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该吃饭了吗?弘历叹口气,低头看手上的折子。那是粘竿处刚上来的,上面规规矩矩的写着昨日皇贵妃一天的言行。
“早上,给太后请安。回永寿宫处理宫务,期间有四道密折,三道由宫女处理,一道皇贵妃亲自批示。”
“至公主学会指导公主学习,午膳与公主们同进,命送尚书房点心。”
“过午,高贵妃至。下棋,皇贵妃输。同理宫务,晚膳与高贵妃同进。”
“膳后,教导公主习字。”
多么规矩的一天啊!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娴儿身边有血滴子守护,若是她不愿意,自己的粘竿只怕连这点规矩的折子都写不出来吧?
弘历有些迷茫了,他只能看娴儿想让他看的东西吗?他只能知道娴儿愿意让他知道的东西吗?这样的娴儿……真的是他想要的娴儿吗?如果她不是上辈子的那个娴儿,自己的补偿又算什么呢?
该立皇后了吧?娴儿是真的愿意当自己的皇后吗?
景娴把一个折子丢给下面的血滴子,下令:“把这个给皇帝送去。”
很快,弘历面前无声无息的多了一个折子,灰色的,上面有三个血滴。他已经不吃惊血滴子化身无形的本事了,淡淡的打开。
折子上只有一行字:帝王星现,速立皇后。
弘历心中一震,帝王星!是永基吗?那么说,自己的帝命到头了吗?他侧头看向远处的窗子,仿佛看到了外面的满天星斗。那半天之上,紫薇星宫,有一颗星星闪闪发亮。(亲,现在是白天啊,你还没吃晚饭呢。你们的晚饭都是下午三点吃的好不好?哪来的星星啊喂!!!)
第二天,钦天监守正持折上奏。折子上说最近夜观星象,发现正北紫薇星宫之外,有新生星象紫气充盈、龙运浩腾。应主帝皇下世之相,然其未入紫薇宫内,主其母尚未封后。伏请皇上册立皇后,迎帝皇星入世。
能把这种玄而又玄的事情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也只有钦天监这个神棍集中营的人了吧?满朝文武都撇嘴不屑。
弘历拿着折子,看了半天说:“立后,本朕之家事。听你说来竟干连国本。不可不慎重。那众位爱卿说说吧,朕该立何人为后啊?”
文东武西,满汉分列,大家互相看看,谁都不敢说话。皇帝的后宫妃嫔可都是满蒙贵女,说哪个都得罪人,这浑水咱可不趟。没办法,现任的老艾家族长,庄亲王允裪只好出班说:“回皇上话,奴才以为,皇贵妃乌拉那拉氏出身上三旗,又是先帝御赐,可以为继后。”
他刚说完,立刻就有人出班反对:“庄亲王此言差矣,那皇贵妃姓乌拉那拉氏,与先朝元后同姓。本朝向来无一族之内连出两代皇后之例,望皇上三思。”
弘历皱眉,这是谁啊?咋这么没眼力见啊?俺们族长都说话了,有你什么事儿啊?看看,哦,武英殿协办学士福伦,包衣出身。父为一等公,以文进身,雍正四年进士。倒是个敢直言的,可你个编书的小官有资格说这个吗?
封后
福伦说完,又有人出班:“福大人此言更差矣。据臣所知,先帝元后出自正黄旗,皇贵妃出自镶黄旗,早已分族而立,何来同族之说啊?皇贵妃主持改革变法,于国有功,先帝在时曾多次褒奖,臣以为皇贵妃堪为继后。”
呦,这不是纪晓岚吗,弘历乐了。有他出马,这事儿基本就成了,谁不知道这纪晓岚可是长了张铁嘴,天皇老子都说不过他啊。
纪晓岚此时官拜户部尚书,封武英殿大学士,还负责四库全书的整理工作,正好是福伦的顶头上司。福伦也知道他牙口利害,不敢再说,退了回去。
汉官里最利害的都同意了,何况皇家是族长亲自出来说的。这说明继后人选是人家早就内定好了的,那还有咱们什么事儿啊?左不过是皇帝娶老婆的家事儿嘛。于是,所有人一同行礼:“臣等附议,皇贵妃堪以为后。”
弘历心情甚好,摆手:“那好,礼部即刻准备立后大典,钦天监选个好日子吧。”
永寿宫里,景娴淡然的接过封后的诏书和提前发给她的凤印,听到吴书来讨巧的说:“奴才恭喜皇后娘娘了。”
景娴笑:“本宫尚未行册封礼,还不能算正式的皇后,吴总管慎言。”
吴书来这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皇上一提到见这个皇贵妃就好像见先帝爷一般庄重。看看这脸板的,跟传说中的先帝爷有一拼啊。他不敢再说什么,请罪后接过凤衣递上来的赏赐忙忙的走了。
凤翎皱眉:“主子的身体只到青之六层,离红境相差甚远。此时封后,不能生子,怎么办?”
景娴叹气:“我叫过凤凰好几次,她都不理我啊。”
凤衣说:“找个孩子顶数如何?”
景娴摇头:“皇室血脉不能儿戏,再说吧。”
景娴封后的消息传遍后宫,伤心难过者有之,愤愤不平者有之,生气抓狂者也有之,不过第二天来请安时倒是都挺会装的。唯有高氏,是真正的为景娴高兴。
“妾等恭喜皇后娘娘了。”高氏带头,笑着行礼。
景娴摆手让她们坐下,说:“本宫无宠无子,不过是当个摆设罢了,有何之喜?”说完拿眼看了一圈妃嫔们,又说:“倒是各位姐妹们跟了皇上多年,此番要进进位份才是,高姐姐这皇贵妃的位置是跑不掉了。”
高氏脸白了:“妹妹慎言,不可乱说啊。”皇上要封她当皇贵妃?开什么玩笑?元后嫡子尚在,继后无子,加上她这个有子的皇贵妃,那非乱套不可啊。
景娴笑:“皇上心中有数,姐姐莫惊,没事儿的。”
众人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夸了景娴几句,又说了些封后礼仪的事就摆手让她们散了。
当年太后催皇帝立后时曾推荐过愉嫔和嘉嫔,理由是愉嫔是满人金氏孩子多,纯妃身体不好,当然都被皇帝拒绝了。后来还是允禟等人进宫拜见太后,也不知说了什么,太后就再没说过立后人选的事。
其实用允俄的话来说,这个那拉氏当不当皇后都一样。不当,人家照样能把大清给翻过来。还不如让她当呢,省得麻烦了。
很快,礼部拟定了封后大典,钦天监选好了日期,宗人府加紧打造了皇后的冠服和册宝,整个后宫开始忙碌了起来。
册封礼定于乾隆十年十月初八,不得不说有些急。可是没办法,皇帝下了死命,必须在木兰秋围之前完成此事。今年的木兰之行,蒙古各级王公,世界各国外使,大清所有藩国都会派人参加。意义重大,不能耽误。
不过做为当事人的景娴却是非常悠闲,让弘历都忍不住咬牙切齿。
钮钴禄善保
这天,弘历下朝后到永寿宫,除了谈些政事之外还想求景娴帮忙找人,谁让娴儿手里有世上最利害的组织血滴子呢。
其实景娴也不想和弘历说朝政之事,不过弘历是个皇帝,日理万机,她总不好拿后宫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他。可她又实在不愿意与弘历说些风花雪月的情话。这么一来,她与弘历相处时,不是说国政时事就是谈国际形势。弘历也就习惯了有什么事都来请教景娴,总得让她说教一番才甘心。
“娴儿,你的兴国四策里关于在全国内建立九大军区的事已经完成了。各军区又分出陆军、骑兵、特种兵、侦查兵、炮兵等各个兵种,军备改革也完成了。以后各军区以年为份进行调动。”弘历很高兴。
“海军呢?”景娴问:“台湾海军、海南守军有十四爷调配,那新建的珍宝岛防军和钓鱼岛驻军呢?”这两个岛非常重要,一个用来防守沙俄越界,一个用来防患日本海盗。小日本一直不老实,总想咬大清一口,不可不防啊。
弘历说:“都派人过去了,海军每年调动一次,调动之前,会在各海峡之间进行军事演习,一则练兵,二则震慑这些小国。”
景娴点头,有凤啸在中间捣乱,日本海盗都让他吃的差不多了。英国一直想把新马泰和澳大利亚抢回来,却被世界大战拖住了手脚。也许,该让这些国家再打几年才行。
弘历接着说:“渥巴锡派人把自己的一儿一女送到京城,说是请咱们帮忙管教。他这是怕咱们不放心,送来当人质的。”
景娴说:“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