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指路,池萦之出钱,两个人在靠近东华门不远的热闹集市中寻到了一处生意极好的小食摊位,两人包下一张木桌,就在人来人往的长街旁边打起了边炉。
跟过来的宣王府便衣侍卫和徐长史众人,坐在另两张木桌上瞪眼看着。
热气腾腾的汤水在冬天的夜风里升腾起乳白色的雾气,雾气朦胧了眉眼,周围贩夫走卒的叫卖声,车马往来的嘈杂声都化作了京城夜市的热闹背景。
一盘用刀削得极薄的鲜红卷片羊肉盛放在黑漆托盘里,宣王吃得眉开眼笑,脸颊鬓角透出热汗,“宫里御膳房的菜看起来摆盘漂亮,盛上来的速度太慢,吃到嘴里都是冷的。哪有街边现做现吃的滋味鲜美。是吧?池老弟。”
池萦之在宫墙下吐得狠了,此刻喝了碗羊骨汤,又叼着一块羊肉细细品尝着,鲜活的滋味入了肠胃,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宫里的菜品还行吧,我不怎么挑食。”
她夹着一筷子鲜红的羊肉在汤炉子里涮着,感慨着说,“只要别像你家那位哥哥似的,非得往我嘴里塞鸭蛋就行。”
宣王捧腹大笑起来,“得家兄亲手喂食,这是何等稀罕之事,就算吐空了胃袋也得吃啊。”
宣王笑够了,戳着锅里的羊肉问了一句,“说起来池老弟,你大晚上的进宫找我哥,究竟是要干嘛呢。”
池萦之捞羊肉的筷子一顿。
两个人连吃带闲扯淡,扯了半个多时辰,可算是问到正题了。
“找你哥有事要谈。“她淡定地说,”下午在宫墙边,不怎么方便摊开来讲。”
“哈哈哈……”宣王摸着鼻子笑了,“现在挺方便的,池老弟说来听听?”
宣王可以和她称兄道弟,她可不敢贸然和皇家几兄弟搭上关系。
宣王行六,她在外头按照民间的惯例叫法,称呼六郎。
“还是先说曲先生的事吧。六郎方才说,你认识曲先生?”
“认识,当然认识。”宣王笑道,“天下的九品大宗师有几个?有名有姓的,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难得碰到个活的,当然个个都想招揽。就连我——”
池萦之听得筷子都掉了,“……你也想招揽曲先生?”
“不不不。”宣王矢口否认, “我倒是想,但我只是想想而已。上头那么多哥哥叔叔们,哪里轮得到我。再说了,”
他端碗喝了口羊骨汤,放了碗道,“曲先生如今跟着我父亲呢。”
池萦之这下真的惊到了。
她蹙眉问,“他竟跟了你父亲?我怎么记得他当年是跟着你哥入京的呢。”
“哈。”宣王用筷子指着她笑道,“说漏嘴了。曲先生护送我哥入京的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你居然知道?曲先生和陇西王府交情匪浅哪。”
池萦之便也拿起筷子,慢腾腾往宣王的座位处一指,“六郎也说漏嘴了。你竟不知道曲先生是我小时候的教习师父?看来你们的关系并不怎么亲近啊。”
宣王:“……”
宣王摸着鼻子把话题扯回来,“行了,曲先生的事到此为止。至少我知道他在京城的行踪动向。你哪天想找他,可以来问我。现在该你回答我的问题了。”
他摸着下巴,饶有兴致地又问了一遍,“究竟是什么样的要事,需要池老弟你夜访东宫,找我哥——夜谈呢。”
池萦之举起筷子,继续夹汤炉子里的羊肉,“宫墙下临别前,我对你哥做了一件事,六郎没看见?”
她淡定地说,“没看见的话,就不必问了;如果看见了的话,你又何必再问呢。”
宣王啪的把筷子往木桌上一放,倾身过来,“我瞧见了。”他小声说,“就是瞧见了,惊讶于池老弟你的胆子,这才追出来。”
他捂着嘴小声问,“你当真看上了我哥?我听他们议论说,今天宫宴之上,你戴了叮当乱响的金铃铛手钏,特意跑到我哥面前转悠,吸引他的注意?”
池萦之:“……”
她想起了静室里的强取豪夺戏码,被逼迫戴上的金铃铛。
她在现实里不过稍微变通了一下,怎么感觉就变味儿了呢。
真是流言可畏哪。
“话说反了。是你哥先看上了我。”哑口无言半晌,她最后分辩了一句。
宣王若有所思,盯着池萦之上上下下打量了片刻,哟地笑了,
“我想起来我哥的原话了。——‘美貌可爱’。”
他盯着池萦之被热气蒸得湿漉漉的黑长睫毛,秀气的鼻梁,嫣红的嘴唇,手指搭着下巴沉思,“只看脸的话,确实挺可爱的……”
“六郎问满意了吗?”池萦之用筷子搅着汤炉子,“羊肉都捞完了,汤也吃得差不多了,六郎打算什么时候送我进宫?”
宣王把汤碗竹筷往桌上一丢,潇洒起身, “现在就走。”
旁边木桌坐着的几个便衣王府侍卫急忙跟着站起来,把周围拥挤的集市人群驱散到两边。
池萦之跟着走了几步,感觉方向不对,往斜背后一指,“我怎么记得皇城在那边呢。”
“皇城是在那边。但我家在前头。”宣王回头打量了她身上一眼,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池老弟啊,看你穿的这身配色古雅、式样庄重的大袍子,你晚上去东宫,是打算给我家太子哥哥进谏呢,还是讲学呢?”
池萦之:“……”
池萦之:“有劳费心了。”
“不客气。”宣王率先走在前头,在热闹的集市中央悠闲踱步, “只愿池老弟记得今晚我为你费的心思。等下进去了东宫,别辜负了我一番苦心就好。”
池萦之落后两步跟在后头,走了一段路,越想越不对劲。
宣王这人性子如何她不了解,但以今天的反应来说,忒怪了。
自己现在是什么身份,藩王世子。
藩王世子,一个少年男子,对他亲哥‘心怀不轨’,当面亲了他哥一口不说,晚上打算跑去东宫继续不轨。
宣王作为亲弟弟,不但不阻止,居然还火上浇油,唯恐天下不乱,喂她吃饱了,给她送衣服,送她进东宫……
池萦之脚下一个急停,站在路边转角处不走了。
走过了两条街,离开了人来人往的热闹集市,前后都有便衣侍卫把守着,此处小路僻静无人,正适合讲话。
“宣王殿下,”池萦之换了个称呼,“臣夜访东宫只是为了私事。殿下做人兄弟的,却为什么如此热衷地帮助于我呢。”
宣王坦然地走过来两步,拍了拍她的肩膀,叹道,“别多心。我也只是为了我的私事。”
池萦之:???
“我这位太子哥哥是什么样的性子,你刚来京城可能不清楚。但我……唉,是深受其害啊!”
宣王叹息,“我这个人呢,没什么大志向,平时也就爱听个小曲儿,看些新排的歌舞,结识结识青楼里的漂亮小姑娘。但我哥这人呢,他自己不爱亲近女色,也不许别人喜欢,以兄长的身份整天拘着我这弟弟,跟我老子似的!”
池萦之听到这里,隐约悟了。
果然听宣王继续道,“池老弟啊,今晚送你去东宫,不只是帮你,也是帮我自己。若是你能一举拿下了我哥,他连男人都碰了,从此以后,我看他还有什么脸教训我……”
“走吧。”池萦之听明白了,催促宣王赶紧回王府给她拿衣服。
宣王看起来怨气颇深,话匣子打开就合不上了。接下来步行回王府的路上,跟她喋喋不休地抱怨了太子爷一路。
半个时辰后,在宣王府里换好了衣裳的池萦之看着自己的新造型,陷入了沉思……
宣王这货,跟他哥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怨?
竟然把她打扮得如此风流且撩骚。
寒冬腊月的,只穿了件轻薄的湖色杭绸春杉,外加一件薄如蝉翼的绯纱罩衣。衣襟开口极低,拢都拢不住,露出了一小截漂亮的肩胛骨。
发冠拆了,垂落的乌发两边扎起,编成了七八股辫子,每股辫子都编进了细细的金丝带,最后用一根粗金丝发带系紧束好,白玉簪固定,碎发垂落耳边。
——那白玉簪是南唐士子最近流行的骚气款式,尾部也缀了个玉兰花的小铃铛,走起路来叮铃叮铃轻响个不停。
独自站在内室半人高的穿衣铜镜前,池萦之倒没太注意露出来的一小截肩胛,而是伸手抚过失去了立领遮掩的喉咙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