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川吭吭哧哧的拿不出话来反驳,容商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背轻声道:“去玩吧。”
明川便从他身上下来,同言恪一起去了。
静华出嫁在即,静荣特地请旨进宫住了些日子,连魏南卿也带进宫了。
晚间明川和容商说起来,容商不太喜欢小团子,眼里都是嫌弃。
“小白团子乖得很,不吵不闹的,让干什么干什么。而且他长得也不错呀,眉眼像静荣,还有几分像魏集,等长大了一定是个美男子。”
容商忽然抬眼看向明川,明川还道:“他们魏家人似乎长得都不错,你瞧魏南卿和魏集,估计那位魏启大公子,生的也是不差的······你见过魏启吗?”
容商若有所思,“魏启生的是不差。”
就是同魏集不大相像。
昨夜下了一场雨,打在殿外的树上,飒飒作响,叫人半夜没睡好觉。索性清晨起来,燥热被一扫而空,空气里清清凉凉的。
魏南卿大早上跑来了紫宸殿,容商不太喜欢这个小团子,早早走了。明川和魏南卿用过早膳,起了心思想去看看给静华准备的嫁妆。
内务织造的人见明川到来忙俯身跪拜,明川摆了摆手,叫他们自去,自己领着魏南卿到处逛游。
天家凋零也就是明川这一代的事,宫里除了静荣静华两位长公主,在没有别的公主了。因而两位公主的嫁妆妆奁都是很丰富的。
只新衣裳就要备下春夏秋冬四时衣物几十套,妆花蜀锦不一而足。
明川随手拿起一件冬日里穿的鹤氅,好几块白狐狸皮接在一起,通体洁白没有杂色,瞧着便很暖和。
又走了两步,瞧见一样绸缎,其上似有浮光流动,触之凉爽不生津汗。
“这是什么?”
“这是耀光绫。”言恪道:“是藩国新上供的布匹,上头似有浮光跃金,夏天穿上十分凉爽。”
明川笑道:“这个耀光绫不错,叫人给朕也做一身衣裳。”他看了看身边乖巧的魏南卿,问道:“你怕热吗?”
魏南卿摇摇头。
言恪道:“小公子长于边地,想来不知道京城盛夏炎热。”
明川一想也是,吩咐道:“给小公子也做几身。”
说起魏南卿,明川才想起来他早先吩咐了给魏南卿的一些小物件。
内务织造处寻了个干净地方将明川迎过去坐着,一边摆放了两盆冰,两个小太监过来打扇子。
很快领头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端着好几个漆盘过来了。
明川叫他们上前来,只见漆盘之上摆着些金项圈银手镯之类的,还有些九连环之类的小玩意儿。
明川拿起来一个雕着锦绣如意吉祥纹的金镶玉镯子,套在魏南卿莲藕一般白生生的小胖爪子上。随后又拿起一个嵌着东珠的璎珞项圈,那枚东珠十分圆润明亮,足有龙眼那么大。
明川笑道:“你瞧,跟观音座下的童子一般。”
正说笑着,静荣从那边过来了,走到明川面前行了礼。明川问道:“你怎么来了,怕不是小家伙在朕这里,你不放心?”
静荣笑道:“陛下说笑了,我再不来,怕是陛下要把所有的金玉宝器都带在南卿身上呢。”
“这才算什么?”明川微微敛了眸子,“他长到这么大,朕才头一回见他···终归是朕对不起你们。”
静荣道:“陛下要这么说,可真是折煞我了。这些年,有赖陛下的挂念,叫旁人不能看轻了我们,我母后和妹妹也都是陛下在宫中照顾。如今我能回来看着静华出嫁,我已然别无所求。”
明川看着她,忽然就笑了,道:“你说你同我都晓得知足常乐,怎么先前诸位皇兄就能争夺到那个地步?”
静荣一愣,道:“兴许是他们丢掉的知足常乐都给了我们吧。”
第29章 嫁妹妹的小皇帝
六月十九,宜嫁娶宜祭祀。
明川身着朱红吉服,端坐于紫宸宫正殿。
宫女扶着静华进殿,只见她满头珠翠,凤冠霞帔,一个带着笑靥的脸比春花还要娇艳三分。身上的大红嫁衣绣着金凤凰,几乎要烧起来一样。
行至殿前,静华敛衣跪拜,端端正正的叩了头。
明川有些伤感,“犹记得上回这个情景还是静荣皇姐出嫁的时候,转眼你也要嫁人了。”
静华叩了头,道:“宫中多年,皇兄的照拂,静华铭记于心。”
明川没再说什么,抬手叫她起身。
“今日是你的好日子,不说伤感的。你且去,倘若他对你不好,朕定为你做主。”
宽大精致的婚车从兴安门一路驶出,路两旁红帐相送,公主的嫁妆几乎摆满了长安街,一路边走边撒着钱,路两边的百姓争相出来看热闹。
皇家嫁女动静不同凡响,明川站在宫墙之上,目送着婚车离开皇宫,热闹喧嚣越走越远,直到明川看不见。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身边传来容商特有的气息,明川抬头,道:“她一走,宫里越发寂静了。”
容商揽着明川,叫他靠在自己身上。
“倘若我不是皇帝,兴许现在就被派去了某个封地,”明川道:“虽不比皇宫,但是也是衣食无忧,日常便是吃吃逛逛,”他想了想,笑道:“似乎同现在没什么两样。”
容商抚了抚他的鬓角,道:“倘若我不是国师,现在应该还待在九嶷山上。”
“然后像个隐士,虽然足不出户,但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容商失笑,问道:“为什么这么觉得?”
“不知道,”明川道:“我总觉得,即使你不入朝,也应当是个很厉害的大人物。”
容商笑了笑,“我不入朝,就是个很普通的山上道士,四处云游,然后游到你的封地。你逛街的时候遇见我,我们就开始认识。”
容商摇了摇头,“谁知道你那时候会不会有喜欢的人了?还是现在好,你我十多年前就相识,这些时光才不算枉费。”
日子依然如流水一样流淌,偶尔蹦进个石子,溅起零星的水花,终归无伤大雅。
一场暴雨过后暑意渐浓,没过多久,张心远那里传来消息,静华有孕了。
静荣和太后很高兴,赏赐源源不断的送去张府,太后还遣了四位太医和几个懂生产的姑姑一块去照顾静华。
明川听说也是十分欣喜,不管对于什么样的人来说,新生命的降生都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
彼时他在太和殿练字,听得这个消息推了推身旁的容商,“朕想去看看静华。”
容商提笔沾了沾墨,“过几日她自会进宫谢恩,还烦你亲走一趟么?”
“宫里诸多规矩,大家都不自在。”明川道:“我去她那里瞧瞧,也看看张心远是不是真的待她好。”
容商笑道:“张心远不敢不对她好。”
“哎呀。”明川见说不听便同他腻歪,“你就叫我去看看么。”
容商抬眼看着他,笑道:“今日你若把这严华经抄完了,我便许你去看看他。”
明川大喜过望,“一言为定。”
容商看着兴致昂扬抄佛经的小皇帝,笑着摇了摇头。
夏日里叶子绿的苍翠,娇艳的花儿大多受不住。小太监们一到日中便躲在树荫下头乘凉,没有树荫遮盖的石板路被太阳晒得发亮。
明川身着一身月白绣芙蓉花的纱衣,兴致勃勃的准备出宫。
张心远同静华住在静华的公主府里,他再怎么青云直上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买一座大宅子,不然弹劾的折子能把他自己埋起来。
明川说是微服私访,张心远也乖觉,没有弄太大阵仗,只他自己领着几个人候在门口,等明川下了马车便将人迎了进去。
“陛下要先去看长公主吗?”
明川点点头。张心远在前头引路。不过几个月,张心远已经同春天里的那个书生大相径庭。
现在的他,身着描金绣金的回纹锦袍,头戴金冠,腰束玉带,气度从容温文有礼,同锦绣富贵里养出来的徐成玉等人也不差什么。
明川想,兴许他们这种人,生来便是要成为人上人。
“长公主早间用了膳之后便一直吐,索性我就不叫她起身,让她在房里静养了。”张心远提起静华,微微笑了笑,“太医说她原本身子骨便不差,只是因为头一胎,反应格外大。兴许这个孩子是个调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