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盯着景娴,好半天才松了一口气说:“这一点我当然能想到,原本以为妹妹会在暗地里跟我解释,却不想直等到这会儿。我还以为妹妹当了皇后就真的变了呢,没变就好。”
景娴也松了一口气,好算是蒙过去了。笑:“明面上咱们是敌人,私底下该如何还是如何罢了。对了,这令嫔是怎么回事?”
高氏看看景娴,有些奇怪:“妹妹掌控后宫,怎么又问起我来?谁知道皇上怎么想的,元后忌日那天去了长春宫,正好碰到她,就拉着她一起怀念元后,不知怎么就怀念到床上去了,转过天来就封了贵人。六嫔出个缺,就又把她补了上去。”说到这个魏氏,高氏除了隔应还是隔应!
景娴点头:“倒是个现成的挡箭牌子。”
弘历知圣祖
高氏愣了一下,马上恍然:“你是说,皇上这是想拉她起来与太后打擂台?”
景娴点头:“一个嫔位不高不低,她又不能生孩子,用着方便拔得容易。”
高氏也点头:“也对,魏氏根基尚浅,野心又大。为了荣华富贵,肯定会拼命往上爬,用她来与太后争夺内务府包衣势力,确实是个好主意。这么说,这个令嫔以后可能会宠冠后宫啊。”
景娴拨了拨长指甲,冷笑:“若是能把金氏身后的那帮老泥鳅钓出来就好了。”
高氏说了一会儿话,就求景娴再派几个好太医去看看女儿和玟。景娴让凤衣去看,得来的结果是和玟身上生机已散,天生就是个短命的,已经没有办法了。高氏也知道自己女儿养不活,听到凤衣的话也只是叹息落泪而已。
看着她哭,景娴也是难过。历史上的高氏根本没有孩子,到了这辈子,虽说有景娴为她保住性命又强求来两个孩子。可这孩子说到底,还是不属于她。永瑜被康熙附身,为了在十岁之前换个出身好的额娘竟给亲娘下狠药,想让她一尸两命。也多亏凤衣反应快救了回来,可是八公主注定还是要早死。而高氏的命也只剩下不到三年了。
景娴叹气,她的身体修到红境又放出元婴之后已能窥出一丝天道,再要随意为他人改命会引来更大的因果纠缠。可是,难道要她亲眼看着自己唯一的朋友死去吗?
“主子,人各有命,各安天命罢了。”凤翎劝道。
送走高氏,景娴才下令:“你们看着永瑜,把他放出来的线都拆了。他不是想要皇位吗?我要他永远只能看得到吃不着。”好你个康熙爷啊,当了一辈子的皇帝,害苦了十几个儿子。现在都狠心到下辈子来了,鸟雀尚知报母恩,你倒是好,害亲娘害得这么顺手啊。
“是,凤血一直在严密监视。主子,舒妃那里的永玥怎么办?”凤翎问。
景娴算了一下,皱眉:“上辈子的七阿允祐?那可是四爷党的人,让他跟着老大混去吧。对了,永琮有没有认他们?”
“永琮打算开府后再与他们相认。”凤翎说:“主子,允禟允俄允祯都离死不远,而且……”
景娴算一下,吃惊:“好家伙,都选了大人物啊?”
凤翎笑:“是,都是来凑热闹的。”先前凤翎说过异常的几个孩子分别是海兰察、多隆和傅恒的嫡子福隆安,正是这三人死后的载体,可都是日后的风云人物啊!
果真,几天之后,皇贵妃所生的八公主和玟在周岁之前夭折。高氏哭的死去活来,由此,身体日渐衰弱。弘历下旨将八公主以固伦公主之礼下葬后,郁郁不欢了好几天。终有一日在永寿宫问景娴:“娴儿,你说永瑜这孩子,为什么要害自己的亲娘,还非要害死亲妹妹呢?”
弘历手中有粘竿处,要查到永瑜的那些小动作并不难,自然也就查出了永瑜的真正身份。本来弘历还挺高兴的,那可是最疼他的皇玛法啊。可是当粘竿们送上这个九皇子的言行节录之后,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在这个玛法口中,自己皇父呕心沥血的十八年,以及自己这十几年的努力,竟都成了祸国殃民之举。他的玛法,竟然打算联合包衣夺得皇位,再把大清变成原来的样子。怎么会这样?这还是当年那个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吗?再往后查,越查越是心凉。玛法竟然会给亲娘下药,想让她一尸两命,为什么?和玟之所以死得这么快,也是因为他给妹妹下了凉药之故。可是为什么?
以前他总认为皇玛法对八叔太过狠心也是因为不得已。现在看来,玛法真是比皇父狠心多了。
圆明园大火
景娴道:“可能是嫌弃高姐姐出身太低了吧。”永瑜正是看到高氏为了照顾和玟身体虚弱才会害死和玟的,他想要高氏受不了这个打击死去。
弘历想了很久,转过天就下旨:所有失母之皇子公主可以由他人代养但不得改玉碟。等于说是在根本上掐断了永瑜的念头,同时也掐死了将来那个十一阿哥永瑆的出路。
和宁最终被指婚给了那个法国王子路易。法国王子很光棍的表示他愿意定居在大清留在公主府里吃软饭,并且担任了太学院里的外文老师一职。只是他特意向皇帝请求说和宁实在太小,要等到和宁十八岁再圆房,生孩子太早伤身体啊什么的云云……并且还表示要先恋爱后结婚,一定要把政治婚姻变成你情我愿。要说啊,这法国人是真懂浪漫。每天早上一束花,中午一封信,白天堵门念情书,晚上摆蜡烛表忠心。弄得脾气暴躁的和宁在被一众姐妹们嘲笑之后恨不得每天都揣着鞭子,把这法国王子打成小绵羊。
因为景娴有孕,高氏身体不好,纯妃又病歪歪,宫务被推给了四妃。但这个十一年实在是个忙碌的年份,事情也真不是一般的多啊。
首先,大清祖制,皇子过了十五就必须出宫,开府大婚,入朝办事。这一年,共有五、六、七三位阿哥需要定亲建府,其中,五阿哥、六阿哥是贝子,七阿哥是郡王,品级不同,府邸规格也不一样。加上大阿哥安郡王,二阿哥瑞郡王都升级成亲王,三阿哥四阿哥升级成郡王,府邸都要重新装修。除了阿哥们不说,还有几位公主的备嫁,三公主四公主要远嫁蒙古,东西不能带少了。五公主和六公主在京建府,同样要修房子。太后那里又要为伺候她的晴格格选婿。再加上皇上又添了几个皇孙,各级王爷子女的婚事……内务府,钦天监,宗人府,礼部都忙得快四脚朝天了。
景娴的身孕在六月时诊断出是双胎,弘历封锁了这个消息但却一直非常紧张。
时间缓缓而过,转眼已是九月入秋。因为景娴有孕,弘历实在是不放心去木兰围场,硬是改成了在圆明园赏宴。邀请蒙古各级王公,世界各国大使,大清四边属国一起参加。如此一来,内务府更是忙上加忙。
十月时,国宴的宾客们大多都已经到了,为了安排他们的住处,理藩院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弘历忙着与各国外使周旋,只能住在圆明园里。景娴怀孕月份大了,不能随行,弘历就点了纯贵妃与几个妃子进园,让高氏陪她在宫中待产。
十一月时,景娴身孕已经过了八个月,肚子大得不像话。弘历更是不放心,有空就骑马跑回宫看看,总要与景娴肚子里的孩子互动一番才行。可怜小凤凰独力支持两个胎气运转,还要应付这个,简直快要崩溃了。
这一天,弘历要在圆明园招待德国特使,带了高氏随行。皇后无法出席,高氏做为副后也只能去顶缸了。
景娴则留在宫里,因为比她早一个半月怀孕的嘉妃即将临产,她不得不每天检查一遍产婆,喜房,奶娘等等是否到位。
正说着,一个太监匆匆跑进来跪下禀告:“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圆明园九州清宴突起大火,德国特使、皇上与皇贵妃娘娘困在其中。皇上与德国特使被五阿哥和其伴读救出,皇贵妃娘娘她……”
景娴一掌拍碎了花梨木大桌子:“皇贵妃怎么了?”
太监说:“皇上出来时已经昏迷,五阿哥说皇贵妃娘娘坚持让他们先带皇上和外使先走。太后已经去了。”
景娴一个头晕,坐在了椅子上。怎么会这样,高氏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死啊?好好的,圆明园为什么会着火?又是永瑜吗?
几个赢家
正当景娴打算去圆明园时,又一个太监进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皇上已经醒来,并无大碍。皇贵妃娘娘被令嫔娘娘救出。皇上已下旨将皇贵妃娘娘送回宫养伤,请皇后娘娘安心养胎不必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