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作为今天贾府贵客的将军府,黛玉和李长安才刚起身, 李长安呵欠连天,伸手一拉黛玉,直接把人拽到怀里, 又倒回床上。
黛玉伸手推了两下,有些无奈,不由得失笑。
“你这是做什么?时辰不早,咱们该出门了。”黛玉哭笑不得, 觉得李长安有些赖皮,可心里又不知从哪里生出一些宠溺。
这个人,在外独当一面,是人上人,那些朝廷命官见了都要礼让三分,连一向自视过高的荣国府也不例外。
那日在荣国府,黛玉终于知道贾老夫人不惜一切都要保住贾府门楣的缘由,不为别的,只为在京城这贵胄云集的地方,不向人低头。
只可惜,造化弄人,如今的荣国府,哪里还有昔日的风光。
伸手去勾了一下李长安的头发,黛玉笑弯了眼睛,难得纵容他赖床,索性陪着一块,毕竟,李长安还愿意在她面前露出幼稚的一面。
“不出门了”
“你要不想,那就不出门了。”
窝进李长安怀里,黛玉轻笑一声,感觉到李长安的笑意后继续道:“那地方住了好些年,倒也看遍了,你若想去看看,那倒也无妨。”
“早闻那大观园不一般,不是人间之物,如今瞧着,倒是该去看看了,而且,应是美人——”
“你——!”
黛玉抬头,也不管自己磕到了李长安的下巴,秀眉拧着,愠怒道:“你、你是存心要拿我逗趣?”
“哪敢哪敢,大观园里的潇湘妃子都被我娶进了家门,旁的,我哪里还看得进去,眼里心里也只容得下你一人。”
“你怎么知道?”
惊讶的看着李长安,在大观园里,几个姐妹凑在一处,闲着无事便办了几次诗会斗诗,她这潇湘妃子的称呼也是在姐妹间叫出来的,李长安上京时,诗会的事,早就搁下了。
李长安是从哪里知道的?
“紫鹃还是雪雁和你说的?”除了这两个丫头外,还能有谁?
见黛玉一脸认真的模样,李长安失笑,倒是不赖床了,坐起身道:“那天紫鹃和雪雁说了去贾府的事情,便提了一句,我恰好听到,便问了。”
“你问这做什么?”
黛玉跟着起身,伸手理着微乱的头发,歪着头道:“你若想知道,改日我说给你听。”
谁知话音刚落,李长安便握住她的手:“从前未能多陪着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从前你与那人是木石良缘,有缘无分,如今我和你成亲,那就是天注定的缘分,总想……”
在北疆一年,李长安夜里想得最多的便是黛玉的事、家里的事。
越想越觉得,他要能早一些遇上黛玉该多好,那便是从小在一起的情分,她的一切都有他在,也不会受了那么多委屈。
“你想什么?”
“想和你多待在一处。”
轻笑一声,李长安穿鞋下床,拿了挂在屏风上的衣服穿好,朝外喊了一声。
早在外面等着的紫鹃和雪雁闻声进来,见到黛玉还披散着头发,不免笑了起来——她们家姑娘可被李长安带坏了。
看看如今的脾气和性子,越发的任性。
“姑娘,今天穿这件?”
“恩。”
看一眼紫鹃手里的衣服,黛玉点点头,这翠色的裙衫,遇着夏日倒是般配。
走至屏风后换了衣服,黛玉在镜子前坐下,伸手拿了耳坠,偏过头仔细给自己戴上,又看了眼那边正在擦脸的李长安。
“唐伯那边可准备好了?”
“早准备了,就等着我们出去。”李长安答了一句,瞧了一眼黛玉身上的衣服,不由笑了起来:“少得见你穿这颜色,倒是好看。”
闻言黛玉不由笑了下,她的确是在李长安面前少有穿这般轻薄的颜色,而且两人相处时,多是秋冬,去年一整个春夏时节,李长安都在北疆,哪里能见得了。
仔细想来,这算是两人一块过的第一个夏天,连……
早过一阵,便道七夕了。
“姑娘?”紫鹃见黛玉走神,轻唤一声:“这脸上倒是补些胭脂就好了,这段时间,姑娘气色越发好,连水粉都省了。”
“好像是……胖了些。”黛玉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端详了片刻,突然道:“还好身上不见丰盈,不然夏日里穿衣还不看得更明显。”
已收拾好的李长安听到这话,不由走到她伸手拿了黛粉,轻轻替黛玉描了眉。
四目相对,李长安手停下来,嘴角不自觉上扬,见黛玉眼神微动,又凑近了一些继续轻描。
一边的紫鹃和雪雁对视一眼,悄悄退出房间。
“你这是做什么?”
“替你描眉,看不出来吗?”
黛玉轻拍他胳膊一下,认真道:“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和我说?早上醒来心情便这般好,定是有什么事。”
“的确是有件喜事,你——”
“可是扬州传来的?还是,裴大哥定下了日子?”黛玉见李长安卖关子,追问道:“你再不说,我可不听了。”
李长安放下笔,伸手捧着黛玉的脸,低声道:“当年大哥的案子,破了,爹亲自带人抓捕的人,而且……一网打尽,整个金水镇的衙门都没跑掉。”
什么?
整个金水镇的衙门都牵扯进了这件事里?难怪当初李长安没有轻举妄动,连李重都不曾出手,原来是……
那岂不是连扬州府衙都有牵扯?
见黛玉眼神,李长安又点了一下头:“是,扬州衙门里,也有人。”
“大嫂一定很高兴,大哥全下能安息了。”
话音才落,黛玉便被李长安一把抱进怀里。
微怔片刻,立即伸手抱住李长安,黛玉微仰着脖子,无声的拍了拍李长安的背——李西京的死是李长安心里一辈子的遗憾。
这个遗憾没有办法弥补,但能让当初害他之人绳之以法,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辛苦了。”
背后的利益牵扯和明争暗斗,李长安不说,黛玉也能想到是如何凶险,稍有不慎,那就是李家被牵连进去。
李长安不止花费了多少心思,才将这一张网收拢。
李长安埋头在黛玉颈侧,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五一快乐!!
☆、第六十六章
人情世故, 最是无常。
初进荣国府时,黛玉小心翼翼、谨慎自持,怕不知这贵府高门的规矩,让父母蒙羞。
等再进这地方时, 再多的感情却也被消磨掉, 黛玉从不是无情的人, 朝夕相处的日子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再来一回, 也不得不承认,这段日子, 不可能从记忆里抹去。
可如今, 昔日高高在上的荣国府竟然为了权力卑躬屈膝,主动请宴,只为了巩固自家的地位。
怎么瞧都觉得可笑至极, 可笑又可悲。
杯盏交错, 黛玉有李长安护着, 自是谁也欺负不了, 只是临到撤席在大观园里赏景时,黛玉坐在那儿有些恍惚。
紫鹃和雪雁岂能看不出黛玉的心思,对视一眼, 只得轻叹了一声。
“将军真是年少有为,才及弱冠就已功名显赫,又得圣恩眷顾, 往后前程一片大好,当真是——”
“老夫人过誉,长安所做不过是为了家国太平,只有百姓太平, 天下方能长治久安,分内之事而已。”
奉承的话这一个月来,李长安听得够多了。
定远军左将军,官至二品,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命,可这些都是他用命换来的,还有多少在战事中丧生的人,就算是被追封,那也无福享受。
见贾老夫人有话要说,李长安倒也不避讳,直接问道:“老夫人可是有什么话要说?虽黛玉并非贾府的人,可也是您的外孙女,既是有这层关系,老夫人不妨直言,不必有所担心。”
从宴席一开始,李长安就看出这场家宴可不是单纯的吃个饭,做给外人看的,尽管有几分向外宣告贾府又有了新靠山的意味,可李长安不信,这个岁数的贾老夫人会这般单纯。
这一生里,贾老夫人什么没有见过,可不是十几岁的少女那样天真,真以为能倚仗李长安。
闻言贾老夫人面上闪过一丝错愕,对于李长安是越发刮目相看。
当初李家登门时,还未看出什么,可如今再看,李长安的确不是池中物,年纪轻轻能有这番作为,已经不是常人能比。
“贾府已今非昔比,他日贾府有难时,忘你能替老身保住贾府的血脉,留宝玉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