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五年快过年关时,格格戴佳氏生下弘历第五女和宁,这一年,总算是在风雨飘摇中过去了。
到了雍正十六年时,英国商船携带大量鸦片进入大清海域。结果在马泰地区被凤啸的海盗船队袭击,所有船都被夺,只有一只逃到台湾港口被巡视的十四王爷允祯抓住,上报了对外大臣弘皙。弘皙早就对外国的东西了若指掌,见那船上是鸦片,忙又上报雍正。
对于鸦片的危害,雍正早就从凤鸣处了解的详细。闻言大怒,下令弘皙,将英国商船拖到当时的厦门港口,叫齐了各国外使,当着他们的面,将鸦片之危害公之于众,然后把鸦片用石灰当场销毁。并通告各国,从此日起,再有敢携带此物及含有此物成份的任何物品进入大清者,即刻逐出大清,商船所属国家也同时禁止与大清买卖。这就是后世里外国人为之称赞的“厦门硝烟”了,提前了好多年呢!
至于英国商船,弘皙把英国大使训了一顿,把他装进那个船里派海军押送,丢回了英国。同时下了国书,禁止两国交易三年以示惩戒。
英国自打进行过工业革命之后,一直致力于向外扩张,如今南非北非让他们占了大半,新马泰和印度也都是他们的地盘。正是国力强横之时,哪里肯吃这个亏?于是,英国女王派出精锐海军跨海而来,以新马泰为跳板,与台湾海军,海南海军在马六甲,金门峡等地对阵,这就打算硬碰硬的上。
这是雍正自登基或改革以来第一次与外国打仗,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所以他非常重视。好在几年之间中国海军发展的尚算不错,战船装备也提高了不少。加上有凤啸凤声等人暗中帮忙,中国海军是大展神威,打得英国海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此番对外大战,景娴的几个仆人都收益不小。
凤鸣最损。他把凤啸送给自己的鸦片(抢来的)都做成了药品与食品,贴上了法国标签,又扮成法国商人卖给了英国军队,狠赚了一笔还阴了法国一把,使两国交恶。
凤啸占了最大的便宜。他趁英国打仗无暇后顾之时出兵抢占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及新马泰地区,毁掉了英国人视为珍宝的鸦片生产基地。平时闲了就接着当海盗,却偏偏装成外国海盗。扮英国海盗时抢德国法国,扮法国海盗再去抢英国,今天扮这个明天扮那个,抢了东家抢西家,以至于原本帮英国来打大清捞好处的几个盟国都反了水。
雍正爷抽了
凤清的手下趁着此次战争都进入了海军或国家的决策层,占据了不显眼又手握大权的地位,说他权倾朝堂都差不多了。
凤声的海外生意十分火爆。他把最好的军火战船卖给弘皙,再把差一些的卖给英国,大大的赚了一笔。这么一来,那外国就更打不过大清了。
凤翎与凤衣却最是狠毒。她们趁着两国交战,遣返商人时在英国商人身上丢了几个带病毒的跳蚤。那是凤翎带手下研发出来的,可以通过空气传染。英国商人回国之后,全英范围之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从未见过的病毒席卷英国大陆,短短不到一年,英国就死了上百万人。当英国王储也死于瘟疫时,英国女王终于无奈的投降了。
雍正十七年二月,英国女王派亲弟弟赶赴大清,送上了投降道歉国书,在众国外使的调解之下赔了大清很多东西之后,总算解去了中英之间的通商禁令,乖乖听话了。同时还请求大清派送高明的医生治疗瘟疫,又让生意高手允禟宰了一刀。
景娴听凤翎说过,那种病毒其实只传四代,也就是说传染过四个人时就自己分解了,根本不用救。忍不住好笑,自己这几个手下啊,可真是越来越坏了呢。
这是大清头一回与外国人打仗,还打了个大胜仗,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同时大清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看看英国人进贡的一车车金银财宝,各种各样的钢铁机械,以及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雍正爷算算账,这仗打的好啊,不但不赔,反倒赚了个对折!终于乐了。
雍正爷那是真高兴!从他爹康熙开始,打葛尔丹三次亲征,收台湾几波几折,那回不是劳民伤财?国库都打空了,可打的都是自家人,狗咬狗一嘴毛罢了。现在轮到他打仗,打的还是外国人,反倒赚钱了?原来打仗也能赚钱啊?
年儿八辈子也难得高兴一回的雍正爷是真高兴了。一个高兴之下,宣布大赦天下,减免全国税收三年。同时大封有功之臣。
弘皙做为对外大臣,为大清争光,封铁帽子王,弘晋也封亲王。
允祯做为海南,台湾海军总指挥,对外大战功劳最大,封铁帽子王。
弘晓、弘旺、弘……(九爷的后人)分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都封成铁帽子王。
弘历做为调度,跑前跑后辛苦了,封太子,赐住毓庆宫,永琏封为世子。
弘昼等人都得了不少封赏,这些自家人封完之后,雍正大概是抽了,竟又封了两个在海战之中建立殊勋的人为郡王。其之一,完颜氏,据说是古时大金朝后人,叫岳礼,号硕郡王。其之二,姓塔答腊氏,是满族老姓,封端郡王。吓掉了老宗亲们一地的眼珠子啊。(汗!我就说嘛,雍正这丫的就只有十三年帝命,多了肯定出事儿。看看,抽了吧?看来弘历会抽,也不能全怪钮祜禄氏,这叫遗传啊遗传!)
弘历捧着太子册封表,脸上做着规律运动:抽抽!皇阿玛啊,您把本该由儿子登基后赏的帽子都赏了就罢了,封儿子当这个从古至今都捞不到好处的太子也罢了,怎么还封出两个异姓王来啊?难道您想让儿子以后学圣祖去削藩啊?圣祖不是颁下过铁律说异姓不王的吗?朕重生的倒底是什么诡异世界啊?□□、世祖、圣祖……救救孙子吧!(泪奔中……)
被刺激大发了的弘历跑回王府,一把抱住景娴就不撒手了。
两个异姓王
弘历封为太子,又赐住毓庆宫,现在住的地方将来要建庙立宫以为纪念,所以宫里内务府派出人来正在监督搬家。入宫不是小事儿,什么能带进宫什么不能带都是有规定的。超过规格的要没收上交,不够资格的要具表收存,全府上下忙成一片。因为大赦天下,富察氏也被放了出来,正在帮忙整理。
景娴的娴云居还好。来她这里监督搬家的是现任的内务府总理大臣允祕及内管领弘昼,可能是得了雍正爷的指示,态度很温和。不过就算这两个人出身皇家又见多识广(允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弘昼是雍正最宠的儿子,啥没见过啊),还是被景娴库房里的东西吓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二……二十四叔,这……这能上报吗?”弘昼对着七八大箱子的各色夜明珠咋舌,乖乖!这得值多少钱啊?
夜明珠做的屏风与棋子,软玉棋盘、商周的青铜和玉器,那个是失传很久的唐画吧?那个是汉代的古玉吧?这都是从哪儿来的?这些珍宝都能甩宫里几条街了啊。这个那拉氏怎么会这么有钱?
允祕其实比弘昼还要小几岁,咽了咽口水说:“还是别入册了,直接封了原样抬进去。”怪不得四哥让自己和小五亲自来还不准带奴才,这些东西根本不能让人看到啊。这要是见了光还了得?不过奇怪啊,那拉氏倒底从哪儿弄来这些珍宝的?这可不是那拉家一个参领给得起的,也不可能是宫里赏的啊?还有,四哥对这个那拉氏的态度也很怪,不但让她参与政治还对她多方宽容。难道说……那个传说是真的?不然那拉氏为什么不生孩子呢?
家族里一直有这么个传言,说这个那拉氏其实是雍正的妃子,专门为了对付富察氏去的。这话没几个人信,老四可不是个给自己带绿帽子的人,那人肠子都是铁做的,真要对付富察氏,只怕连富察家都剩不下,何必派自己的妃子去?不过……反正吧,众说纷云吧。
景娴一直在小屋里看热闹,被弘历抱住时吓了一跳,不过读了弘历的想法后就成了好笑:“太子,怎么了?”
弘历委屈:“娴儿,皇父封了两个异姓王,怎么办?”
景娴笑:“本朝是有个异姓不王的铁律,只是他们的功劳太大不封无以服众。可是祖上还有规定说,亲王之上,不得出京外任。左不过是郡王,你不放心,大不了日后登基封成亲王放在京里养着,养几代降没了或找个由头撤了就是,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