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大面子的弘历快速的送走了永琏而后打道回京,南方也不去了,他可不想再丢几回人。
如今的大清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威名远扬,却单单为了头发和一双脚丢脸,弘历怎能不气?
“朕已经跟永琏说了,到了外国先把头发改了。”弘历道:“反正天高皇帝远,谁敢说什么。”
景娴愕然,你就是皇帝啊,天高皇帝远,亏你说得出来!
凤鸣笑:“这话不错,我的手下出海做生意时都是戴着假发的。”
凤翎还没说什么,空间一阵动荡,连弘历都感觉到了。
景娴皱眉,伸手挥了一下,动荡停止,而后,凤翎与凤鸣一闪身就消失了。
弘历回过神来问:“娴儿,刚才……”他还没正式修仙,曾经的仙君记忆不多,对这些事似懂非懂。但是刚才那一阵动荡,他还是能感觉到的。那是种出于本能的臣服、畏惧和向往,与从前景娴及六仆带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
景娴正在与和孝传音问怎么回事,和孝说空间里好像有几个人同时渡劫,这才震动了外界。好在凤玉坚固,不会有问题。
弘历见景娴不答,只能自己去想。景娴身边有六个形如鬼魅的手下,个个利害无比,永基是一条龙变的,出生时天上的惊雷闪电,而且当时好像那六个人也在场,自己救白龙时身上的红光,永基从小学习的奇怪功夫,和孝大异于常人的聪明理智,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他说明了什么,可究竟是什么呢?
景娴……这样的景娴……真的是他知道的那个景娴吗?
后宫传奇令妃?
景娴有心想去凤玉里看看,却因为弘历在场没有去成,从此之后凤翎与凤鸣就再没出来。
关于这个蓄发和放脚的问题,大臣们讨论了一个年关才有结果。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汉臣里大多数都是同意的,反正大清自改革开放之后已经改了不少东西,索性都改了也没什么。而且他们也觉得光头不好看,冬天还费帽子不是?女人放脚不放脚的无所谓,反正现在的女人地位越来越高,脾气越来越坏,放了就放了吧。满臣里持反对意见的也不少,大多都是老顽固,后来考虑到皇帝封闭海关锁国停止改革将会带来的影响也就同意了。毕竟头发长短不影响吃饭,改革通商要是停了他们的损失谁来赔啊?
于是,乾隆十九年开年弘历头一道圣旨就是在全清之内,男子蓄发,女子放脚。此旨一出,又是天下哗然,但同样是骂的人少,夸的人多。满人高兴,总算不用光脑门了。汉人高兴,自家闺女不用遭罪了,也算皆大欢喜吧。
还没出正月,和孝又来劝景娴:“我说皇额娘,我的亲妈,你什么时候把十三爷生出来啊?这还珠都要开场了。”
景娴看她,问:“还珠是什么?”
和孝叹气:“和那个梅花一样,你自己算算。”
景娴从进入金之境界后就很少动用法力以避免因果纠缠,听和孝这么说只好去算,一算之下大惊:“梅花烙?还珠格格?这是什么东西?正史上根本没有啊?”
和孝道:“你也知道那个硕亲王来路奇怪吧?正史之上从康熙之后就再没有异姓王的存在,可是在这里却是雍正封出两个来。兰馨是梅花烙里的公主,至于还珠么……一旦那个私生女长到十八岁,她就会来京城,那时还珠就开场了。”
景娴切了一下:“她们来不来,与我生孩子有什么关系?”
和孝说:“梅花烙和还珠以及之前那个新月格格都是后世里某个作家写的小说,也就是话本。可以说是这个空间的存在力量之一,必须要发生发展完结,不信你再算算。”
景娴动用法力,又算了一下之后皱眉:“是永琮所在的那个正史后世?怪不得新月一个格格会爱上老男人,硕王福晋会换儿子,那还珠……弘历怎么可能抽到那个地步?”
和孝笑眯眯:“这就是传说里的脑残啊。”
景娴又看看内容,摇头:“弘历不可能被两个丫头耍弄的,你这戏唱不起来。”
和孝还是笑眯眯:“所以嘛,我才要你尽快怀孕,带弘历修仙,到时候把他往凤玉里一丢,咱们随便找个人顶缸不就行了?”
景娴想想,点点头:“这倒也行,反正与正史无关。”
说来说去,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怀孕。
怎么怀孕?真让弘历睡了自己?还是再找个人来替自己?
景娴很烦恼!
不过,后宫里其实有个人比她还要烦恼。
谁?令妃啊!
如果说要评选乾隆朝后宫里最坚强,最励志,最传奇性的妃子是谁,那就是令妃魏氏了。
令妃魏氏,本为元后宫中的一个洗脚婢女,被元后推荐成为贵人,一度得宠升为嫔,赐号为令。后来借圆明园大火救皇贵妃有功被封为妃,曾掌管宫务,这可算头一份儿了。
说她坚强,是因为她在元后葬礼上被皇帝大骂险些赐死陪葬,可她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冷宫里爬了出来,直接爬到了嫔位,可见其手段之高明。
说她励志,是因为她在乾隆初期入宫,一直游走在太后,元后,皇贵妃,高氏贵妃,愉贵妃及后来的嘉贵妃金氏等几大宫妃势力之间,竟是一直能立于不败之地,反而越爬越高,可见其为人之圆滑世故。
误会的循环
说令妃传奇,倒不如说奇怪,奇怪在皇帝对她的态度。你说皇帝宠她吧,可一个月也不见她侍寝几回。说皇帝不宠她吧,又怎么会封她为妃还让她掌权?而且,之前有那么多包衣出身的妃子都抬旗了,为什么这个令妃就一直不能抬旗?哪怕抬进最低的蓝旗也行啊。
令妃烦恼的也正是这个抬旗的问题。
包衣奴才!多么耻辱的身份!她一定要抬旗,她一定要成为真正的旗人,那样她就能生孩子了。对,生一个孩子,再把她的孩子推上皇位,她要爬到这个后宫里最高的那个位置上。
可是……怎么抬旗?立功?当年一把圆明园大火差点要了她半条命,难道还要再烧一次?
令妃想了很久,决定找个帮手。
永瑜已经废了,没用。老三老四老六老七老八都不行,那就……只剩下了五阿哥永琪。
好在永琪也是住在宫里,而且一向没脑子,令妃很顺利的就拉拢了他。
说到永琪啊,景娴与六仆……包括永基等人都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不,也许说是生物更好。
做为一个皇子,从小到大永琪可以说是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虽说与景娴教其他皇子的东西不太一样吧,但最起码的四书五经还是学了的。学习了中国的汉学之后,最起码的人际交往、尊卑有序应该是懂的吧?可是这个永琪却根本不懂,从小到大狂的没边不说,仗着太后宠爱连景娴这个皇后都不答理。虽说后来改了不少,但他那时不时犯傻抽疯的毛病一直没好。在宫里排斥永瑜倒还罢了,连永基这个准太子他也没放在眼里,无论何时只要他见到永基,总能找到些理由训永基一顿。
对此,咱们心胸宽广的白龙太子(你确定?)表示无奈与无视。做为一个活了好几辈子的龙神,现在修了魔道,日后可是要成魔做圣的,他才懒得与这个脑子进水的小子过不去呢。
事实上呢,永基只要把永琪的做法告诉弘历,护短的傻阿玛就自动去帮宝贝儿子出气了,哪用得着他出手啊。
而这种情况被永瑜知道以后,永瑜往往会认为永基和弘历是在帮自己出气,于是永瑜越来越觉得永基也就是胤礽已经原谅自己了,于是永瑜就总是往永基身边凑,于是永基就各种躲避,于是神出鬼没总是盯着永基不放的永琪又跳出来训永基或欺负永瑜,于是……大家懂的,循环就是这么形成的。至于是好是坏,不好说啊!
永琪的表现确实很奇怪,而且自从十二永基出生之后就更加的怪异。他与所有兄弟都不亲近却又从未做过任何危害兄弟们的事情,他对景娴这个皇后并不如何尊敬却又很少在背后说景娴的坏话。令妃对他的拉拢与讨好他没有反感却也没有拒绝,反倒是颇有几分与令妃同流合污的表现。可是据凤翎说,令妃很多谋害别人的计划又都被这个永琪还破坏,真是让人摸不清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