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报了官,府衙正派人来了,嘉让起身,看着崔鹤唳,浑身依旧止不住的颤抖。
“这绝不是寻常的劫财杀人,一定要给死者讨一个公道。”说完便两股颤颤地走出了房门,在外干呕。
崔鹤唳听着十七的回禀。
“这二人说是从肃阳仓县大牢逃狱而来,本藏匿在京郊,实在没有银钱就抢劫偷盗,说这爷孙俩看着孱弱,便抢了他们的盘缠,没想到他们要钱不要命,就把他们杀了。”
崔鹤唳觉着没那么简单:“将他们抢的东西拿来。”
崔鹤唳看着眼前的几枚碎银还有一只手镯,手镯做工粗糙,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定是里头铸成了空心的,手指滑擦了几下,交由十七将镯子打碎。
质地廉价的桌子碎成几瓣,而中间却露出白色的布料,十七摊开布料,身形微晃,把布料呈给了崔鹤唳,崔鹤唳看完,面色不由沉了下去。
是沧州兵营的消息!
这爷孙俩也算是为了自己而死,沧州之事,不知皇上知晓了多少,赵彤的情况恐怕不容乐观,不过并没有消息传来,应该是周旋得不错,至少明面上并未摊牌。
如今万烨的爪牙雇凶杀人,说明这万烨还是没有掌握有力证据,自己尚有可回旋的余地,看来朝中这些个老狐狸不得掉以轻心。前方貌似已经迷雾沉沉,一团乱麻。崔鹤唳理了理心神,想着接下来的对策.......
“将军,可需要联络贺兰世子?”十七忧心忡忡。
“暂且不用。你且把应嘉让找来,我有话问她。”崔鹤唳摆了摆手让十七退下。
十七带着嘉让来到崔鹤唳所住的驿房,崔鹤唳气势十足的坐在桌边,嘉让一进门便给崔鹤唳弯腰见礼:
“多谢张兄今日救命之恩,嘉让无以为报,若是用得上我的,张宣兄你尽管说,我一定在所不辞。”崔鹤唳瞧着眼前这个嫩得能掐出水的少年,真想带着他去操练场,每天练功扎马步,最好是练得黑壮一些,现在瞧着真是让他不顺眼,心里奇怪极了。
“你可知那两个歹徒抢了这爷孙俩什么东西?”这只手镯若她知道,届时府衙审理此案却不见了,那么定会让人有所怀疑。
嘉让呆呆的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崔鹤唳放下心来,看着她被吓得面色苍白,到现在也没缓过来,崔鹤唳不禁面色柔和了下来,“回去好好睡一觉,别想那么多。”男人有些生硬的安慰着她,嘉让点点头,随着父亲派来的人回了府。
第二日,抚恤金与沧州爷孙被害二事一并交由大理寺审查。抚恤金一事由崔鹤唳崔将军出面,户部姜大人提供文书。
金銮殿上修文帝看着手中的折子,表情微妙,扫了一眼大殿之中的臣子,缓缓开口,声音不怒自威:
“据朕所知,这柳青严还是万爱卿的学生,怎么?万爱卿觉着该当如何啊?”
“回陛下,臣失察,既是臣的学生犯了错,自是臣这老师不称职,该当如何,臣绝无二话。”
老狐狸既然示弱,皇上也得给这个臣子应有的体面,若不是动摇社稷根本的事儿,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
朝堂上姜大人上书请罪,安置烈士家属,且处置及时,但依旧功不抵过,贬至胥兰任职。
倒是应府的小儿子此番有功,修文帝特此吩咐户部论功行赏。
朝中众臣也知姜家此番实属无妄之灾,做得好自是分内之事,一旦做不好便是个背锅的,谁让他在万烨手底下任职呢,这是他目前该有的处境。
应有期心中暗叹,姜宜舟与他是多年好友,此人确实有仁义之心,但不够精明老练,官场这虎狼之地,即使这次皇上不追究,难保下回摔得更惨,贬到胥兰那种民风还算淳朴但不够富庶的地方上,也算是对他有所裨益。
抚恤金一事得以解决,该查办的查办,该革职的革职,大理寺已拟定成册。但沧州爷孙被杀一案却实在恶劣,大理寺最后派官员从爷孙沧州老家走访调查,却是牵扯到了沧州一名官员因抚恤金一事对爷孙俩痛下杀手,并且杀人凶手已经畏罪自杀,最后捉拿了沧州涉事官员,抄家下狱,以儆效尤。
这事儿揭过去,便是边关大事。
戎狄集结一众草原部落,大举来犯崤关以北的静山,如今正是各个游牧部落水肥草丰的季节,戎狄的粮食储备虽多,但毕竟冬天是他们的一大难关,若是从大齐手里夺下静山,那里的天然物资众多,近五年来游牧部落过冬的粮食都不用愁。
大齐虽是泱泱大国,可到底也不能彻底灭了不同族不同源的野蛮草原人,他们分布甚广,派系众多,土地也大多贫瘠,权衡利弊之后确实不宜大动干戈,毕竟大齐的西北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丹沙国,过了几年和平日子,虽是保持着表面的友好,使臣往来。但没谁能够保证对付了戎狄之时,丹沙不会插上一脚,跟大齐作对。
兵部侍郎蔡大人进言:
“陛下,臣有本启奏。”
“准奏!”
“戎狄一部现如今攻打静山,松岐等地,作奸犯科,静山守城少将迎击敌方战死,现如今只有老将沈将军镇守,沈将军如今身体每况愈下,臣恳请陛下派出崔将军前去迎击,早日还大齐边境一个安宁。”蔡大人满脸正色,掷地有声。
修文帝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万烨,又看了看崔鹤唳,最终还是采纳了蔡大人的建言。
“崔卿,你怎么看?”修文帝话说一半,神思松容却带着几息审视的看着崔鹤唳。
“戎狄虽不至是大齐的心腹之患,却也是肉中之刺,若是不及时拔除,恐烂在肉里,更难剔除。臣愿听命吾皇,将戎狄赶回洛河以北三百里之外。”
“好!虎父无犬子,是崔家好儿郎。崔鹤唳听命,朕派你前往崤关,助沈将军击退戎狄。”
“是,臣领命。”
这一场信任之战,无疑,崔鹤唳过了修文帝的考验,散朝之时,崔鹤唳与万大人相视一笑,这笑容下的隐晦就不言而喻了。崔鹤唳随万大人一前一后出了大殿,万大人却好以整暇的在外头等着崔鹤唳。
“万大人可是在等下官?”崔鹤唳不卑不亢,杀将的气势在老谋深算,久居高位的万烨面前也不落下风。
“崔将军真是后生可畏啊!”万大人极满意的看着崔鹤唳,若是不知个中缘由的人听起来,仿佛真是官场老前辈对年轻官员的盛赞。
“万大人过奖,下官也不过是为名为利,俗气得很。”
闲聊不过几句,将要走时,就见刘公公朝着崔鹤唳的方向走来。
“崔将军且慢,皇上御书房请将军商议前去崤关事宜。还请将军随杂家来。”
“有劳公公带路。”
......
回府之后的崔鹤唳交代了带兵名单,十七见主子心里似乎还装着什么事,想着方才夫人的话,还是打断了崔鹤唳的沉思:
“将军,夫人让您过去一趟,应该是要交代一番。”
“嗯,我现在过去。”
崔鹤唳来到后院,便瞧见母亲在抄写经书,自从父亲死后,这经书便成了母亲的精神支柱,断不得。
“母亲,儿子来了。”在母亲面前,通身难以接近的气势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一个孩子现如今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柔和。
“肃玠,走之前为你父亲写一卷吧。”崔夫人没有抬头,只是冷冷清清地说着没什么起伏的话语。
“母亲,儿子三日后启程,这几日会在京郊操练场,母亲定要保重身体,等儿子为父亲平反。”说着声音便有些沙哑。
崔夫人终于抬眼看向崔鹤唳,眼里闪着泪,隐忍颤动。“要你父亲死的人你动不得,内鬼也揪不得。鹤儿,听娘的话,无论报仇与否,你都要尽力保全自己,好好活着,明白吗?”
“母亲!您让我好好活着,您自个儿可有好好活着?您且等着,要不了多久,儿子定要报了父亲与大哥的仇。”
“娘知道你是要成大事的人,可千万要保全自己,切记,位子上的人生性多疑,你与贺兰世子交往不可过密。”
“母亲不必多说,儿子知道。儿子先为父亲抄一份经书吧。”
......
嘉让回去之后听得沧州爷孙的案子的凶手已伏法,说是沧州一名官吏买通的肃阳沧县两名犯人前去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