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之二:寻找前明宗室后人,许其祭拜先祖,归还皇家遗物,前明老臣后人可受封赏也可入朝为官。
其之三:彻底废除文字狱,文人学子,百姓商人尽可自由言论。各级官员均不得以言论罪人。同时彻查历代文字狱案例,为冤死之人平反并查找后人,恩封为官。
其之四:为袁崇焕等抗清名将正名,建庙祭奠。
其之五:在扬州,嘉定等地建庙,祭奠当年屠城而死的百姓。地方官员月祭,皇亲年祭,特立石碑以示天下。
其之六:重查康熙朝卷宗,为当年卷入夺嫡之乱的大数官员翻案。
这六道旨意,以朝榜的方式下发民间,严令必须在半年之内传遍大清,两年之内全部落实,不得有误。
这几个旨意已经砸得满朝文武头昏眼花,但是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呢,皇帝又一道旨意如同九霄天雷,雷了他们个外焦里嫩。
罪皇家诏书
大清天子,乾隆皇帝,艾新觉罗弘历亲笔手书,而且是血书《罪皇家召书》,通告天下。血书之中,就从当年□□起兵之时开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兴文字狱镇压文声、剃发令杀人、圈地占用民田、逃奴法为祸百姓,乃至康熙朝迁界禁海令限制海运发展、数次兴兵讨伐蒙古劳民伤财、九龙之乱牵连无辜百姓……等等,皇帝一一替自己的祖宗,爷爷,爹向天下百姓道歉。最后,皇帝用大幅文字狠批了自己奢侈享受、滥用民脂、贪花好色等等一堆罪名,真是言辞恳切,字字深情啊!
这个旨意才是最厉害的。历朝历代,下罪己诏的皇帝不少,雍正爷就下过好几个呢。可是把祖宗十八代都从坟里刨出来扒光了陪自己一起丢脸的皇帝,也就乾隆这么一个了。《罪皇家诏书》,弘历这一手,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本来先前那几个旨意没几个人信,但是这道罪皇家诏书一下发,天下人才终于都相信了。
文人激动了,百姓沸腾了,百官傻眼了,宗亲们……彻底怒了啊。
说得上话的黄带子们摩拳擦掌,说不上话的红带子们咬牙切齿,八旗子弟们哀声叹气……他们丢不起这个人啊……
前朝乱成一团,后宫也是如此。
“快,快去找皇帝来。”太后忍下一阵阵的头晕,对手下下令。心中是又气又急。弘历长不长脑子啊?先前那几个旨意已经让人侧目,现在又下这个罪己诏,等于是把所有的皇族都得罪了啊。没有宗亲支持,你弘历拿什么当皇帝?弘历当不了皇帝,自己这个太后呢?
有太监去了一会儿,回来禀报:“启禀太后娘娘,不好了。”
太后手都抖了:“皇帝呢?”
小太监哭了:“以庄亲王为首的八家铁帽子王及怡亲王弘晓带兵闯进养心殿,把养心殿和后宫都给围上了,奴才出不去啊。”
太后眼前一黑,终于晕过去了。
听到封宫的消息,景娴正在摆弄一盆花。闻言对聚集起来的几个阿哥们笑:“你们阿玛这是不想当皇帝了吧?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今天是诸皇子进宫拜母亲的日子,人很齐。永璜急得跺脚:“额娘,都什么时候了?皇父被困在养心殿里生死不知,您倒是想想办法啊。”
景娴笑:“我有什么办法?或者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办法。”
永琏忙问:“什么办法?”
景娴笑而不语,却是永琮一言中地:“等。”
永珹外冷内热,说:“等?怎么等?那些老亲王把养心殿和后宫都封了,让咱们等死吗?”
永璋却是笑:“皇额娘也在等,对吗?”
永琪不知为何竟也跟了来,突然插嘴:“你们武功这么高,为什么不去把皇父救出来?”
众人一起看他,就像看傻瓜一样。
永璜是暴脾气,一个巴掌就拍了过去:“老五你傻了,我们有武功也不能刀枪不入吧?那弘晓带的兵可是□□营啊。咱们要是动手,还没等冲进去呢就得被打成筛子了。再说了,万一惊动了那些人,皇父不是更危险?”
永琪想了一下,脸白了。
景娴依旧笑呵呵:“是啊,大家都在等呢,真是让人着急啊。”嘴上说着急,她的表情却一点也不像。
其余阿哥们看景娴,都在心里奇怪。这个未来皇后也未免太镇定了吧?她就不怕皇父有个好歹?那她还怎么当皇后啊?
一起看戏
永琮冷眼旁观,仔细的打量景娴。
这是个在历史上充满悲剧色彩的女人,或者说,也是这个世界里第一个异常的人。她究竟是什么来头?她也是穿越的人吗?还是像永瑜那样,是重生的呢?不过这个女人说的没错,全大清的人,大家都在等!
宗亲们在等,等的是一个能让他们挽回面子的解释。闯养心殿不是为了废君逼宫,他们也不是傻子。一个皇帝,刚下完罪己诏就莫名退位或暴死,天下人都不会信。而且弘历一死,有资格当皇帝的人太多了,再闹出个九龙之乱那他们就别活了,所以众家老亲王进宫也不过是为了讨个说法而已。
百官在等。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闹出这么大乱子,会不会被废了?他们怎么办啊?
后宫妃嫔们在等,等一个结果,是平安无事啊还是全体完蛋啊?
天下百姓在等,等一个变数。万一现在的皇帝被废了,那改革之事怎么办?会不会有变化?
弘历也在等,他等的是天下百姓的支持和百官的反应。
而这个女人,她又在等什么呢?
永琮想起了那个传说,说这个女人其实是老四的妃子,是老四专门留下来帮弘历的。这一点他不信,老四可不是个给自己带绿帽子的人。不过,当了一辈子的廉亲王又是吏部老油条,他纵使尚未入朝办事,对朝局也甚为了解的。这个女人对大清的影响确实太大了,那往来中外的商船有多少是她的手笔?那些官职不大却手握重权的官员又有多少听她调配?四项国策出于她手,那么她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呢?
景娴读到了永琮的想法,轻轻的笑。八爷果然是聪明人呢。
太后醒来,也知道光晕没用,救儿子才是关键。眼下后宫被封,求助朝堂大臣已经无用,只能寄望于后宫的妃嫔们。她们大多来自于满洲大族,也许能通过她们想到办法,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手握血滴子,有废君之权的那拉氏。如果她肯出面,那些老亲王们总该忌惮一二吧?于是她马上派人去传旨,令各级妃嫔都来慈宁宫请安。
坐在慈宁宫里,太后狠狠的吸冷气,长指甲陷进手心也没有发觉。她只是觉得恨,如果当年先帝把血滴子给了弘历,还会有现在的事吗?如果给了自己呢?如果自己能有些势力的话……她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乌拉那拉氏……”
景娴打发走传旨的太监,回头对来打听消息高氏笑:“高姐姐,你说,太后会用什么办法求我去救皇上?”
高氏愣了一下,半天才说:“妹妹错了,不是求,而是逼!太后多半会以死相逼,逼你救皇上出来。”
景娴笑了:“高姐姐不愧是看戏的,不但看得懂,而且看得透。”
高氏道:“妹妹,这可不好办了。万一太后真以死相逼,这逼死太后的罪名可于你不利啊。也是啊,她是太后,所有荣华富贵都来自于皇帝,皇上有危险,她当然坐不住了。你也说过,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景娴道:“所以嘛,对付太后最简单了。她不是光脚么?那我就给她找一双天下最贵的鞋穿着。”
高氏也知道景娴的本事,对付一个太后不在话下,可她还是担心弘历的安全:“妹妹,皇上他……真的没事?”
景娴笑:“姐姐可知包围养心殿与后宫的兵是谁带的?”
高氏想了一下也笑了:“弘晓?娴儿,你们倒底在搞什么鬼?”这下她放心了,弘晓和弘历那是什么关系?
景娴拍拍她的手:“姐姐不必担心,不过是一场戏。宗亲也罢,百官也罢,太后妃嫔也罢,都不过是按时出场的戏子而已。唯有你高姐姐,我请你与我一同看戏,可好?”
生气的永瑜
高氏看着景娴,半天才笑着起身:“所有的事儿都被你安排好了,我有什么好担心的?罢了,我啊还是回去接着生病吧,反正我家是没什么后台的。”她走到门口时回身说:“娴儿,永瑜那孩子最近动作很大,你最好防犯他一下。对他,我是尽力了。”说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