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大理寺公厨平日里不甚繁忙,但少了一位厨娘也着实有着慌乱。因此,王叔看到陆深领着甄榛前来应缺,自然是喜上眉头。
“哎呦,郎君,都说瞌睡来了给送枕头,您这枕头送的也真及时。我这快忙的抽不开身了。”
王厨子将正在清洗的春笋丢下,用围兜擦了擦手,继续说道:“我也不求厨娘能有多好的手艺,但是手脚一定要麻利。也不刻意为难小娘子,就请小娘子先做一道拿手菜给我尝一尝,也好服众,免得说我不公。”
甄榛也不怯场,看到那刚送来的春笋,计上心头。
要知每年清明前后,正是春笋上市的时候。较之冬笋,春笋更加嫩滑爽口,味道清爽而鲜美。
“那我就做一道春笋烧肉,春笋比冬笋相比,有更多的孔洞,和五花肉相配,吸收了五花肉多余的油脂,肥而不腻,配上粟米饭,正好开胃又下饭。”
说着甄榛就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刚刚王叔洗好的春笋切成滚刀块,又拿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厚片。然后分别焯水,去除笋里的涩味和猪肉的血水。
接着,放油熬化冰糖,煸炒五花肉上色,加入清水没过肉块,再辅以葱姜及各味香料、清酱提味,慢慢焖煮约小半个时辰。最后放入极嫩的笋子,大火翻炒收汁,一道时令菜便做好了。
要知在唐朝,人们吃猪肉大多是蒸熟后切片,配着蒜泥或清酱,再来一块刚出炉的胡饼夹着吃,更像后世的清蒸肉和馒头的结合版本,如此炒炖的法子却是少见。
只见王叔惊喜道:“这笋子平日里或煮或煨,也是常常食得的时令东西,没想到和豚肉一起翻炒竟如此鲜香,光是闻着这味道便令我腹中辘辘作响。”
又笑着对陆深说:“没想到连郎君的亲戚都如此的出类拔萃,这个厨娘空缺非小娘子莫属了。”
甄榛学着以前电视剧里看到的女子一般福了福身子,谦逊道:“多谢王叔,我只学得了厨艺的些许皮毛,以后还要王叔多多教导。”
王叔笑着摇了摇头,“小娘子莫要谦虚,若你这还是皮毛,那我岂不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阿潼,阿潼!快来,带着小娘子去收拾一下厢房,再领着她熟悉一下寺里环境,莫要冲撞了贵人”,王叔向公厨内大声喊道。
喊完又向甄榛解释,“这丫头是我之前在街上买菜时,看着可怜捡回来的乞儿,如今也不过豆蔻年华,现下在厨内替我打打下手,以后便跟着小娘子帮忙吧。”
甄榛闻声抬头,看到一个双手粘满面粉、面盘圆圆带着些娇憨的小姑娘,一颠一颠地跑到王叔跟前,用还带着童声的清脆嗓音和甄榛说话:“小娘子好,我是阿潼,马上便要十五了。小娘子可真好看,像画上的仙女下了凡!”
旁边的王叔和陆深听着这话忍不住微微发笑,弄的甄榛面色微红,差点没控制住现出一双兽耳。
她低了低头,笑着说:“依我看,阿潼这么乖巧伶俐,才是菩萨旁的金童下了凡,仙女配金童,可不是正好。”
陆深站在一旁,被这毫不客气的自夸惊到了,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边咳边说:“我快要误了上衙时辰,你在这好好适应,等散衙了我再来寻你。”
说完,便赶着去点卯了。
甄榛也不羞怯,直接向王叔福身道:“请王叔不要因为我是大人的亲戚便觉着不好支使,若有活计尽管叫我去做。”
“好!我就喜欢大方直率的女郎,既然你这样说了,那今日公厨的午间餐食便由你来做。也不必发愁,你刚刚的春笋烧肉就是极好的,再随意做个馎饦汤足以,省的他们总嫌我厨艺差。”
王叔谈笑间拿起剩余的春笋,继续手上的活计。
还是切块、焯水、煸炒、炖煮、收汁,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一般,丝毫不见慌乱,仿佛已做过千百次。而当值的官吏们虽尚未见到午膳身影,却早已被公厨传来的香气勾起了馋虫,纷纷交头接耳,坐立难安起来。
“这王厨子是突然开窍了,今日餐食怎得如此香气诱人?”
“听少卿大人身旁的书吏说,新来的厨娘是少卿大人的远门亲戚,烧的一手好菜。白日里一手春笋烧肉,让王叔还没入口就拍板补缺了。”
“竟有如此手艺?中午定要尝上一尝。”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午时,大理寺便人人皆知新来的厨娘手艺一绝。受够王厨子荼毒的官吏们纷纷惦记着这口春笋,一散衙便将公厨扫荡一空。
手臂有些酸痛的甄榛回头看了一眼这景象,心中欢喜的很,连初到陌生环境的不安都压下去了几分。
微笑间又想到离了自己长久陪伴的榛子树,以后怕是要像人类一样睡那冷硬的床板,不免又有几分沮丧。
若是能看到她的兽型,就能看到一只绒团子,上肢揉搓着自己的脸颊,大又毛绒绒的尾巴仿佛失去了支撑,失魂落魄的垂下来。
“莫要担心了,我已让人将我院中的那棵榛子树移来,届时你每日都可回到树上休息了。”一道清朗低沉的声音传来,仿佛给甄榛打了一针强心剂。
“多谢大人,大人果然是最年少有为、体贴属下的好官!”
陆深不禁低声发笑,“你这小松鼠,嘴倒是甜的很。看你一直揉胳膊,怕是久不做活有些伤到了。我这有平日里备下的药油,你拿了擦在胳膊上,免得明日抬不起锅铲。”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指教~
这个文的设定是小妖可以和人类一起生存,但是我们的小榛子还没有发现哦~
本文目前参考了百度百科、《唐朝穿越指南》,中间可能还掺着一些电视剧的梗~
第2章 长安春·粉饺
仔细论起来,大理寺公厨是提供一日三餐的。
也是大唐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足,才能由前朝的两餐转变为三餐。只是公厨味道不好,除了来不及回家解决的午食,其余的两餐寺中官吏多选择在自家住的坊门旁的铺子解决。
暮食还好,有需要看案卷而晚归的官吏不得不在公厨填了肚子,朝食才是最无人问津的,每每都剩下许多。
王叔便向甄榛诉苦,“你说,就算某手艺不精,但至少公厨干净整洁,又在寺中,不必着急火燎的进食,吃完便可前去点卯,怎么就无人来公厨用朝食呢?小娘子,你手艺好,快想想法子,不然无人前来还必须按照规定来做,每日剩下这样多的东西实在是浪费。”
要知大理寺官吏们散衙之后,免不得去平康坊会红颜知己,毕竟在大唐人民眼里,喝酒赋诗狎妓是风雅之士的必修课。
就算大理寺武官居多,也少不了同僚应酬,这也就使得有些年轻官吏们前夜喝酒寻乐睡过了头,第二天爬起来洗漱完踩着上衙的最后一刻进门,莫说吃朝食了,便是喝口水润润嗓都来不及。
也是因为这样,坊门间的早点铺子生意越发红火,不拘是胡饼、花卷,亦或是烧麦、包子,只要是方便携带且味道不错的餐食,都非常受寺中官吏欢迎。
只是大唐多食羊肉,免不得味重,带到府衙里若是被上司发现了,逃不了一顿排头。且早上就吃些油腻食物,难免会有些倒胃口。
“朝食,不要很油腻……”甄榛在心中默默思索,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两广地区常吃的朝食——粉饺。
粉饺是传统的壮族小吃,因外皮是大米磨成浆蒸熟之后做成,所以看上去晶莹剔透,甚至隐约可以看到内里的馅料。而滋味也是今人难以忘怀,一口咬下去,软糯细腻,爽口弹牙。又因为馅料里加有马蹄、木耳、莲藕和香菇,当做早餐也不觉得油腻。
因为从前只是听那饭馆老板谈话间提到过粉饺,却没亲眼看过过程,因此甄榛也只能试着做上一做,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这是她第一次做朝食,若是砸了招牌可就丢人了。
担心归担心,手上工夫却没停。只是在第一步磨米浆这里,甄榛就犯了难。
因从前王叔向来不做什么精细吃食,公厨人多,平日里吃的米面也都是在西市买了来,所以公厨中并没有磨米浆的磨盘。
幸好大理寺所在的义宁坊与西市也不过隔了一两个坊市,甄榛上门去选了合适大小的磨盘,不过半个时辰商户便能送到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