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乾隆娴妃传(34)

作者:婔妩xi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见景娴不给面子,富察氏脸色又实在是难看,雍正只好改了口气:“永琏这孩子听说他大哥在你那里学习武功,非常羡慕。已在朕前求了多次也想学学。朕也不是叫你养他,只让你的手下教他习武如何?”

景娴皱眉。朝堂之上,军队之中,富察家与那拉家早已水火不容。永璜这个出身富察家的庶长子放在自己身下抚养已经就令人侧目,现在又要把富察家的嫡子交给自己,怎么看怎么怪异。何况那永琏的寿命比永璜还少了十年,这都五岁了,最多还能再活三年,万一出点差错死在自己眼前岂不是自找麻烦?雍正这是在逼自己保护永琏吗?这么想着,景娴抬眼看看坐在皇贵妃身边的永琏。永琏此时也在看她,眼里闪着渴望的光芒。

景娴叹气,孩子是无辜的啊,她抬手招呼:“永琏,过来。”

永琏得到雍正准许后走下来,对景娴行礼:“永琏见过娴姨娘。”而后对永璜拱手:“见过大哥。”

永璜赶紧起身:“永璜见过二阿哥。”嫡庶有别,他见到永琏还是要行礼的。

景娴把两个孩子拉起来,问永琏:“二阿哥,你为什么要跟我学武功?”

永琏抓着景娴的袖子,说:“永琏……想学武功,保护妹妹,不让人害她。”

番外之帝后篇第一发

大清臻盛朝到了十年时,已经是个相当发达,相当繁盛,相当先进的国家了。

其实繁荣朝代形容起来都差不多,也就是国富民强,威名远扬,百姓安居乐业,金满库房粮满仓啊之类的,大清也确实达到了最后那个形容词的程度。

臻盛皇帝是先帝乾隆大帝之嫡子,八岁封为太子,号为清平。十一岁出国游学,十五岁归国,十八岁登基为帝,现在也才二十八岁,正当年富力强。

按理说,臻盛帝继承了这么好的家底,又这么年轻。就算不当隋炀帝那样的败家子,可是修几个大型宫殿,养几个绝色美人,再来个东南西北巡啊什么的都不算过份吧?老爹留下那么多的钱,不花白不花嘛。

可惜啊,咱们上辈子确实贪图享乐,也确实喜欢美人的白龙小太子,不,臻盛皇帝到了这辈子,遇上了一个克星!

在臻盛朝,文武百官、宗室皇亲、富贾巨商、平民百姓所有人都知道有四个人不好惹。

其之一:南书房总理大臣,国务大臣、大清总政一把手,御封恪亲王的九爷永瑜。理由很简单,官头子啊,得罪了他就别想消停当官了。

其之二:刑部大臣、公安局局长、检察院院长、督察院院长、法院总理……一大堆部门的头,封为敏亲王的皇上亲弟弟,十三爷永璟。惹了这个拼命十三郎,他绝对能在一天之内命令手下把你祖宗十八代的糗事全挖出来。

其之三:国土局局长,城建局局长,工部部长,农业局、水利局、环保局……一大堆部门的头,哲亲王永瑆更惹不得。那可是个妙人儿,谁要是得罪了他,他极有可能带着全家几十口人去蹭吃蹭喝,不吃穷你都不走。而且他手下部门多,权力也大,保不齐哪天他下令在什么地方修个什么东西,万一您家的房子啊,祖坟啊挡了路的话……呵呵呵……

现在大家看出来了吧,大清最难缠的几号人物里还不包括皇帝大人呢。皇帝嘛,总被一堆条条框框圈着,可比这三个上眼药下黑手使绊子挖祖坟的无赖好对付多了。

不过啊,所有人包括前面说的那三个人及皇帝大人在内都认为这第四个人是千万、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能惹的。前面三个是不好惹可至少还能惹惹,惹不起还躲得起。唯有这个人一旦惹上,那就是上天入地机关算尽也绝对跑不掉。

这个人不是皇族,这个人最初只是个五品兵备之子,这个人甚至到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的户部尚书。

但是,他一手掌控了大清乃至全球六成以上的经济命脉。他是鸣凤财团,津风财团这两个大清钱袋子的董事长。他还是开遍全球,拥有上兆资产的清平银行的老板。

他就是号称大清财神爷,世界首富的清国财务总理大臣:钮祜禄和珅。

和珅,姓钮祜禄氏,年长臻盛帝两岁,八岁时入宫为当时尚未封太子的臻亲王伴读,后随臻盛帝尚书房下南洋的折腾。为人谨慎老练而又机巧灵变,博学多才又敏于财经,甚得帝之信任。臻盛帝初登基时任南书房总理大臣,为帝平稳朝政四海滨服。后就任对外总理大臣,与外国人交涉也是张弛有度外夷皆安,里外都是一把手,其能力之强令人望之莫及。(其实和珅有多大本事历史上都写着呢,现在有些剧把和珅丑化成那样是不对的。在下认为大清若是没有这个大**,乾隆以下的皇帝都得喝西北风。乾隆皇帝花了那么多钱,有一大半都是和珅给他的,没和珅乾隆肯定荒唐不起来。)

遣散八旗

凤衣传音过来:“主子,二阿哥听到富察氏和金氏商量怎么除去永璜的话了。还有他的奶娘与小富察格格有亲,告诉他不少事情。”

原来如此,景娴点头:“这样吧,永琏,在你进尚书房读书之前每天去我那里习武,能学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永琏喜极下拜:“永琏多谢额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省去那个娴字。好在没几个人听到,只有离的近的弘历一桌以及弘昼一桌都听的清楚。弘历与弘昼都皱眉,富察氏脸更白了,高氏叹气,永璜撇嘴很不高兴。

景娴拉起永琏,笑:“你该叫我娴姨娘才是,去你额娘那里吧。”

永琏低着头,却仍是拉着景娴的袖子不松手,也不看红了眼睛的富察氏,直待皇贵妃叫他才又回到皇贵妃身边坐下。

景娴也叹气了。刚才探了一下永琏的想法,这孩子竟是有些怨恨富察氏,不愿再认她为母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啊,突然知道了这些可怕的事情,对他日后会有什么影响呢?若是没人引导,这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呢?她回头看雍正,在他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担忧。

弘昼捏着酒杯,皱眉细打量永琏,又再看景娴,心里不停的划圈。四哥这个侧福晋好手段啊!入府不到两年就闹出这些事儿来,现在竟连富察家的两个孩子都靠向了她。看来,日后四哥的后宫会更热闹呢!

富察氏压住满腹的心酸,那是她的孩子啊,为什么?为什么?永琏,若是连你也恨我,那我还争什么呢?

弘历有些不高兴。尽管他知道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富察氏咎由自取,可是永琏这孩子……怎么会如此简单的就背弃了自己的生母呢?这太不正常了。又或者,永琏是想利用景娴来自保?他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个心思?谁教的?富察氏还是额娘?

一场家宴,在这样的心机算计之中落下帷幕。接下来的,就是全新的雍正十三年了。

热热闹闹的过完了年,雍正把满蒙汉八旗旗主各级领导们都叫进了养心殿密谈。说了什么保密,只知道这些人走出养心殿时都是一副天打雷劈的样子。

雍正十三年三月初,一道旨意正式下发:鉴于八旗子弟不事生产,不务农工商业,空耗国镋钱粮且滋事纨绔。长此以往,如国之蛀虫养之无益。现均旨,着满蒙汉八旗之下各族各姓之子弟,不分嫡庶,年于十八以上者,悉数发往盛京外开荒种田,不事生产者可赴四大港口参与建设,能力优秀者选入海军或防军以备国用。有滋闹不去者,无故潜逃者,全族逐于旗外。有家人同去者,听。

总之一句话,国家不养你们了!你们要么去开荒种田要么去盖房子要么去保家卫国,总之别闲着就行了。

此旨一出,又是满朝哗然啊。多少老臣拼死上谏。无奈雍正根本不理,你敢死?行啊,你死了之后全家都别混了。现在宫里没有太后,只有几个太妃还说不上话,想告状都没地方告去。到最后,老臣们也消停了。没见那八旗旗主都在打包扎行李呢么,人家都没意见,他们还能说什么?

雍正把允祥的小儿子和三个女婿,十四爷允祯的儿子外加允俄的几个儿子派出来,分头统计八旗子弟的去向。俺们自家人都去种田盖房打仗了,这下你们没意见了吧?

不到一个月时间,往日招猫逗狗,满街乱串的八旗纨绔子弟们走了个干净。京城治安好了不少,老百姓拍手称快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