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礼貌向老师道谢,离开了教室。
既然出来了,那就一次性玩个痛快。
林青悦和母亲去了几个景点,又一起去了深圳,在深圳林青悦又接到了颜知路的电话,他问林青悦要不要一起回初中看老师,林青悦无奈,“我在深圳。”
颜知路很郁闷,“什么时候回来啊?”
“还有三四天吧……”
颜知路遗憾,“我们打算明天去。”
林青悦也挺遗憾,不过之后还有机会。
在广州的最后一天,林青悦查到了自己的面试结果,看着“通过”两个字在页面上,林青悦挺开心,知道自己在中山大学的预防医学专业上,获得了二十分加分。
回市里考完英语口语,林青悦的所有关于高考的考试也宣告结束。
所有人在默默等到高考成绩出来。
网页刷新了几次,林青悦终于看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605。
语文112,数学130,英语108,理综255。
全省位次六千多名。
还算不错的成绩。
父亲微信中的班级群已经报起喜来。
章欣颖考了六百四十多分,万梦考了六百三十多分,都比平时的名次高,考过了重点班很多人,与她们相比,林青悦的分数有点不够看。
林青悦挺开心的,这个分数加上加分,不出意外的话,自己能去中山大学读预防医学了。
其他人也开始聊天,谢易冉考了六百五十多,颜知路上了七百,祝文苇考了六百一,邓云蔚考了五百七。
而董宜月,她决定去复习。
傅莹问了问林青悦的成绩,最后也打算去复习。
填志愿,林青悦认真在提前批的自主招生批次里填了中山大学,又在一本批次里面填满了六个学校。
填志愿完成,几个人才在群里说起了自己填了什么学校。
颜知路第一志愿报了北大的经济学,他再次与状元失之交臂,但是依旧在全省前列。
白志虹报了南大。
谢易冉的分数够西交大,可是他不愿意去,最后报了川大的高分子材料。
季双报了北化的应用化学。
郑亚平报了杭电的计算机。
祝文苇报了中农的食品工程。
邓云蔚报了华农的茶学。
几个人居然没有任何一个报在本省的学校,而且除了北京那三个,真的是四散天涯了。
林青悦听他们聊天,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大家心都这么野,都不想在家乡读书。
后来他们又说起了薛嘉雯报了东南大学,岳鹏健则是报了北理工,林雨城报了人大,连田毅都宁愿报一个黑龙江的普通一本……总之,竟然真的没人留在省城。
除了郁言欣。
七月是林青悦的生日。
她和组员们一起吃了一顿饭。
颜知路送了一本绘本,白志虹送了个杯子,季双送了个工艺品摆件,郑亚平送了两本书,至于谢易冉——他忘记带了。
他们聚在一起时,林青悦与谢易冉的亲密就很不显眼了,六个人一直相当亲密,近乎无话不谈,闹过几次,也把关系维持到了现在。
开始出录取结果,林青悦先是看了几次录取模拟,本来不紧张,也被几次模拟弄紧张了。
出具体结果的时间在下午六点,林青悦一直在电脑前刷新,但是没想到——五点,她就刷到了自己的录取结果。
自主招生批次提前出结果,林青悦的心顿时落地了。
一个小时后,其他人也得到了录取消息。
那个时候,林青悦才真切意识到,他们,马上就要去不同的地方读书了。
何叶榕建了一个炒饭学习小组的群,拉林青悦进来,问大家的录取结果,章欣颖去了西交大,何叶榕和白雨来则都去了陕师大,只有林青悦,在遥远的广州。
那三个人兴冲冲说上大学也要一起约饭,林青悦想了想,“唉,我是没机会了。”
“哎呀,青悦,你是真的要走得越远越好!”
“其实初中我们班留在省城的都很少啊。”林青悦回道。
“你们班是不是都想着要去外面读书啊?”何叶榕问道,“心这么野吗?”
林青悦想了想,一班的学生,似乎都是这种人。
后来林青悦在街上和梁施云碰到了,梁施云去了合工大,许重闻报了华科。
颜知路组织做了一份蹭饭地图,林青悦也由此得知那些不熟悉的同学的大学,冯子晨去了复旦医学院,马铭轩在同济读书,刘诺云在南开,王辉勇和刘容晨在重大,龙泽弘在电子科大。
七班也有人在做蹭饭地图,林青悦看到的时候,就看见省城那里一堆名字,其他地方寥寥。
两份蹭饭地图放在林青悦面前,林青悦也再一次明显感受到了两个班级之间的各种差异——一班的学生是那种成绩不错的学生,但绝对算不上乖宝宝,他们不甘囿于小地方,所以都在往离家远的地方跑,而七班的大多数人,都留在了省城读书。
林青悦把两份地图发在了炒饭学习小组的群里,给何叶榕证明一班的学生的确心思都比较野,何叶榕倒是感叹,“你怎么不说你们都考到什么学校去了?七班大多数人能考到这些学校吗?”
哦——林青悦倒是忘了,他们拥有的选择范围,的确比七班大多数人多得多。
但是,哪怕是七班考得不错的学生,也倾向于在本省选择学校,而一班的大多数人,本省的学校只是用来填平行志愿的保底的。
第 30 章
七月底大家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都在九月后开学,不过谢易冉开学更晚一点,他们今年不用军训。
后来他们打算开学前一起去爬山。
毕竟今年刚高考完,凭着准考证还能免门票呢。
八月。
季双和郑亚平都有事,所以最后一行四人变成了颜知路、白志虹、谢易冉和林青悦。
在山下和邓云蔚吃了一顿饭,又买了吃的和帽子,林青悦提前背了士力架和脉动,其他人则是买了一堆小零食和几瓶水,四个人便开始坐车上山。
大巴停在缆车的入口处,几个人先去买了票,后来决定先吃点东西再上山。
谢易冉贡献出了他买的四桶泡面。
白志虹贡献出了她买的火腿肠。
颜知路贡献出了他买的榨菜。
林青悦……林青悦拿出了士力架,问其他三个人,只得到了三个人的齐齐摇头。
凑在一起,吃完了泡面,四个人收拾好垃圾,决定向山上进发。
先是坐缆车。
全程九分钟,爬升近九百米。
他们看着身下的茂密树木,不禁感叹。
越往上林木越少,灌木越多,靠近缆车出口的时候则是草本植物成为了主流。
他们下缆车的时候都被外面的寒气给了一击,瞬间拿出了各自背包里的外套。
最没有经验的当属林青悦,她只拿了一件薄外套,而且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是,她穿了一件七分裤,裤长刚刚到膝盖下方,连小腿肚都没有遮住,林青悦都快觉得冷死了。
颜知路和谢易冉都拿的冲锋衣外套,白志虹甚至拿了一件薄羽绒服。不过其他三个人都穿了长裤。
但要说鞋子,还是林青悦穿的好。
其他三个人武装好自己,林青悦在那打哆嗦,旁边有租军大衣的小贩,谢易冉帮忙去问了一通,回来告诉林青悦,“只租军大衣,没有长裤,挺重的,你要吗?”
“算了,”林青悦摇摇头,“就这样吧。”
他们很快到达第一个住宿点,然后听老板说,去第二个住宿点的口子在五点封闭,之后就不允许游客走了,问他们是今晚住在这里,还是第二天再走。
看了看表,下午四点半,林青悦是想继续走到第二个住宿点,但是其余三个人看起来住这就行了,便也今晚住在这里,正好是这个住宿点最后的四张上下铺,后来的人只能去睡大通铺了。
他们一群人在太阳落山之前靠着石头拍照,风太大,林青悦照了几张,然后发现照片里的自己过于狼狈,便再也不想拍了。
其他三个人又要去另一边拍照,林青悦兴致缺缺,就在一边坐着看三个人拍照,最后直接拿自己手机替三个人拍照。
林青悦并不上相,每次在别人的照片里,她不是眯眼睛就是笑容奇怪,除了初三和林雨城的合照还算大方,大概是那时林雨城逗了她一下,林青悦心情轻松,表情也没那么刻板,其他时候,林青悦在别人拍的照片里都很奇怪。但是林青悦拍别人相当出色,不管是邓云蔚活泼招手的单人照,祝文苇抱着邓云蔚的双人照,祝文苇和颜知路坐在一起对望的双人照,代澄音和刘真越手挽手的双人照……总而言之,林青悦相当会拍,氛围营造也很合适,活泼的邓云蔚,邓云蔚和祝文苇的闺蜜情,祝文苇和颜知路在爱情之外的联系,代澄音与刘真越的友情……