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奔西东(7)

林青悦茫然地看着谢易冉。

“他们学校为了拉人,说了他可以带两个人一起进去,只要过了咱们学校重点班的线,就可以不用多交钱,他说他问过祝文苇。”

“祝文苇不去?”

“要是我我就去了。”谢易冉笑了笑。

林青悦也笑了笑,“要是我我也去。”她说得坦坦荡荡,但是两人都清楚,只是因为,说的是他们,并非祝文苇,祝文苇不会去。

最后的结果,大概是,颜知路并没有带人进入他们学校吧。

林青悦却想起了另一位老朋友,“那十一呢?”

谢易冉看向林青悦,“她在几班啊?我忘了。”

林青悦停下脚步,“你忘了?”

谢易冉举手投降,“我也不知道如果知路真的推荐我,我会不会去,如果你非要在这个问题里面加上她这个影响因素,师妹,我去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不去的可能性。”

所有人都有默契,正如颜知路也不会为了祝文苇不去省城,祝文苇不会因为颜知路的邀请而去五大名校,谢易冉不会因为十一放弃去省城的机会,林青悦同样没有因为卫之虞放弃一中,也不会因为其他任何人放弃去名校的机会。

军训依旧磕磕绊绊,教官教的严格,也敌不过七班是一个散漫的班集体。

林青悦早已预见自己的高中生活不会太愉快。

教官终于发了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但是凝聚力也没有汇集半天以上,班主任虽然也劝了,但是没有威慑力的班主任,说话只会让那群混小子打岔过去,阴奉阳违,嘻嘻哈哈之后没有任何改变。

倒是董宜月被教官赏识,军姿站得最好,也踏实诚恳,虽然个子不高,还是被挑选在最后汇演时举牌子。

得益于初中就开始被生活老师教叠豆腐块,林青悦叠的又快又好,但是她又不爱出风头,整个宿舍都是林青悦教过的,最后班主任和教官过来,选走了董宜月,董宜月本想推荐林青悦,最后却没有成功。

最后几天便是内务比赛和汇演,内务比赛马马虎虎,在林青悦看来还比不上一中的宿舍内务评比,汇演时大概班里所有人都上了心,所以走得还不错,没有机会送别教官,他们悄无声息地走了,高欣颖和董宜月倒是伤心,她们俩都和教官很聊得来,至于林青悦——她习惯了离别。

回家先洗澡,差点在浴室睡过去,林青悦心有余悸地出来,只觉得自己也的确累得过分。

高中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第 5 章

高中生活第一天,开班会,除了各种规章制度介绍,班主任还告诉他们,本周四摸底考试。顿时一片哀嚎,连林青悦都有些吃惊。

刚开学作业也不太多,林青悦虽然没有带初中的书,不过还是按照记忆简单复习了一下。她学的扎实,复习还是挺快的,不懂的就去问谢易冉,不过还是好好嫌弃了理科只考数学物理和化学,文科考语文和英语,居然不按照中考标准考政治和历史。

考得也并不轻松,第一门考语文和英语,或许是英语写得过于慢,最后英语作文只写了两句话就得交卷了。考试时间太短,林青悦心态却调整的很及时,立马开始准备理科考试。

理科的卷子也没做完,但还是比文科好很多,数学化学都做完了,物理最后的两道大题莫名熟悉,是去年北京中考物理最后两道压轴题——但是初中物理老师在讲《天利38套》的时候直接略过北京卷,原因很简单,难点和本省难点不同,和本省考试水平不符,当然,考纲不符的上海卷也是被略过的。最后剩了十来分钟,只剩下物理两道大题,林青悦深呼吸,然后将目光放在那道电路题上。

答起来却没有想象中困难,过程繁了一点,但是并没有用到没见过的公式,多换了几次元就顺利解了出来,时间剩的不多,林青悦便也看了看那道力学题,大概写了个初始思路,便是打铃交卷。

第二周周一成绩便出来了,班会课后成绩单打印出来,放在讲台上,想看的可以去看,林青悦有点逃避,前面人又挺多,想等着人少了再去,赵越走了过来,眼神奇怪看了林青悦一眼,“学霸!”

“啊?”林青悦也很奇怪。

程优顺走了过来,“你理综考得挺好的。”

林青悦默默翻白眼,中考理综150她考了148,她还不知道她理综考得好啊。

不过还是前去看了成绩……林青悦自己也被自己的成绩惊到了。

语文七百多名,英语一千四百多名——文科彻底崩盘的情况下,数学年级五十多名,化学年级十多名,物理年级一百多名,理科总成绩年级六十多名,最后她的总成绩都到年级二百多名了。

文科没怎么拉开分,理科倒是差得很多,后面一堆几十的分数,再如何都比不过林青悦的理科分数。

这个名次,其实应该是上了高中的一线的。

她又看向前面,董宜月班级第一,年级六十名,比进高中的成绩好,至于高欣颖和赵爽,成绩都一般,和进来的名次差不多。

又仔细看了看理科分数,董宜月三十几名,前面还掺了两个不认识的同学,第四名就是她,林青悦却又少见得有些开心,她去隔壁班找谢易冉,想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结果还是被深深伤害了——谢易冉比她考得高。

语文倒是比林青悦还少几分,英语比她高几分,文综差的不多,他做出了那道力学题,化学比林青悦低了两分,数学补了回去,虽然总名次只差了五十多名,但是谢易冉毕竟进了两百,而林青悦,还是两百多名。

有些郁闷地一起去吃饭,又遇到了季双,他也做出了那两道大题,林青悦听季双吹嘘,又听季双说他们初三把那两道题都做过了。

“老师不是说不用做吗?”

“闲的没事就做了。”

但是季双总成绩也没比得过林青悦,不说比林青悦更糟糕的文科成绩,他也是真的不细心,低级错误一堆,理科成绩并不比得上谢易冉和林青悦。

令人意外的是岳鹏健考了年级第一,甚至相传,理科卷子出了印刷错误,教务处主任一个考场一个考场去通知,第一个考场,岳鹏健本人坐靠门位置,教务处主任问他你怎么做了那道题,岳鹏健一脸淡定,“那个错误太明显,又是一眼就知道实际上该印成什么样子的。”

不过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太意外,岳鹏健初中也考过全年级第一……他们班考过年级第一的人太多,除了颜知路第一的次数一骑绝尘,岳鹏健、马铭轩、刘诺云,还有好几个人考过年级第一,初三班主任要大家以自己的最好名次来要求中考名次,结果在那张打印出来的单子上,就有十来个人后面写着一。

相熟的人中,马铭轩考了年级前十,刘诺云和祝文苇也进了前三十,倒是邓云蔚和郁言欣考得没有进高中的成绩好。

生活井然有序地进行,和初中时候一样,由梁施云的母亲牵头组织了每周接送学生的班车,只不过这次林青悦终于没有被遗忘,车上的成员换了人,林晓梦去了实验,还有一堆人去了省城,剩下的人里,最熟悉的反而变成了梁施云和姜夏语,还有一个初中并没有参与班车,高中因为父母工作变动被纳入的许重闻。

另一点也和之前一样。

谢易冉依旧每天早上和林青悦打电话。

初三带来的习惯了,住宿生男生女生之间关系好,经常晚上打电话,一个宿舍四个人,有时是颜知路,有时是谢易冉,有时也是季双,十一点多作业写得快要崩溃的时候,几个人之间都会说话,聊聊天,纾解一下心情,甚至少见的学校因故停电学生被迫回宿舍的时候,十点多男生泡了泡面,还会打电话给林青悦让她们下来吃泡面。

但这和谢易冉与林青悦的电话不同,林青悦在睡前突然想起自己忘了写化学题的某个晚上,她定了闹钟等着宿舍楼一开门就冲回教室写作业,那个时候谢易冉习惯早上先回教室放书包再去跑操,一开门看见林青悦也吓了一跳。后来林青悦想要早上来背英语课文,拉谢易冉一起,谢易冉也欣然应邀,至于早上的那个电话,不过是为了避免两个人赖床,闹钟响了自己醒了却又迷迷糊糊睡过去。

上一篇:一明一灭一尺间下一篇:大白兔奶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