠离开,他能怎么样呢?

顶多也就是,坦然放他离去罢了。

沈昼眠却突然有了眼力见儿,识相地接过话头,郑重道,“若我敢离开,便叫我一生求而不得,痛失所爱。”

荣焉瞪圆了双眼,活像一只倍受惊吓的猫。

这样的毒誓未免有些强人算难,可他的心情却卑劣的好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多吃了两碗米饭。

“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扬州。”

“扬州?”

“去讨债。”荣焉收拾好包袱,片刻后又补充道,“顺便给我母亲扫墓。”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 的开胃小菜结束了。

喜欢的话,求收藏求评论求安利求营养液。

第13章 扬州卷一

六十九年前,扬州城,秦淮河岸。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自古就是九州内最繁华的地段,无论是令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的风景,还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秦淮歌妓,都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客官,这是您刚刚点的龙井茶……”

小孩子的声音细小微弱,正在谈笑风生的官员低下头,看见一个七八岁的男童,正踮着脚想要把手中拎着的紫砂壶放到桌子上去。

这孩子穿着一袭整洁青衫,虽然瘦弱,但是却玉雪可爱,猫儿眼包子脸,茶色的双瞳似雨水初洗,唇角左下方还有个芝麻大小的痣,看起来十分讨人欢喜。

官员好心地替他把茶壶拎到了桌面,忍不住逗弄道,“你是哪家的小朋友?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干活儿啦?”

小荣焉抬起头,奶声奶气,一本正经地回答:“阿娘还在别处忙碌,所以林妈妈叫我来给各位先生送茶,还请各位先生前辈恕罪。”

官员的同僚们早就被他吸引了视线,纷纷停止交流,加入了逗孩子的队伍。

“你阿娘在哪里呀?”

小荣焉一板一眼道,“在南边倒数第三个厢房。”

“南边倒数第三个厢房?你阿娘可是那位有名的瘦马,云雨非?”

“不是的。”小荣焉摇摇头,诚实道,“我阿娘只是个倒酒的仕女而已。”

一个倒酒的仕女,居然能生出这般乖巧可爱的孩子,着实叫人心生好奇。

“那你今年多大了?”

“十岁了。”

十岁的孩子居然这般矮小瘦弱?官员们面面相觑,生出几分怜悯之心。

官员叹了口气,将小荣焉抱到怀里,耐心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吃过饭了吗?”

“我叫荣焉。吃过了。”小荣焉自会走以来就很少被人抱着了,别扭地动了动身子,他仰起头,“客官可不可以把我放下来,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阿钱。”文人回过头,唤来了随侍的小厮,“去把林妈妈叫过来,唤朱楼是风月场所,不是什么恶意压榨人的地方,怎么用这么小的孩子来做事?”

小厮领了命令,匆匆离开,再回来时,带的却不是林妈妈,而是一个穿着低级仕女服的妇人。

这妇人与荣焉有七分相似,面容姣好,身量窈窕,体格消瘦,神情有些憔悴,鬓角也已花白,她款款上前行礼,隐约可见少时风情,声音轻柔婉转道,“赵大人。”

“阿娘……”

小荣焉似是被这阵仗吓到了,泪眼汪汪地看着妇人,坚持着没有哭出声音。

扬州知府赵文祝家中已有妻儿,平日若非应酬,绝不会踏入这种风月场所,见小荣焉神情不对,连忙熟练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对着妇人道,“本官记得你,阮晴歌,你七弦琴弹的不错,怎得落入这般境地?”

阮晴歌复行一礼,道,“世事易变,容颜易老。劳大人费心了。还请大人将我孩儿归还。”

“这孩子可曾识文断字?”

“奴一直有教。”

赵文祝叹了口气,放下了荣焉,道,“我膝下有双子,赵州赵棠,比荣焉年长一岁,正是随教书先生学习的年纪,我观荣焉天资聪慧,不若送到我的府邸,做个书童,也好过在此处做杂工。”

阮晴歌在心里长舒一口气,双膝跪地,叩首称谢。

小荣焉牵着他阿娘的手,离开了厢房,走出很远,才小声道,“阿娘,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阮晴歌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是阿娘叫荣焉吃苦了。若是……若是阿娘能多赚些银两,就能让荣焉多吃几次饱饭了。”

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在唤朱楼多有不便,林妈妈纵是好心照料,也养不回生下孩子后大伤的元气。

头四年里,她一面养着荣焉,一面又要赚钱户口,操劳过甚,即便后来进了唤朱楼,日子好过了一些,容颜也不可挽回地快速变老,未及三十的她,竟已生出了白发。

考虑她的容颜已老,不再适合做琴姬,林妈妈便将她调去做杂活,虽然累了一些,工钱却比普通的琴姬要多一些,也能勉强度日。

荣焉正处在长个子的年纪,食量很大,为了节省开支,每天只靠着清汤寡水填饱肚子,营养不良,个子比同龄人矮上许多。

“阿娘,我吃的饱的,你不要担心我。”小荣焉乖巧地看着阮晴歌,“等我再长大一些,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到时候,我来养阿娘!”

阮晴歌含着苦涩的笑意,摸了摸小荣焉的脑瓜,未置一词。

赵文祝是扬州城出了名的严官,可自从身为人父后,心肠莫名软了很多,因为自家儿子的缘故,他对荣焉这种同龄孩子也十分照顾。

第二日,赵府的小厮如约而至,把小荣焉带到了赵府。

“阿爹,这就是你给我们找来的书童吗?”

两个长的一模一样的小少年站在荣焉面前,一左一右伸出手,戳了戳荣焉白嫩的包子脸,“你长的好可爱,叫什么名字?”

小荣焉呆呆地站在原地,颇有些手足无措。眼前的两个少年长的虎头虎脑,又高又壮,万一做错事惹怒了,岂不是要挨打?!

赵文祝看出小荣焉的窘迫与畏惧,轻轻咳了一声。

赵州赵棠立马收回了手。站在右边的赵州一本正经地介绍道,“我叫赵州,他是我弟,叫赵棠,比我晚出生一个时辰,你呢?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我……我叫荣焉,十岁了……”

“你十岁了?长的好小。”赵棠忍不住又戳了戳小荣焉的包子脸,“不要害怕,我和我阿哥都不吃人。府里的教书先生很有意思,等会儿你跟我们一起去书房就知道了,也不需要你做别的,跟我们一起读书,帮着先生磨墨就可以了。”

小荣焉点点头。

赵夫人远远看见小荣焉,只觉得这孩子生的灵秀,忍不住上前问赵文祝,“你这是拐了谁家的好孩子,来给咱们家泼猴儿当书童了?”

赵文祝想了想,问道,“你可还记得三年前,在州主府邸看到的那个琴姬?”

赵夫人沉思片刻,“是那个在后花院被人侮辱打骂的那个阮晴歌吗?”

“不错,正是她的孩子。”

“那我倒是记得,她七弦琴弹的很好。”赵夫人皱着眉头,“她那时便带着孩子四处讨生活了吗?倒也不容易。”

赵夫人亦是慈悲心肠,知道荣焉母子的境遇后,对小荣焉也开始多加照拂。

赵州赵棠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克己守礼,虽对荣焉的到来感到新奇,却也从未排斥。因为两人容貌相同,小荣焉常常分不清谁是谁,兄弟俩还特意做了个小木牌挂在腰上,一个写着州,一个写着棠。

小荣焉抿着嘴没有说话。再去赵府的时候,腰上带了个大大的荷包,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小零嘴,逢人就给。

其中属赵州赵棠吃的最多,赵文祝与赵夫人次之。小东西不贵重,赵府的人也不缺一口吃的,但是这种小孩气的行为举动,却叫人觉得十分贴心。

赵府的书房很大,藏书内容涉猎广泛,小荣焉跟着赵州赵棠去了几次之后,就彻底沉迷其中出不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