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道:“我倒是想查,不过好像被什么挡住了,查不出来路啊。”
弘历为难:“要我配合演戏也行,可要封她们当贵妃就有点难了,看这架势是想骂死我啊。”
唱到这个份上,皇帝还没生气,两个女子有点慌了。她们穿越的任务就是骂人,骂遍古今所有昏君,骂得越狠,死得越惨奖励就越多。以前骂秦始皇骂隋炀帝骂康熙都挺顺利的,基本上不到十句就被拉出去宰了。怎么到了这里,这个乾隆皇帝没反应啊?皇帝不杀她们,她们可怎么回去啊?
琴圣说:“妹子又错了,这个皇上可不是那样的,现在好多皇子都活着呢。”
琵琶仙子冷哼:“早晚的事。”说完开唱:“乾隆治国号明君,满朝贪腐无人问。国库空虚不要紧,卖官幤爵议罪银。唯一嫡子不得宠,儿子不多还送人。修宫建殿为享乐,贪名好利称十全。可怜天下百姓苦,揭竿而起反朝廷。包衣皇子登皇位,庸碌无为遭天雷。外夷乱华风波起,生灵涂炭大清亡。”
唱到这里,琴圣加进来合音:“十全老人乾隆帝,丢人丢到后世里。莫怪后人皆鄙视,中华衰落全因你。我为大清长叹息,何时再生宪宗帝。”
收了音,两人起身行礼:“回各位爷,小女子唱完了。”
满场静默,大家都以为皇帝这是气大发了,肯定会杀人的,搞不好连他们都得被灭口啊。不想沉默了很久之后,皇帝却拍手:“唱得好!词好,琴好,调也好,人么……更好!朕为天子,是该让人多骂几声,不骂就看不清楚。大清如今言论自由,骂朕的人可不少。但很少有人能骂得这么通透,朕若不警醒,只怕大清真的会到你们唱的那个地步。呃……两位大家,贵姓啊?”
“扑通”几声,好几个官员晕倒在地,余下的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样子。被骂成这样了都不生气?这皇上的心胸也太开阔了吧?
两女也是愕然,对视之后都行礼,琴圣说:“回皇上话,小女夏莹莹。”琵琶仙子回:“小女李婉儿。”
弘历点头,正要说话,高氏传音来:“弘历,把这两个人留下来,晚上咱们谈一谈。正好娴儿回来了。”
咳了一下,弘历心想自己这回可真是掉到坑里,怎么甩也躲不开一身泥啊。看来这**还是得嫖实在了啊。没办法,演戏吧:“两位大家才学过人,朕……宫中尚缺两位乐师,不知两位大家可愿意随朕回京,在宫中任女官,教导朕之皇女声乐啊?”
全场人都在心里骂:好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皇帝真不要脸!
就这样,皇帝把两个□□带回寝宫,当晚没向太后请安。在凤翎与凤鸣的运做之下,皇帝**并带□□回宫打算封妃的消息在整个杭州城里传扬开来。
太后终于生气了,但她找不到皇帝,就只能拿皇后出气,把刚刚回来的景娴找来训了一顿。
景娴自从回来之后一直非常沉默,任由弘历及六仆怎么叫也不理,只跟高氏还能多说几句话。此时听太后训斥,也是少有的俯首帖耳。
太后说了半天,见皇后不答应,更生气了:“那拉氏,你是皇后,皇帝如此荒唐,你就不管管吗?”
景娴顺着太后的话说:“怎么管?废了他?太子还在国外,此时废君恐怕会有大乱子呢。”
太后气个倒仰,谁让你废君了?你废了皇帝我怎么办:“你倒是劝劝啊。”
景娴存心气太后:“怎么劝啊?原本偷偷改一下出身就行了,反正宫里嫔之上的位子都是满的,皇上就是想封妃也封不了啊。可是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里子面子都丢光了,劝有何用啊?”
太后恨铁不成钢的盯着景娴,看你平时手拿把掐的把皇帝管得溜溜的,六宫这么多女人也没一个敢炸刺,怎么这会儿说没办法了?你骗谁呢?摆明了不想趟这个浑水啊。不过依魏氏所言,那拉氏今年就该被废了,这浑水你不趟哀家也会把你踹进去!
凤凰断翼
“哀家不管,反正这两个女人绝不能带回宫去。”太后横了一条心,死活也要把景娴推出去挡灾。
景娴轻轻的拨自己的指甲,突然转头盯着太后看,直看得太后全身发毛时才说:“太后啊,您说若是我派人把这两个女人都杀了会怎么样?”
太后哽住了,怎么样?还能怎么样?这要是换成别人肯定会被废了啊。不过如果是这个那拉氏就不一定了吧?她手上的血滴子可不是吃干饭的。这么想着,太后心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皇后,你……你想干什么?你可别胡来啊。”万一这那拉氏把皇帝杀了,再找个人易容成皇帝怎么办?
景娴起身说:“干什么,我还没想好。好了,就依太后之意,儿媳去劝劝吧。”说完一笑,转身就走,边走边说:“了就是好,好就是了!太后啊,只怕从今一别,大清也就不会再有继后那拉氏了。大清后宫没了我那拉氏,也就再没人能管住皇帝了……您可要多多保重啊。”
太后看着皇后走远,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有心要喊她回来却又发不出声音。突然之间她头痛无比,头痛之时,那拉氏的声音清楚的传进耳中:“凤凰泣血声渐歇,折颈断翼与世别。可叹千载红尘尽,自此天人永相决。”
太后捂住头,死死的闭上眼睛,眼前有无数的画面闪过,最后定格成雍正爷暴怒的脸,雍正爷大骂:“钮祜禄氏,你好大的胆子,竟然逼景娴去顶撞皇帝,你可知我大清所有气运都在景娴一人身上,景娴一死,大清气数尽矣……”
所有的事情,前生今世,上下百年,那拉氏的下场,永基的下场,自己的下场,大清的下场,一下子都涌进太后的脑子里,太后突然之间明白了雍正爷的意思,她大力的拍桌子:“来人……”
晴儿冲进来:“太后您怎么了?”
太后喊:“快去,快……快把皇后拦住,叫她回来……”说不了几句就晕了过去。
等太后醒来时才知道,皇后断发谏君,皇帝大发雷霆,命诸皇子押皇后回京,幽禁于静室之中,收回所有册宝。而那两个□□也从此消失,并未带回宫去。太后捶胸顿足但悔之已晚,她数次召见皇帝想挽回此事,怎奈人力无以回天。自此身体每况愈下,及至回京时已经一病不起。
咱们把时间拉回来啊!
景娴走出太后的屋子,回到自己的住处,命几个宫女太监用金盘托着凤印册宝,换上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这就准备上门去砸场子。到这个时空已经快四十年了,终于可以了结这一切了。
景娴出了门,往皇帝住的地方走,但没走几步就被晴儿拦了下来,晴儿很着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后晕过去了,请皇后娘娘回去照顾太后吧。”她偷听到了太后与景娴的对话,知道要出大事,因此拼命的拦着不让景娴走。
景娴叹气:“晴儿,回去吧,太后还需要你照顾呢。”
晴儿大喊:“太后需要晴儿照顾,那太子、小十、十三也需要亲娘啊!”
景娴点点头:“你说得没错,但我身为皇后,也有皇后的责任,回去吧晴儿,以后十二十三和孝就拜托你了。”说着绕过晴儿接着走,晴儿被几个太监拦住不能追赶,急得大叫:“皇后娘娘三思啊……”
景娴就这样带着一帮下人,一路过关斩将,连番斥退了挡路的老臣、宗亲皇子皇女之后,在弘历居住的门外,被永瑜拦了下来。
“永瑜,你拦我做什么?”景娴问:“难道皇上如此荒唐,我不该去管吗?”
永瑜此时也是怒火中烧啊,一则气孙子不争气,二则更气这个皇后做事不顾后果。皇后若是顶撞皇帝被废了,那太子该如何自处?万一连累永基怎么办?他沉着脸说:“皇额娘,皇父有错,自会有御史言官上书,就不必劳动皇额娘了。儿臣这就进去劝阻皇父,拼了一死,也定可令皇父改正。”
景娴看着他,突然笑了一下:“永瑜,你难道不知这于你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最后一场戏
听景娴这么说,永瑜脸色变了一下。他看看四周的奴才们,确定没有外人才说:“皇额娘的话不假,但皇额娘当初也说过,无论永瑜有多大的来头,有多大的本事,今生今世,永瑜就只是一个汉家包衣之子。永基为君我为臣,如今皇额娘不顾后果万一连累了太子,我这个臣下又怎好坐视不管。皇额娘还是回去,皇父这里儿臣自会去劝,劝不了有御史言官,再不行还有祖宗家法。”为了永基,他今天是打算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